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做什么都得有個證:廚師證、駕駛證、律師證、會計證、教師證... ...
各種的證都需要考,才有資格從事,唯獨做爸媽這檔事兒,不用考取什么資格證,只要能生出個孩子,就有資格做爸媽了!
在自己為人母親后,發(fā)現(xiàn),這個工作實在太不容易做了,我沒做過爸,只有對做媽這個工作有發(fā)言權(quán)。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寫做一個媽,你就會自動成為:護士、營養(yǎng)師、保姆、教師、故事專家、游戲高手、服裝搭配人、心理安慰師... ...
果然,在從事了14年媽媽的工作后,你自覺搞掂小P孩已經(jīng)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了,這種用別人的人生來學會N種本事的工作,在別的行業(yè)怕是再也找不出了。而且,過程中完全憑自己的喜好來,怎么著都行,反正對方也不會反抗,照單全收!
培養(yǎng)孩子這個事還不完全與錢有關,很多人都覺得沒錢對孩子不好,其實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會有教育不理想的。如果以快樂幸福為人生目標,也是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那么這個指標不完全與錢相關,當然,我指的是那種說要很多錢培養(yǎng)孩子的觀念,其實只要在保障有居住和生活溫飽之上還有部分存款的家庭中,培養(yǎng)快樂幸福的孩子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最難的環(huán)節(jié)是父母的認識,對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因為沒有標準,而且每個孩子都不同,所以培養(yǎng)的過程全靠父母的認知。
社會上很多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機構(gòu),從早教到學習到興趣愛好,一大堆,卻很少家長培訓機構(gòu),我有時異想天開,如果由國家提供家長培訓,并規(guī)定在孩子入讀小學前,家長要拿到家長合格證,拿到家長合格證的孩子才能入讀小學,否則將推遲一年入讀,如果第二年仍拿不到,孩子照樣正常入學,但在某種程度上,能提升家長對教育孩子的意識。
可能是遇到過一些家長或平時在公共場合看到太多父母教育孩子方面缺少基本的理念,才有這種感慨吧,而且最傷心的是,很多爸媽不覺得自己的教育有問題,只會以自己的喜好來教育孩子,根本沒照顧到孩子的不同,而且很多父母將自己在生活中面對的困難所產(chǎn)生的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無助的承擔了許多委屈,還不懂如何表達,于是才出現(xiàn)那么多孩子很極端的表現(xiàn),比如之前新聞有用刀砍爺爺奶奶的,有不停的花錢,沉迷網(wǎng)絡,有早戀,混社會,這些不良行為追尋源頭,一定是家庭出了問題。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提升,許多父母的教育水平也已經(jīng)有所提升,但仍不是多數(shù),多數(shù)父母在孩子教育的理念上有缺失,最缺失的是父母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緒如何控制,面對生活中關系的問題時,也不懂如何更好的處理,要么冷漠,要么吵鬧,要么不停抱怨,從來沒想過自己這些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更加忽略孩子其實從很小就已經(jīng)懂得感知父母的真實內(nèi)心,就算父母有意隱藏,孩子其實還是會感受到的。要是能通過學習,爸爸媽媽們就能知道很多事應該好好和孩子溝通,獲得孩子的理解,孩子真的很貼心,當用尊重孩子的心去溝通時,孩子總是輕易就理解父母了。
就算不依賴國家,只能靠自己,當要打算成為父母時,也真的很希望能自發(fā)的提前學習教養(yǎng)孩子的各種基本知識,特別是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在每個年齡階段的不同特質(zhì),有一定的了解,面對孩子時,才不會只以自己的喜好判斷孩子。你見過賣了一件自己不懂的電子設備回來完全不看說明書,只憑自己喜好來安裝或使用的人嗎?一臺機子都有自己的專屬的使用方法呢,何況孩子這么靈性的物種??其實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是自我成長的大好時機,如果能從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中反思自己的問題,愿意調(diào)整,就算是合格的父母了。比如:
孩子愛拖拉,這個狀態(tài)能反應出父母的好幾個問題,可能是父母自己也拖拉,這是最直接的復制,另一種可能,是父母對孩子做事標準老變,有時要求這樣做,有時又沒要求,全憑父母當時的心情,那孩子對這種情況就容易不知該如何做,而且孩子天性貪玩,當然是選擇拖到最后才做。所以每當遇到和孩子相處出現(xiàn)不順時,就得多想想咱們在社會工作,很多崗位都需要考證呢,我做為一個影響別人一生的重要角色,怎能只憑喜好,理所當然需要學習呀。有這種心態(tài)的父母就會不斷提升教養(yǎng)孩子的水平,算是很合格的父母了。
當我們要求孩子考試要100分時,我們不能只要求自己是個60分的合格父母吧,怎么著也得有個80分才配得上孩子的100分吧!這個要求算不算高呢?只能咱心自己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