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終于買到了許嵩的第六張專輯《青年晚報》——一張CD,一本歌詞本,還有幾張明信片。這是我第一次買他的專輯,也是我第一次買音樂專輯。
當有人問我,這些歌曲在各大音樂平臺上都是免費,為何又要破費去買一張專輯時。我矯情的回答是,我在向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意。
就如有些人的青春是周杰倫一樣,我的青春,是許嵩。
第一次聽到他的歌是由于一個現(xiàn)在已記不清模樣的朋友的推薦。當聽完他的《斷橋殘雪》后,被詞曲驚艷到的我播放了那時他放在網(wǎng)絡上所有歌曲。在非主流于年輕一輩盛行的時代,在《萌芽》成為那時的我們的必讀刊物的年代,還在小學尾巴掙扎的我迷上了這個曾經(jīng)在《萌芽》上發(fā)表過文章的個性少年的原創(chuàng)。
梅開時節(jié)因寂寞而纏綿
春歸后又很快湮滅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
搖曳后就隨風飄遠
——《斷橋殘雪》
后來在初中的時候,自以為到了一個許嵩時代。那時班中幾乎一半的人都喜歡他的作品,那首《素顏》更是在那時放的火熱。其中許嵩許多歌詞與方文山所寫的詞,經(jīng)常被班中同學拿來借用寫入文章,并且還會被不常聽流行樂的老班當眾表揚同學的詞藻。那時的我們帶著叛逆的姿態(tài),向往著頹廢或張狂,還未識愁滋味,卻喜歡講著些自欺欺人的謊言。
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還會有感覺
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全都埋葬在昨天
不摻任何的表演轟轟烈烈那幾年
我懷念別懷念懷念也回不到從前
——《素顏》
高中時明顯發(fā)現(xiàn)許嵩的作品增添了許多深度與廣度。那時有個很有文采的同學與我討論許嵩的新歌《胡蘿卜須》,感嘆著看完那本同名法國文學后,更加佩服許嵩的才氣。我是許久后才去翻看那本小說的,在那之前,我僅僅從曲調(diào)與配樂方面覺得這首歌風格有些詭譎,似乎有著探戈般的西方色彩。
青春舞臺來來往往很多人
人模狗樣
偏見與傲慢輪番拜訪
方式不詳
如果所有童年回想
只剩哭喊了幾嗓
一個人散落天地
沒人愛已絕望
——《胡蘿卜須》
而如今這張新專輯是許嵩在而立之年的創(chuàng)作,從歌詞編曲之中可以顯而易見地感受到一些很不一樣的東西——也許是成熟之后的破而后立,也許是伴隨著成長攜帶著的對社會勘探后而成的深刻與剖析。
專輯介紹時說道:許嵩第6張專輯《青年晚報》,是一個三十而立的青年敞開自己和你面對面交心,也是一家晚報記述著生活的真相和所引發(fā)的思考,感性與理性交疊。閃耀著思維火花的文字,偶爾透出冷冷的幽默感,是獨屬于許嵩的那份亦莊亦諧。專輯內(nèi)容讀來正如攤開一張晚報看到的各種版面:社會生活(《幻胖》、《奇談》);人生況味(《擺脫》、《雅俗共賞》);暖心文藝(《平行宇宙》)、《燕歸巢》);攝影專欄(《攝影藝術》);娛樂人物(《最佳歌手》);健康養(yǎng)生(《早睡身體好》);人手一份青年晚報,試問可否雅俗共賞?
從《奇談》、《雅俗共賞》到《擺脫》、《早睡身體好》,他改變著各種的曲風,運用了多樣的電子樂音色,但最終他還是在和我們講著皮囊與業(yè)障,聊著夏蟲不可語冰的那些終極命題,看著這個繁華浮躁的社會與擺脫不了的自己。
如果要我談談這張專輯中我最喜歡的歌曲,想必我需要一段為難的時間。就單純從作曲欣賞,我會喜歡《最佳歌手》的曲調(diào),復古風味的Groove和布魯斯吉他開場,延伸出來的是一種更為具有層次感與情緒色彩的聲音畫面,感而不傷的娓娓道來,濃濃的許氏情歌味道,仿佛帶我回了一段舊時光。
我們最好的告別
是現(xiàn)在這樣沒紅眼
因你而起的一泓喜悲
權當年輕留個紀念
——《最佳歌手》
而在作詞方面,我會更偏愛《攝影藝術》,一首視角獨特的情歌,從時間的流轉(zhuǎn)與空間的穿越,以攝影為獨特的切入面。從“以前車馬郵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到“曉得心動不長存”,從“以日記為證”到相片呈現(xiàn)的“緬懷的深刻”,“攝影藝術”的到來翻開了千萬像素的時代,愛過的人,躺在相片里,追咬了許多年的回憶,講述了褪色的愛情。
鏡頭挺狠
歲月比它還狠
特寫呈上了皺紋
情愛里受的熬煎
沒修得共枕眠
卻慢慢修得沉默不言
相見恨晚
相處有沒恨短
別刻意夸大緣分
拍照不用想太深
什么霎那間的永恒
誰咬定自己不是過客
——《攝影藝術》
至于專輯中其他歌曲,每一首都帶著滿滿的誠意:《奇談》的編曲很棒,前奏的鼓點聲仿佛來自遠古的召喚,帶著古老神秘色彩的曲調(diào),講述著一個個奇談,在反復的追問里無奈而又辛辣。《雅俗共賞》,這首歌運用許多電子樂器,呈現(xiàn)了他的生活哲學,我之瑰寶,他人之砒霜,俗的無畏,雅的輕狂,其實又有何謂?觸到神經(jīng)就要懂得鼓掌。《幻胖》是一首隱喻著的許氏rap,幻胖的不僅僅是芊芊細腰女,還有這干癟的時代。《平行宇宙》與曾經(jīng)的許式情歌很像,慵懶的聲音,那些呢喃細語,回憶著曾經(jīng)珍視的愛情。《燕歸巢》是這張專輯里唯一的中國風歌曲,也是一張早產(chǎn)的歌曲,一如既往的帶著許嵩古風歌的魅力,在鼓點節(jié)奏的舒緩擺蕩中層層遞進情緒,電子音色與古樸的民族樂器熔于一爐,恰好與借古喻今的歌詞相映成趣,傳遞著思鄉(xiāng)之情。《擺脫》這首歌向我們傳遞了三十歲的許嵩的人生感悟,其實擺脫自己確確是最難的事情。《早睡身體好》,運用了薩克斯的前奏與間奏,中間似乎穿插著小提琴的音色,整個曲調(diào)很慵懶,也帶著一點點的沉郁與安慰。
有人說,這是許嵩的第十年。《青年晚報》是他而立之年也是他十年音樂之路的一份答卷。至少在我看來,這份答卷讓我很是驚喜。
這張專輯讓我覺得我似乎在與一個用自己的敏銳觸角感知社會的獨立青年對話,他措辭隱晦而又幽默,擁有著有深度的靈魂,為人坦率而又淡然。
和我一樣依舊關注著許嵩的朋友告訴我,聽許嵩所表達的思想,聽者什么樣的水平便聽出什么樣的內(nèi)涵。也許依舊是不羈,也許是生活的中庸之道。
當他的青年晚報成為了我的青春晚報,才發(fā)現(xiàn),多年過去,我們都沒有辜負時光,在時間的縫隙里積攢下的厚度與深度仍然被存儲在靈魂里,等待有朝一日得以薄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