作為一本關于人類發展史的書,它討論了一個很誘人的問題,為什么在近代把美洲人、亞洲人、澳洲人挨個入侵一遍的是歐洲人,而不是澳大利亞土著,不是印第安人,不是新幾內亞人,也不是非洲人,甚至也不是在工業革命前在世界占主導地位的中國呢?從這個問題開始,作者試著從人類走出非洲開始,從走向每片大陸的時間切入,把農業的興起、大型食草哺乳動物的馴服、發明和技術的傳播速度作為主要討論對象,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釋。
賈雷德.戴蒙德作為演化生物學家,解釋了事實上有助于形成歷史最廣泛模式的環境因素,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毀了以種族主義為基礎的人類史理論。
一、前言
在這部分作者的朋友耶利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你們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貨物并將它們運到新幾內亞來,而我們黑人卻幾乎沒有屬于我們自己的貨物呢?”耶利的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為什么在不同的大陸上人類以如此不同的速度發展呢?這種速度上的差異構成了歷史的最廣泛的模式,也是這本書的主題。
作者用一句話概括了這本書:“不同民族的歷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進,其原因是民族環境的差異,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學上的差異。”
二、第一部分從伊甸園到卡哈馬卡
1.第一章走上起跑線(公元前11000年前各個大陸發生了些什么)
這一章提供了一次關于人類進化和歷史的旋風式的旅行,從大約700萬年前我們剛從類人猿分化出來時開始,一直延續到大學13000年前上一次冰期結束為止。考古學家做出推論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除非洲外,它比任何其他大陸人類定居的時間都長。一個被送回到公元前11000年的觀察者可能不會預測到哪個大陸上的人類社會會發展最快,他他可以提出充分的理由說明任何一個大陸都有這樣的機會。
2.第二章歷史的自然實驗(地理因素是怎樣塑造波利尼西亞群島的社會的)
這一章簡要考察了島嶼環境在較小的時空范圍內對歷史的影響,從而使我們為探究 過去13000年中大陸環境對歷史的影響座號準備。
莫里奧里人的悲劇與現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其他許多諸如此類的悲劇有相似之處,就是眾多的裝備優良的人對付很少的裝備低劣的對手。
在波利尼西亞群島之間,至少有6中環境可變因素促成了波利尼西亞社會之間的這些差異:島嶼氣候、地址類型、海洋資源、面積、地形的破碎和隔離程度。
波利尼西亞的島嶼社會在其經濟專業化、社會復雜程度、政治組織以及物質產品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些都是具有同一個祖先的社會里所發生的與環境有關的差異。波利尼西亞內部的這種種文化差異,基本上也就是世界上其他每一個地方所出現的那些差異。
3.第三章卡哈馬卡的沖突(為什么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沒有俘虜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
通過同時代目擊者的描述,再講一講歷史上最具戲劇性的諸如此類的遭遇,從而向我們介紹來自不同大陸的各民族之間的沖突。歷史上這次的遭遇是:獨立的印加帝國的末代皇帝阿塔瓦爾帕在自己的整個軍隊的護衛下,在秘魯城市卡哈馬卡被皮薩羅個他率領的一小撮西班牙入侵者俘虜。
為什么是皮薩羅會俘虜阿塔瓦爾帕?皮薩羅的軍事優勢在于西班牙人的鋼刀和其他武器、鋼制盔甲、槍炮和馬匹。
文中得出皮薩羅俘虜阿塔瓦爾帕這件事,表明了導致歐洲人向新大陸移民而不是美洲土著向歐洲移民的那組近似的因素。皮薩羅成功的直接原因包括:以槍炮、鋼鐵武器和馬匹為基礎的軍事技術;歐亞大陸的傳染性流行病;歐洲的航海技術;歐洲國家集中統一的行政組織和文字。這些因素使得現代歐洲人能夠去征服其他大陸的民族。
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為什么這種直接優勢總是在歐洲一邊,而不是在新大陸一邊?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