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終于熬到放假了,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好,給我媽打了電話。
問了幾句寒暄的話,我說:“媽,我2號就回家了。”
“怎么是2號?你們不是1號就放假了?”
“放假回家的票好難買,我還是找黃牛搶,才買到的……”
“哪有那么難買,是你不想回家吧?閨女養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住咯……”
……
強忍住眼淚,憋著口氣把電話掛了,剛才興沖沖的心情就像被扎破的氣球,一下蔫了,默默的坐在椅子上,回憶起種種。
關于家的記憶,好像一直都是不堪和難忘的。
-2-
小學一年級開學,看著別的小朋友父母都會送來送去,我也想讓我媽送我上學。我媽把學費給我,“我還要上班呢,你自己去吧。”我就拿著學費,抱著書包,交了學費,找到教室坐了下來。
下雨天的時候,有時候會忘記帶傘,眼巴巴瞅著雨中送傘的家長們,多么希望我的父母也在其中,像英雄一般出現在我面前,抱著我一起回家。
可是,每次等到最后,都剩我一個人,還在希望他們能出現,最后都是老師把我送回家。
初中時開始住校,學校規定,每周回去一次。每到周五的時候,大家都特別期待,下午的課簡直度秒如日,早早的收拾好東西等待下課鈴聲。
還沒到家門口,我就和鄰居家的小姑娘大聲喊:“媽,我回來啦!”喊完我倆相對一笑,那種熱沖沖的勁兒,好像半年沒有回家。
鄰居阿姨應聲就出來了,接過書包,噓寒問暖,“餓了吧?在學校有人欺負沒啊,和同學處的怎么樣啊?”……相擁著進屋了。
我推開家里的大門,邁腳進去,院子里一個人都沒有,喊了一聲“媽”,沒人回應。進屋才發現,我媽冷冷的坐在床邊,看著我。
我知道,應該又是和我爸吵架了。
我走到廚房,看到中午還有剩飯,自己熱了下,吃了。
周日下午返校。剛開始的時候,我不想去學校,就一直哭。我媽看我哭,就大聲嚷嚷:“你哭什么啊?去學校好好讀書就行了。”
旁邊在我家打算和我一起走的小伙伴說:“她可能是不想走,想在家多待會兒。”我媽說:“家里有啥好待的。別哭了。”
聽到這句話,我立馬止住了眼淚,從此離家再也沒哭過。
-3-
冬天的時候,看到我爸戴的帽子已經破了,就在心里暗暗想,給他買一個帽子,送他一個驚喜。
當時我的生活費是每個星期15元,專門跑到街上問到帽子是8元,是我生活費的一半。我攢了一個月,湊夠了8塊錢和來回的車錢,買了個最厚的帽子,想著這下我爸冬天就不怕冷了。
到家給他的時候,他在身上撣了撣,戴上了,“這帽子真暖和。”我心里開心的不得了,好像這一個月省吃儉用,沒有白費。
可是那一年,是個暖冬,溫度一直在7/8度左右。有次回家時,看到他又帶著之前的舊帽子,問他怎么不帶新帽子。
他說:“你買的是什么帽子,戴著那么熱,我扔了。”
就這樣,連同我的心,一塊給扔了。
-4-
大二的中秋,趕上家里農忙。我拎著兩箱月餅,搭上最晚的車回到了家。家里還是黑黢黢的一片,一個人也沒有。隨手把東西放下,找到了他們放鑰匙的地方,做好飯等他們。
好容易等到他們回來,一句“你什么時候到的家”問候都沒有,好像我的存在天經地義,我的消失更是。
第二天早上,我實在太累了,沒起得來跟他們一起去干活。一覺睡到他們中午回來,我揉眼睛的時候,聽到我爸說:“讀那么多年的書,有啥用啊?還不如去打工……你回家干嗎,還不如不回來……”
多年的磨煉,我以為自己早是銅墻鐵壁,可不卻不知他們的殺傷力還是如此之大。我實在忍不住眼淚,跑回屋里收拾東西就走了。
不如不回來,那我就不回來好了。
在我眼里,從此中秋團圓之月,都是殘缺。
-5-
一旦我的人生做出改變時,家里人便如災難一樣不能接受。我媽得知我考研,拼著命的每天打電話,“不孝女,考研有什么用,你回來工作在我們身邊多好……”仿佛我是天下最不孝順的、最不堪的女兒。
而得知我談男朋友,男朋友家在東北時,一度達到了矛盾的最頂點。爆發在除夕夜。
當別人家都在吃年夜飯時,家里所有的指責、眼光都在我身上。我爸指著我說我不管他們了,我哥說我不孝順,我媽說了嫁的遠遠的,將來我們老了怎么辦?
仿佛我是他們最恨的人,恨我的不爭氣和不懂事。爭吵聲、哭聲,一度摻雜在慶祝新年的爆竹聲中。
等到爭吵結束,他們看著受傷的我,捂著他們的傷口,安慰我:“我們這么做,是為了你好。”
為了我好,那就先問一下,這個男生對你好不好,你對他感覺怎么樣;為了我好,那就先問一下,我對將來的打算,如果不,那請不要“為了我好”。
-6-
在簡書上的文章,大多都是我自己的經歷。很多人熱心的簡信我:“你應該寫一寫大家都關心的事情,而不是你自己的故事,這樣閱讀量就多了。”
可是,我內心藏了太多的情緒和不滿,它們是我心里的傷疤,若不把這些傷疤揭露,我還是不能前行。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渴望擁抱、親吻與愛,而這些,大多都是來源于家人。可家人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狠狠的推開了我,狠狠的在我心里抽了鞭子。
他們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造成的傷害,可能我得用一生來修復。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我獨立、堅強、自立,我又多疑、敏感、脾氣暴躁。我想對他們好,可是我又怕被傷害。我想接近他們,可是一接近他們,他們會刺傷到我。
我不怪他們,依然會孝順他們。我一直告訴自己,我要和他們不一樣,我要培養愛的能力,學會自愈自己,找回自己,能做到的是當有一天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不再復制父母的悲劇。
依然渴望這樣的場景,團圓之夜,家里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互相說著最近的開心,沒有爭吵,沒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