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需孩子?就是需要特殊幫助的孩子。在學校適應不良的、心理常有偏差的、思維不合常理的、親子關系緊張的、有學習困難的、有注意力問題的、被醫院診斷為神經發育障礙的,比如多動癥、自閉癥、發育遲緩等等類型的,都是特需孩子。
與一般認知相反的是,他們中絕大部分都在正常上學和生活。
我工作十幾年來,這么多種類的孩子,問題各不相同,但我總結下來就分為2種。
一種是提高能力,落后什么提什么,適當的人為干預確實可以讓“苗”長得快點。但是很多家長,不僅拔苗助長,簡直有點魔怔。比如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考出好成績,逼言行不能自控的孩子行為要體面,讓內心充滿不安的孩子必須學會獨立……這不是緣木求魚嗎?
另一種就是改正錯誤。既然是特需孩子在主流社會中肯定常常犯錯,言行不當。生而為人,犯錯本來就是“人”的固有設定之一,不犯錯的不成神了。正常的家長只要求孩子降低犯錯率,會配合我想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滿足孩子的需求,努力讓“苗”好好生長。魔怔的家長是看不到孩子的,他們被自己心魔所控,也要用心魔控制孩子,不管孩子想要什么,只管自己要什么,孩子必須聽話和服從。魔怔的家長會讓正常的孩子變成特需孩子,也會讓本身有障礙的孩子更嚴重。
孩子的生存可說全權依賴父母,他們天生都有一種特異功能,可以通過感知父母的情緒精準判斷父母想要什么。如果孩子非常乖,總是很順從,不代表他就是這樣“好”,他無疑是在討好父母,討好世界主旋律。如果孩子渾身是刺,處處搗蛋,也不代表他就是這樣“壞”,無非是討好父母無用,他只是在反抗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