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xb_0916/article/details/8985881 修改鍵盤映射
xmodmap -pk 以下命令均為修改鍵盤映射
xev | grep keycode
xmodmap -e "keysym KP_8 = Up"
xmodmap -e "keysym KP_5 = Down"
xmodmap -e "keysym KP_4 = Left"
xmodmap -e "keysym KP_6 = Right"
date 查看系統當前時間,或者設置系統時間
hwclock 顯示硬件時鐘時間
cal 查看日歷
uptime查看系統運行時間
echo顯示輸出內容
cat 用以顯示文件內容
head 顯示文件的頭幾行,默認為10,-n顯示制定行數
tail顯示末尾幾行,默認為10,-n顯示指定行數
more用于翻頁顯示文件內容(只能向下翻頁)
less用于單頁顯示文件內容(帶上下翻頁)
lspci查看PCI設備信息,-v查看詳細信息
lsusb查看USB設備信息,-v查看詳細信息
lsmod 用以查看加載的模塊
shutdown用以關機 重啟計算機
-h 關閉計算機
-r 重新啟動
e.g.
shutdown -h now 立即關機
shutdown -h 10十分鐘后關機
shutdown -h 23:10 23:10關機
poweroff用以立即關閉計算機
reboot用以立即重啟計算機
命令zip用以壓縮文件
zip linuxcast.zip myfile
命令unzip用以解壓縮zip文件
unzip linuxcast.zip
gzip用以壓縮文件
tar用以歸檔文件
tar -cvf 創建一個新的歸檔文件c(create)
tar -xvf 打開一個歸檔文件
tar -cvzf back.tar.gz /etc -z參數將歸檔后的文件進行gzip壓縮以減少大小
locate 用以快速查找文件,文件夾
注意:此命令需要預先建立數據庫,數據庫默認每天更新一次,可用updatedb命令手工建立,更新數據庫
命令find用以高級查找文件,文件夾
find 查找位置 查找參數
find . -name linuxcast 在當前目錄查找文件名包含Linuxcast的文2件
find / -name *.conf 在根目錄下查找以conf結尾的配置文件
find /-perm 777 在根目錄下查找權限為777的文件
find / -type d 在根目錄下查找目錄
history命令查看歷史命令
通過歷史命令的一些簡化操作
!! 重復前一個命令
!字符 重復前一個以字符開頭的命令
!num 重復按照歷史記錄序號的命令
!?ABC 重復之前包含ABC的命令
!-n 重復n個之前的命令
Ctrl +R搜索歷史記錄中包含字符串的命令,最為常用!!!!!!!!!!!!!!!!!
uname查看系統內核
Bash shell支持通配符
×匹配零個或多個字符
?匹配任意一個字符
[0-9]匹配任意一個數字
[abc]匹配列表里的任何字符
[^abc]匹配列表以外的字符
su -切換到root用戶
sudo 使用管理員身份運行執行命令
id顯示當前用戶信息
passwd修改當前用戶密碼
在后臺運行進程 在命令后添加一個 &
暫停某個程序 通過ctrl +z或者發送信號17
管理后臺作業
jobs 查看后臺運行作業
bg 序號 繼續運行后臺程序
fg 將后臺進行放置到前臺運行
pwd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
touch 命令創建一個新的空白或者更新已有文件的時間
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
ls -a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ls -l顯示詳細信息
ls -R 遞歸顯示子目錄結構
ls -ld顯示目錄以及鏈接信息
file命令顯示文件類型
linux編輯器之vim
vim具有三種模式
1、命令模式(默認進入)完成選擇,復制,黏貼
2、插入模式(插入模式,完成文本的編輯,按ESC返回命令模式
3、ex模式,命令模式按:鍵對文本進行保存修改退出
命令模式常用命令
i 在光標前插入文本
o 在當前行的下面插入新行
dd 刪除當前行
yy 將當前行的內容放入緩沖區(復制當前行
n+yy將n行的內容放入緩沖區(復制n行
p 將緩沖區中的文本放入光標后
u 撤銷上一個操作
r 替換當前字符
/ 查找關鍵字
ex模式
:w保存當前修改
:q 退出
:q!強制退出,不保存修改
:x 保存并退出,相當于:wq
:set number 顯示行號
:!執行一個系統命令并顯示結果
:sh 切換到命令行,使用CTRL +d切換回vim
linux所有設備都被抽象成一個文件,保存在/dev目錄下,設備名稱一般為hda,hdb,或者sda,sdb(a,b表示第幾塊設備),IDE設備的名稱為hd[a-z],SATA等為sd[a-z];
將磁盤邏輯分為幾個區,sda1表示第一塊磁盤,第一個分區,sdb2表示第二塊磁盤第二個分區;主流分區機制包括MBR和GPT兩種
MBR主流引導機制,是傳統分區,應用與絕大數biosPC設備
MBR支持32和64位系統,支持分區數量有限,最大支持不超過2T空間
GPT一個較新的分區機制
支持超過2T硬盤,向后兼容MBR,必須使用64位系統,mac,linux均支持,window server 64,win 764也支持
fdisk -l列出所有分區
fdisk /dev/sdb 對目標磁盤進行分區操作
分區之后需要使用partprobe命令讓內核更新分區信息,否則需要重啟才能是被新的分區
使用/proc/partitions文件也能查看分區信息
文件系統
操作系統通過文件系統管理文件及數據,磁盤或區需要創建文件系統之后才能被操作系統使用,創建文件系統的過程被成為格式化
1、沒有文件系統的設備成為裸設備
2、常見的文件系統有fat32,NTFS,ext2,ext3.ext4,xfs,HFS
3、window下主流的系統為NTFS,LINUX下為ext3,ext4
mke2fs命令用來創建文件系統
mke2fs -t ext4 /dev/sda3
-b參數 指定文件系統塊大小,默認為4096
-c 建立文件系統時檢查壞損塊
-L 指定卷標
-j 建立文件系統日志 ext3 ,ext4默認建立
mkfs.ext3 /dev/sda3 mkfs.ext4也可用于創建文件系統,但是不夠精確,參數較少
dumpe2fs /dev/sda1 用來查看分區的文件系統信息
命令e2label為文件系統添加標簽
e2label /dev/sda2 顯示sda2的系統標簽
e2label /dev/sda2 LINUX 將sda2的系統標簽設置為LINUX
fsck命令用來檢查并修復損壞的文件系統,使用-y參數,不提示直接進行修復
掛在操作
linux需要進行手工掛載操作或配置系統進行自動掛載
通過mount命令將格式化的磁盤或者分區掛載到一個目錄
mount /dev/sda3(要掛載的分區) /mnt(掛載點)
1、不帶參數的mount命令顯示所有已掛載的文件系統
-t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
-o 指定掛載選項
ro,rw 以只讀或讀寫形式掛載,默認是rw
sync 不使用緩存,直接寫入硬盤
async 使用緩存,為默認
noatime 代表每次訪問文件不更新文件的訪問時間
atime 每次訪問文件更新訪問時間,為默認
remount 重新掛載文件系統
命令unmount用來卸載以掛載的系統
unmount 文件系統/掛載點
如果出現device is busy報錯,則表示該文件系統正在被使用,無法卸載,可使用fuser -m 設備名查看文件系統的進程;或者lsof查看正在被使用的文件 lsof /mnt;解決方法切換到非掛載目錄
/etc/fstab配置文件為自動掛載的文件系統
linux幫助
--help ls --help
man命令是linux最為常用的命令,man -k 關鍵字用來查詢包含該關鍵字的文檔
info與man類似,但是更為詳細 ,man和info都能使用/ 關鍵字 進行搜索
很多幫助文檔保存在/usr/share/doc內
用戶分為三種,以用戶id標識
ID為0為root用戶
系統用戶 1-499 (web,ftp,svn等
普通用戶 500以上
系統中的文件都有一個所屬用戶及所屬組
使用id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用戶信息
passwd命令可修改當前用戶密碼
/etc/passwd 保存用戶信息
/etc/shadow 保存用戶密碼(加密的
/etc/group 保存組信息
命令whoami顯示當前用戶
命令who顯示有那些用戶已經登錄系統
命令w顯示哪些用戶已經登錄,并且在干什么
useradd 用戶名 創建一個新用戶,執行此命令,默認執行以下內容
1、在/etc/passwd中添加信息
2、如果使用passwd中創建密碼,則將密碼加密保存在/etc/shadow
3、為用戶創建新的家目錄 ddh
4、將/etc/skel中的文件復制到用戶家目錄中
5、建立一個與用戶名相同的組。新建用戶默認屬于此組
參數:
-d 家目錄
-s 登錄shell
-u userid
-g 主族
-G 附屬組
usermod 用來修改用戶信息
usermod 參數 username
-l 新用戶名
-u 新用戶id
-d 用戶家目錄
-g 用戶所屬主組
-G 用戶所屬附屬組
-L 鎖定用戶使其不能登錄
-U 解除鎖定
userdel 用戶名,,,用來刪除用戶
userdel -r 用戶名 連同家目錄一起刪除
創建,修改,刪除組
groupadd linux 用來創建組
groupmod -n newname oldname 修改組名
groupmod -g newGid oldGid 修改組id
groupdel linux 刪除組命令
命令chown改變文件所屬用戶
chown ddh 文件名
——R參數 遞歸修改目錄下所有文件的所屬用戶
chgrp ddh 文件名 修改文件所屬用戶組
-R 遞歸修改目錄下所有文件的用戶組
chmod命令改變權限
chmod 777 文件
chmod 777 -R 文件 遞歸更改讀寫權限
默認權限,每個終端都有一個umask屬性。用來確定新建文件。文件夾的默認屬性
umask使用數字方式表示,如:022,一般普通用戶默認umask為002,root用戶為022
目錄默認權限為777-umask,文件為666-umask
即是對于普通用戶新建文件權限為666-002=664,目錄權限為777-002=775
umask命令用來查看設置umask值
suid 以文件的所屬用戶執行,而非執行文件的用戶,對目錄無影響;sgid以文件所屬組身份執行,在該目錄中創建的新文件的所屬組與該目錄的所屬組相同,stikey對文件無影響,對目錄擁有寫入權限可以刪除其擁有文件,
但無法刪除其他用戶文件
設置特殊權限
設置suid
chmod u+s linux.net
設置sgid
chmod g+s linux.net
設置stikey
chmod o+t Linux.net
另外也能使用數字表示
suid=4,sgid=2.stikey=1
chmod 4755 linu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