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 暖 生 煙
眼前的楊樂樂,是典型的漂亮的北方姑娘,長發,安靜,眉清目秀,美目含情,看上去很是養眼,像是一株深谷里挺拔而嬌艷的蘭花一樣,散發著明艷的美麗。如果她不說自己的年齡,你不會猜到她已經是30+的女人。
初識楊樂樂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但卻猶如故人歸。她待人很真誠,第一次見面時,我們的交流既已經很走心。我笑著打趣她說: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有文青的氣質吧!
好,正式介紹下:楊樂樂,85后,職業醫生,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臨床學院,同時是一位親子教育愛好者,豆芽之旅親子研學團官方后援團。
她的故事,由此開始。
夢想就是自由
楊樂樂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人美,性格乖巧,學習成績好。從沒有讓父母多操過心。
小時候,老師問:“你長大后的夢想是什么?”似懂非懂的她腦海里浮出的一個答案就是:當醫生。出生于醫藥世家的她,學醫是注定的,“當醫生”是她自己的夢想還沒有萌芽前,家庭環境對她的第一處影響。
長大后,她開始萌發自己的想法,大學報考專業時,填報的志愿是自己喜歡的經濟管理、語言類,但無奈最后在媽媽的安排下更改了專業,就讀了醫學專業。 ?
“公務員、醫生的社會地位比較好”是老一輩的普遍認識,經商出身的父母在商海歷經浮沉,想讓子女們過上一種更為安穩的生活。
現在你問她,你心底里真正的夢想是什么?她深思了一下說:夢想就是自由。
不難理解,經歷了成長階段的煎熬和被安排,沒有人比她更想要一種自由的生活。她說:像魚一樣自由自在,是她最大的人生夢想。如果從實際角度出發,她的夢想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做一個女企業家、商人,用錢證明自己、解放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
原生家庭:改變不了,只能去接受
在楊樂樂的身上沒有那些青春叛逆的故事,反而是與過往人生不斷和解的溫柔。交流時,你會發現:原生家庭是她提及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匯。記得有一次與她聊到我的媽媽,我頗有抱怨地說:我媽媽的脾氣不好,常常是說爆發就爆發。她告訴我說:什么人的脾氣不受控制?小孩。說明媽媽在她小時候的成長環境里,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關注,所以成年后,她以脾氣爆發這樣的方式吸引周圍人的關注。
她說:原始家庭帶給人的影響,是代代相傳,深入骨髓的,你改變不了,只能去接受。
她自己也有原生家庭的問題。生長在一個三孩之家,小時候有什么東西,都是姐姐用新的,她用姐姐用過的舊的,而弟弟作為家里最小、最受寵的孩子,用的東西往往是最貴、最好的。她沒覺得這有什么問題,也沒想過像姐姐和弟弟那樣擁有新東西。這有的成長模式養成了她不會開口說“你給我什么吧!”。
“這有的性格特征,造成了人不會關注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常常是付出型角色,反而自知地委屈了自己?!背赡旰笏@樣反思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芭囵B自私的能力,人要自私一點,壞一點”這是她近來悟出的道理。
疲憊,或狀態不好時,面對不重要的電話選擇不接;在家陪父母時,贊美輕易不下廚的父親,往前邁的這一小步,讓她和父親的關系改變很大;學會向身邊的人示弱,學會拒絕別人,是她正在學習的功課。她慢慢開始懂得:愛是流動的,你要給愛,也要會要愛,才能收獲愛。
接下來,她笑著說,自己還有很多想要嘗試的事情,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她虔誠地希望,自己歷變山河,倍覺得人間值得。
相信愛情嗎?相信,但不再是生活的全部
經歷過美好,也目睹過坍塌,走過30+的人生,楊樂樂經歷了人生酸甜苦辣。但慶幸的是:依然相信愛情。
她說,某一天,當你經歷過感情中的甜蜜,高潮,平淡,分裂,甚至是撕扯等所有的形態,你或許會突然間頓悟:愛情是生命的養分和必需品,但卻不是生活的全部,愛得累了、倦了時,不妨先放一放,忙些其他重要的事情,待情緒冷卻,想法更為清楚時,再好好經營感情。
“人要成為自己,需要不斷思考。生活、愛情和婚姻,只有經歷過才能在沖突中學會成長。每一個經歷,無論是喜悅的,悲傷的,對于我來說都是一次成長,我現在雖然還不是成熟的階段,但我逐漸找到了當下的重心,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做好自身的成長,做好孩子的教育,經營好屬于自己的感情?!彼{皮又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楊樂樂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今年5周歲,有一天,她睜著大眼睛問媽媽:媽媽,以后姥姥姥爺是不是會死?那這個房子里還有人住嗎?是不是就空了?
女兒童真的話,一下子就觸動了她內心那根柔軟的弦,她一邊安慰女兒,一邊暗暗在心里對自己說:“珍惜眼前人,多關心、陪伴家人吧,時不我待?!?/p>
走到今天,她更加懂得,“珍惜”的意味是什么。經歷著,思考著,成長著,她逐漸迎來了更好的、喜樂的自己。
生活觀念:有一個專業深耕
楊樂樂是個隨性且追求品質與格調的女人。生活中,遇到需要做選擇的事情時,她的原則是:隨遇而安,憑第一直覺去選,不太苛責自己。遇到大事需要抉擇時,她往往是自己想清楚了就去做,謀定而后動。沒有下定決心的轉折,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既聽從了內心的聲音,也有品質地保證了結果。
有段時間,她進入企業的環境,接觸并參與了“豆芽之旅”的親子教育工作,這段經歷讓她更加懂得了一個道理: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后踏下心來去做事。
如今,她更加堅定了深耕自己的本職工作----醫學的決心。她說一個人,哪個行業都不精是不行的,尤其是女人,要有自己可以依仗的專業能力和經濟實力。
走過的人生,經歷的事,讓她學會了思考;年齡和閱歷,正在教會她更多的事,讓她有能力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擁抱這遼闊的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