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纓子
一
? ? ? 一直懷念那些手工的東西,哪怕它并不精美,不細致,仍深深地喜歡著。
? ? ? ? ? 小時候,每到夏天,常??匆娪腥俗诖箝T洞子里做針線。不看針線如何,先看她面前擺著的針線笸籮,就已經萬分歡喜了。針線笸籮是用玉米皮手工編起來的,擰著麻花一樣的花紋,特意用染料漿上了粉黃顏色??此拼致缘穆榛y路,卻凝聚著一股細膩,那細膩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它是從一份仔細中像水一樣溢出來的。那潮潮的細膩會不經意間,滋潤了你的眼睛。
? ? ? ? 再看那針線縫的衣物,一條耦合色褲子已經縫好了,正有一雙巧手在褲子外面縫上一趟明線,那趟明線全部用的麻線,走的是倒針,針腳仔細均勻,密密細細,麻線不粗不細,比現在機器縫紉的不知要好看多少倍。
二
? ? ?
? 說起麻線,不由自主心里就生起來一股暖意。眼前仿佛又看到了漫天遍野的麻地。每年夏天一到,青麻的種子便到處發芽,不用人打理就成片成片地瘋長著。青麻的用途不大,棵子也矮,身上結的嫩果子卻可以食用,但不能多吃,吃多了麻舌頭。像這種青麻是沒有人專業種植的,它是土地里自生自滅的一種野生植物。真正有用的是苧麻,苧麻的棵子高有幾米,亭亭玉立。它的身上全是寶,有許多利用價值,但制作起來有些麻煩。到了苧麻收割的季節,我們村頭的水灣就被填得滿滿的。大人們喜歡的是苧麻,但我們小孩都喜歡青麻,喜歡青麻的原因主要是它身上結的麻果可以摘來吃,那時候沒有什么零食,水果也不像現在這樣多元化。當時還是孩子的我們,最喜歡去野地里摘煙油,紫色的煙油甜甜的,不等洗,摘下來就放進嘴里,勝過現在吃任何一種水果的味道。
? ? ? ? 我們那時吃過好多地里野生的東西,什么草根,青麻果等只要能吃的,無一放過。
三
? ?
?
那些麻棵子放到水底漚制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后,就可以撈出來趁著濕軟進行剝皮,被剝皮后的苧麻一身襲白,俗稱“麻桿”,麻桿的用途也不少,可以做成麻桿柵欄,或者用麻桿給西紅柿做架子,西紅柿爬滿了麻桿架,上面結滿了西紅柿。
? ? ? ? 曬干后的麻衣用途可就更多了,可以用它織麻袋,打麻繩,搓麻線等。麻繩在當時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在大量的農活中都需要麻繩,麻繩是很有力量的一種農具。同時,它還是從前農民收入的一部分。還記得我家里也曾種過麻,生麻很濕,很重,當時還是別人幫忙割掉用車拉到水坑里泡著了。
四?
? ? ?
?
還有一種手工是假發。那些假發都是給外貿做的手工活,光假發就分好幾種,其中一種,是在一個塑膠人頭上種頭發,那頭發不是隨便就可以種上去的,它需要專業的針頭,其實就是縫衣服的針,用火燒熱,用刀片從針尖處割出一個豁,頭發放到豁上順著扎進去,這樣扎進去的頭發不會掉,因為針頭細小,頭發進去之后在膠皮上沒有任何縫隙,頭發是按照真人頭發的長勢,投著空扎進去的,看起來真像是頭發從里處生長出來的。往這么一個皮頭上扎滿頭發,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手工費卻不高,記得好像只有二十幾塊錢。就這么便宜的手工,村里的家庭主婦都在干,為什么呢?因為那時的農村副業少,一到冬天地里也沒有了農活。干總比閑在家里強,多少賺點,家里的經濟就稍微好一些。除去這種,還有另外一種假發,是一張跟頭皮一樣大的黑紗網,軟軟的那么一個小網子,釘在一個木頭做的模型上,需要用手把頭發織上去。不僅只是織上去那么簡單,還要織得逼真,每一縷頭發的根數都是相同的,從哪個孔里織進去也是有要求的,所有的編織原理都是按照真人頭發設計的,一個地方織錯了就得拆了重新編織,一個網子的加工費僅僅幾毛錢,就這樣便宜的加工費,人們也都爭先恐后的去搶著拿活,去晚了就被別人分走了,只好著急地等下一批。
五
? ? ?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母親親手為我做的鞋子。母親一年給我做兩雙布鞋,一雙冬天穿,一雙夏天穿。冬天穿的是蓋腳面的高幫鞋,夏天穿的是露著腳面的偏帶方口鞋。冬天穿的一般都是提前做好了過年那天拿出來穿,過了年穿幾個多月就放起來,冬天到了再拿出來穿,正是長身體的年齡,身體一年長高一點,腳也越來越大,為了來年繼續穿,做的鞋子都大一輪,為了跟腳,前邊塞上一團棉花,這樣,來年腳長了,就把棉花拿出來穿著剛剛好。棉襖棉褲也是一樣,故意做的長出一塊,第一年穿的時候把底下縫起來一截,來年再拆開。
? ? ? 全是手工,親手縫制,一針一線,在我小時候,就是穿著手工縫制的衣服長大的,一直到上了小學,家里才有了縫紉機。才不再繼續穿手工衣服了,縫紉機縫出來的衣服針腳細密,不過卻再也感受不到手工制作的溫暖,也沒有母親手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