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與您分享

幸好不是

有一次我跟著一個卡車司機跑長途。

車途經一個小村莊時,一個中年農婦突然小跑著橫穿馬路,大卡車來了個急剎車,差點撞著農婦的屁股。

農婦火冒三丈,沖到駕駛室前對司機沒完地臭罵。

司機不還嘴,點燃一支煙,慢慢地吸著,聽農婦從"村罵"上升到"國罵"。一支煙吸完,農婦還罵,司機火了:"如果我剛才剎車晚了,軋死你,這會兒你還能罵嗎?"農婦想想有理,便不罵了。

當我們遇到時,常常很愁悶窩火,很少會為自己慶幸說,如果不是怎樣怎樣,事情還有可能更糟。我們的心空中,也常因此而徒生了許多的陰云,失去了許多的。

評語:生活,是很需要一些開朗和豁達的。我們應該像契訶夫所說的那樣:"要是你的手指扎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梃好,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這樣,當我們遇上一些麻煩時,也就不至于愁腸百結了。

盲人提燈

有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問他:"你又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

那個盲人認真地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當然不是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為了給別人照亮,讓他們能看見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保護了自己。"

一位司機聽到這個故事,講了自己的一個經歷。他說:"以前我開車經過隧道,總是不喜歡開車燈。隧道不長,里邊光線還不差,認為實在沒有必要開開關關。不料有一天被迎面開來的大卡車撞個正著,險些命喪黃泉。后來我才覺悟到,開車燈是給對方看的,因為經過隧道時,對方是從亮處進人暗處,視覺難免調整不過來,加上對面的來車也不開燈,那就實在太危險了。"

評語:你不為對方著想,自己可能就會有麻煩

不爭議的

有一個民間故事,說兩個人爭論。一個說《水滸傳》上有個使板斧的好漢叫李達,另一個堅持說叫李逵。

兩人爭論不休,就打賭20塊錢,去找一位古典文學權威評定。

權威笑咪咪地看了兩人一會,判定《水滸》上的好漢乃是李達,于是主張李逵者輸掉20元錢。

事后,"李逵派"質問權威如何如此荒唐斷案。權威答道:"你不過損失了20元錢,那小子如此頑冥不化,我們就害他一輩子好了。他從此認定這好漢乃是李達,還不出一輩子丑嗎?"

評語:有時候,對謬論的附和,恰恰是對謬論者最大的懲罰。不過,這種招術別輕易使用,有損陰德。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代表,成不了優秀的人。

三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歷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份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后,終于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這準備二字,并非說說而已。


一個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干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準備裝上。

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里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么事。

教授懶得理他,但出于禮貌還是告訴了他。

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

教授驚奇感激之余,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

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于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五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

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他問:“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么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也應該是學習型的。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后,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

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陳阿土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于參加一個旅游團出了國。

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這讓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MORNINGSIR!”

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

于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MORNINGSIR!”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么,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于他忍不住去問導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導游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

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MORNING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SIR!”

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最強者。

有個富家子弟特別愛吃餃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別刁,只吃餡,兩頭的皮尖尖就丟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長,在他十六歲那年,一把大火燒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繼病逝。這下他身無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飯。鄰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給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則發奮讀書,三年后考取官位回來,一定要感謝鄰居大嫂。

大嫂對他講:不要感謝我。我沒有給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當年你丟的餃子皮尖,曬干后裝了好凡麻袋,本來是想備不時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還給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于業余時間怎么渡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十一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十二

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后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干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

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紀,沒有感是最大的。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沒有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十三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

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十四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

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么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

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十五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里。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么就回鄉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墻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未來。

十六

在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睫毛那么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背那么駝,丑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腳掌那么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于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

十七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

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十八

我想跟什么樣的人合作

曾經有人采訪比爾蓋次成功的秘決。比爾蓋次說:因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為我工作。

陳安之的超級成功學也有提到:先為成功的人工作,再與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讓成功的人為你工作。

成功的人很多,但在我生活中我不認識,也沒有辦法去為他工作,而讓成功的人為我工作,在現階段,我更沒有這個實力。

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歡和最欣賞的。我也力圖借助一個寬松的環境和積極的,與更多的人公平合作,以便在未來替自己一個抵抗風險的。我最喜歡合作的人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不甘心:二十一世紀,最大的是沒有感,最大的陷阱是。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要懂為自己找出路.

2。學習力強:學歷代表過去,學習力掌握將來.懂得從任何的細節,所有的人身上學習和感悟,并且要懂得舉一反三。主要的是,學習,其實是學與習兩個字。學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學,做,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只有達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時候,學習是一種。只有謙卑的人,才真正學到東西。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3。行動力強: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不一樣,結果才不一樣。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沒有結果,等于沒有做。不犯錯誤,一定會錯,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嘗試。錯了不要緊,一定要善于總結,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

4。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計較的人,一生只得兩斤。沒有點奉獻精神,是不可能的。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

5。有強烈的溝通意識:溝通無極限,這更是一種,而非一種。一個好的當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來。需要無時不在的溝通,從到細節,甚至到等等,都在溝通的內容之列。

6。誠懇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場,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關鍵是大家都要開誠布公地談清楚,不要委屈求全。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7。有最基本的道德觀:

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志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你先將這上面的世界地圖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鐘,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謊話就不好了。怎么可能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圖!”

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里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拼,只要這個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生活到底是什么

一位滿臉愁容的生意人來到老人的面前。

“先生,我急需您的幫助。雖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對我橫眉冷對。生活真像一場充滿爾虞我詐的廝殺。”

“那你就停止廝殺唄。”老人回答他。

生意人對這樣的告誡感到無所適從,他帶著失望離開了老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情緒變得糟糕透了,與身邊每一個人爭吵斗毆,由此結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變得心力交瘁,再也無力與人一爭長短了。

“哎,先生,現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還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擔子呀。”

“那你就把擔子卸掉唄。”老人回答。

生意人對這樣的回答很氣憤,怒氣沖沖地走了。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他的生意遭遇了,并最終喪失了所有的家當。妻子帶著孩子離他而去,他變得一貧如洗,孤立無援,于是他再一次向這位老人討教。

“先生,我現在已經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傷。”

“那就不要悲傷唄。”生意人似乎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回答,這一次他既沒有失望也沒有生氣,而是選擇呆在老人居住的那個山的一個角落。

有一天他突然悲從中來,傷心地號啕大哭了起來———幾天,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地流淚。

最后,他的眼淚哭干了。他抬起頭,早晨溫煦的陽光正普照著大地。他于是又來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頭看了看天,微笑著回答道:“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你沒看見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陽嗎?”

啟示: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還是輕松的?這全依賴于我們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會遇到各種煩惱,如果你擺脫不了它,那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擔子。“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太陽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嗎?”放下煩惱和憂愁,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十大啟迪故事第九名:心愿

有一個老母親她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特別能干孝順,一個兒子有些窩囊無能。

兩個女兒常常塞錢給老母親讓她買好吃的,可老母親又特別疼小孫子,于是常常把女兒給的錢又去塞給了兒子,讓他給小孫子買吃的。

鄰居氣不過就去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大女兒,大女兒說她給媽媽錢就是為了讓媽媽高興,她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媽媽把錢省給兒子和孫子能夠換來她的和尊嚴的話,那這個錢就算花得值得。老母親聽了大女兒的話特別高興,她說看著孫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過了一個月,二女兒回來了,她知道了這個秘密后非常生氣,于是她天天守在家里教訓開導老母親,規定她給自己買吃的買喝的,而且非要看著她吃下去不可,老母親氣得什么都吃不下,最后抑郁而死。”

一個人擁有他想擁有的是最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啟示: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當一個人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旁人考慮的可能是他這樣做值不值得,這種付出有沒有回報?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一個人擁有他想擁有的是最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十大啟迪故事第八名: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只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

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后,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于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只狼,口里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啟示:

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極為沖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

十大啟迪故事第七名:釘子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啟示: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十大啟迪故事第六名: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里調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可是日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便躲在里面難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那里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為新主管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四月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后致詞:「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后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聽我說個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樹一律清除,改種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進門大吃一驚的問:『那最名貴的牡丹哪里去了?』我這位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草給鏟了。

后來他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更是雜亂,他卻是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里開了繁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錦蔟;半年都沒有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并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這兒,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為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間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啟示:

世間的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在你做一項抉擇的同時,也請慢下手,仔細觀察后再做決定,別讓后悔找上自己。

十大啟迪故事第五名:寬大

這是一個來自越戰歸來的士兵的故事。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同我一起回家。」「當然好啊!」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的。」

不過兒子又繼續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里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只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我很遺撼,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幾天后,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只是單純的自殺案件。于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并在警方帶領之下到停尸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

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我們總是寧愿和那些不如我們,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

啟示:

大多數人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我們總是寧愿和那些不如我們,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放下你的殘酷吧,請無怨無悔地愛,無怨無悔地去接納。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稱為「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發生何時發生,但你卻知道它總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

十大啟迪故事第四名:黑木炭白襯衫

8歲的帕科放學以后氣沖沖地回到家里,進門以后使勁地跺腳。他的父親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氣的樣子,就把他叫了過來,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得走到父親身邊,氣呼呼地說:“爸爸,我現在非常生氣。華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帕科的父親一面干活,一面靜靜地聽兒子訴說。帕科說:“華金讓我在面前丟臉,我現在特別希望他遇上幾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親走到墻角,找到一袋木炭,對帕科說:“兒子,你把前面掛在繩子上的那件白襯衫當作華金,把這個塑料袋里的木炭當作你想象中的倒霉事情。你用木炭去砸白襯衫,每砸中一塊,就象征著華金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我們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會是什么樣子。”

帕科覺得這個游戲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襯衫上砸去。可是襯衫掛在比較遠的繩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沒有幾塊扔到襯衫上。

父親問帕科:“你現在覺得怎么樣?”

他說:“累死我了,但我很,因為我扔中了好幾塊木炭,白襯衫上有好幾個黑印子了。”

父親看到兒子沒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讓帕科去照照鏡子。帕科在一面大鏡子里看到自己滿身都是黑炭,從臉上只能看到牙齒是白的。

父親這時說道:“你看,白襯衫并沒有變得特別臟,而你自己卻成了一個黑人。你想在別人身上發生很多倒霉事情,結果最倒霉的事卻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時候,我們的壞念頭雖然在別人身上兌現了一部分,別人倒霉了,但是他們也同樣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污跡。”

啟示:

你想在別人身上發生很多倒霉事情,結果最倒霉的事卻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時候,我們的壞念頭雖然在別人身上兌現了一部分,別人倒霉了,但是他們也同樣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污跡。

十大啟迪故事第三名:痛苦和鹽

印度有一個師傅對于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徒弟很不情愿地把鹽取回來后,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里喝下去,然后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苦。”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

來到湖邊后,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里,然后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嘗到咸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后,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啟示:

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十大啟迪故事第二名:愛左看右

當年在挖掘特洛伊古城的時候一位英國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面古銅鏡,銅鏡背后雕刻了一段古怪難懂的銘文,他窮盡畢生精力,請教了不少古希臘文專家,都無法破譯其中的奧妙。

考古學家逝世后,這面鏡子就靜靜地躺在大英博物館里,直到20年后,有一天,博物館里來了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在博物館館長的陪同下,他徑直走到古鏡的面前,在工作人員的協助的下打開玻璃柜,小心翼翼地取出銅鏡,翻過來放在一塊紅色天鵝絨上。古鏡背后的銘文在紅色的背景上反射著冷冷的金色光澤。年輕人從背囊里拿了一面普通的鏡子出來,照著古銅鏡上的銘文,轉過頭去,微笑著對博物館館長說:“看,這面古鏡背后的銘文其實并不難解,只是將普通的古希臘文按著鏡像后的文字圖案雕刻上去的。”博物館館長也是一位古希臘文專家,他扶著鼻架上的老花鏡,將臉湊過去,仔細辨析鏡子反照后的文字,緩緩地,一字一字讀道:“致我最親愛的人:當所有的人認為你向左時,我知道你一直向右。”

年輕人抬起頭,嘆了口氣說:“真可惜!我祖父花了畢生的精力,也沒能破解文字中的奧妙,卻不知道他一直在浪費著時間,結果竟然是這么簡單!”博物館館長沉默了一會兒,淡淡地說:“或許你以為他一直向左,其實他一直在向右。”年輕人神色一動,陷入了沉思。

我們已經無法得知,這段文字是否就是當年美麗的海倫寫給她那苦命情人的,但銘文中包含著的那種對愛人無限支持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動情不已。在古代許多國度的習俗中,都有左卑右尊的觀念,看來史前的特洛伊古城也是這樣。我們從古鏡的銘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情人或許正被他人視作不斷墮落,即將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而在這種困境之下,那甜蜜的人兒,卻用這段話表明了對愛人的無比信任,相信他的努力必然會達到一個正確的。這種信任對于一個身陷困境的人來說,該是多么寶貴的啊!

那位考古學家沒能揭開謎團,不一定是他做錯了,只能說明他沒有足夠的運氣發現真相,外人或許認為他向左了,但其實他一直在向右。作為考古學家的繼承人,他的孫子需要明白這一點,并尊敬祖父的這種不懈的努力,以告慰他那鍥而不舍、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這或許就是博物館館長話語中的含義。

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所愛的人向左時,你不妨對他大喊一聲:“我知道你一直向右!”這或許就是對愛的最好表達。

啟示: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對于一個身陷困境的人來說,他是多么需要愛人的寶貴的和支持。當所有人都認為你所愛的人向左時,你不妨對他大喊一聲:“我知道你一直向右!”這或許就是對愛的最好表達,它表明了對愛人的無比信任,相信他的努力必然會達到一個正確的。

十大啟迪故事第一名:井底的驢

一天,一個農民的驢子掉到了枯井里。那可憐的驢子在井里凄慘地叫了好幾個鐘頭,農民在井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沒辦法把它救起來。最后,他斷然認定: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不值得花這么大的精力去救驢子。

農民把所有的鄰居都請來幫他填井。大家抓起鐵鍬,開始往井里填土。

驢子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聲哭叫。不一會兒,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靜下來。幾鍬土過后,農民終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讓他驚呆了。

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處理: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后狠很地用腳踩緊。

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縱身跳了出來,快步跑開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驚詫不已。

啟示:

其實,生活也是如此。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會如塵土一般落到我們的頭上,要想從這苦難的枯井里脫身逃出來,走向人生的成功與輝煌,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它們統統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腳下。因為,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困難,每一次,其實都是人生歷程中的一塊墊腳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