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你好像長了一張沒有欲望的臉,卻是一個最有力量的人。
十年淬火,成就了你。
三十年前。
一個容易害羞,卻又幽默感十足男孩,經常在課堂上回答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答案,笑聲掀翻整個教室。還是小學生的他,對自己的幽默感充滿了自信。
二十年前。
男生念了首爾藝術大學,19歲就在“ KBS第一屆大學Gag季”上獲獎出道。因為是吊車尾的獎,他領獎的時候都臭著臉。他覺得只要給自己一年的時間,一定能笑翻整個韓國。
可在這之后的接近十年里,他一直默默無聞,痛苦失意,甚至被諷為乞丐過。
十年前。
他沉寂了多年迷茫了多年,終于在主持了《X-man》《無限挑戰》《Running man》等節目后,開始了大量獲獎之路,漸漸奠定了國民MC(Micphone Controller)的地位。
現在。
在輿論尖銳的韓國,如今四十三歲的他竟是唯一號稱“無anti” 的人,從平頭百姓到明星藝人,所有人都把他看作大神和最完美的男人。
玩笑說:“劉先生哪怕是現在去競選總統也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支持率,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的人,也只是顧慮他沒參與過政治而已?!?/p>
而他自己,卻一直堅守著自己作為“gag man”的定位,敬業又善良。
「 言之命至,他花了十年 」
劉先生在中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確定了未來喜劇的路。
念了首爾藝術大學,19歲出道之后沒多久,他輟了學全力以赴,卻在電視上無所建樹。
他患上了“鏡頭恐懼癥”,無論在熒幕外是多么風趣生動,一面對鏡頭就結結巴巴,一只手要摁住另一只手不讓它發抖。
在上百次NG之后,制作人氣得再也不找他,其他制作人也躲著他。甚至在綜藝節目上,因為講話結巴發抖,被社長沖上臺賞了兩個巴掌。
他在菜市場辦一場簽名會,坐了大半天只簽了兩個名:一個是簽收場地費用的,一個是在裝肉的袋子上。
他去給當紅歌手主持,主辦方沒準備主持費,直接用塑料袋給他裝了一堆入場費的零錢。他拎著拎著碰掉了一地,硬著頭皮去撿,卻被周圍人們哄搶了一半。
他曾和一群搞笑藝人去吃部隊鍋,由于沒很多錢只好一堆人吃一小碗湯和便宜的泡面。付錢時還被前輩說:“拜托你出門時帶點錢好嘛!你是乞丐嗎?”
他默默哭了。
他一度心灰意冷,捶胸痛哭,回學校溜達時差點一沖動就做了酒館的酒保。
后來他去服兵役,同屆服兵役的大明星李政宰告訴他:作為藝人,最重要的是要自信。
再回到電視熒幕時,同時期出道的人都已經成了大腕兒,他只能從頭做起,因為長相,他在電視上被調侃為“蚱蜢”。
他厭惡這個名字,卻不得不戴上蚱蜢的頭套來扮丑。他常常在去上班的地鐵上看著包里的頭套嘆氣,想著什么時候才能擺脫它。
可就因為“蚱蜢”,他艱難而漫長的筑夢生涯出現了轉機。
因為蚱蜢,他開始被人認得出來了。漸漸有了機會,漸漸機會多了,直到終于被廣泛認可。
在2000年MBC播出的節目力,已經漸有名氣的劉先生毫無保留地道出那些年落寞的心情:
“幾乎花了九年的時間,大家才漸漸知道劉在石這個人。中間有無數次想要放棄,先不談經濟狀況,無論是我自己還是身邊的人,都一直有個疑問:身為一個藝人,怎么能不在電視上露臉呢?
殊不知,這一字一句,都在我的心上深深地刻畫著傷痕。同期的藝人后來都成了極具知名度的搞笑藝人,但說實在的,我幾乎沒看過他們演出的節目。
因為每次看到,都令人分外眼紅。都是一起喝著咖啡出道的人,怎么就我一個人待在家中看電視呢?那些明明都是一通電話就能約出來的人,但我就是沒辦法承受,眼睜睜看著他們出現在熒光幕上。"
“人生就像一場綜藝節目。”金榮柱在《十年淬火劉在錫》一書的開篇就這樣寫道。
“我們的人生,一天一天地過,可說是一場現場直播。沒有人幫我們設計腳本......我們沒有退路,這一切都必須一一挑戰,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們?!?/p>
從十九歲倒在床上痛哭到二十八歲終于有了轉機。這一路,他花了九年。
「 他的成熟,如麥穗垂首而立 」
多少人說從來沒有見過像劉先生這么好的人;多少人好奇地問著“劉先生的缺點是什么?” 答案總是“沒有缺點”;多少人說他作為主持人,既有天分又有勤奮。
可誰能真的去回顧一下劉先生四十歲的人生歷程,去體會一下他曾經的痛苦與迷茫,自卑與失落。
今日看著大神的成功和風采下定論多么容易,卻并非真的懂他。
“從我出道以來,到明年就滿十七年了。在這段期間里發生的事情,在短短的訪談中是無法道盡的。無數的挫折、痛苦,我時常自己一個人躲起來槌打著胸膛哭泣?!?/p>
最失意的時候他反復在夜里跟佛祖祈禱,希望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如果真有一天能賜給我一個機會的話,我這一生,一定不忘報答這些一路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他說這個誓言是不會忘記的,他對現有的一切都心懷感謝。
劉先生還是個男孩讀六年級的時候,當上了班長。
那之后他??吹侥赣H在學校的花園、校門邊打掃,不知道為什么。
后來才知道,身為郵政局公務員的父親清廉,家里不寬裕,母親是因為繳不出學生會費,所以才以清掃來替代。
“因為在石你是班長呀!媽媽也希望能幫學校做些什么。”他為此流下了不少眼淚。
這是他善良淳樸的家人。如今的他亦如是。
做了無數善事從不張揚,愛護小輩,尊重前輩,是韓國公認的“禮儀教科書”。他如成熟的麥穗,垂首而立。
從19歲驕傲自負的他,到如今綜藝節目里如魚得水、照顧周到的大哥,莫不是這一路失敗和挫折經歷帶來的財富?
“人生是一場綜藝節目,隨著綜藝感的提升,我們的人際關系也會更加融洽,不僅能獲得他人的好感,也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還有研究顯示,年薪也會因此而水漲船高呢!”
金榮柱在《十年淬火劉在錫》如是說。
劉先生綜藝感的淬煉之路艱難漫長,卻讓無數后來人看到,這才是真正對夢想的執著。
他是長了一張沒有欲望的臉啊,那么善良,但確實是一個最有力量的人,那么堅定。
「 我知道劉先生是少數人 」
我總是在查閱太多資料后迷失文字方向。沉浸在對當事者的思索中無法自拔。
就像現在整理完劉先生的資料,心情沉重。
昨天十年后發了一個關于朋友圈里追尋自己喜歡生活的人的文章,有人評論說:首先你得有錢。
金錢、精力、親情、時間、人脈......如果你需要借口,從來不會失望。因為你生活在一個你不找別人都會塞給你借口的社會里。
在這樣的社會里,“劉先生”絕對并將永久是少數人。絕對是。
好像新世相把口號從“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變為“我們夠嗆能改變潮水的方向,但還是要試試”一樣。個人力量薄弱,社會世俗力量巨大。
可我還是鼓勵你去試試你的夢想,哪怕跌倒得頭破血流,我們會尊敬你。
我痛恨那些自己沒有目標,不能實現理想,也不允許別人擁有理想的人。
他們嘲諷你不過是因為他們被打敗了,他們不屑于你不過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他們氣急敗壞不過是因為有人嘗試挑戰他們僵化的權威。
他們不強大,劉先生這樣一群面和心慈又有夢想的人,才真特么強大。永遠也不會被打倒的強大。
這是他的歌——《言之命至》,這才是劉先生唱的。他唱著這首寫自己的歌,一字一句,淚眼婆娑。在他經歷了一切,終于獲得的時候。

??? ?????;?? - ???? ??? ???? ???
“在我二十歲的時候,艱難地度過每天
每當不安地躺在床上時擔心著
明天做什么
明天做什么即使緊閉雙眼也無法入睡
每次郁悶到心都疼痛時
我為什么不行
為什么我不行
應該成功的
…...
后來有一天
雖然渺小但震驚的覺悟奔向了我的心
明天做什么
明天做什么
應該實現夢想事實上沒有一次瘋狂地奔跑著
言之命至
言之命至
會成功的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