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3年9月,我進入第一個工作單位,小型IT企業,員工不超過50人。老板親自面試,聊了幾句就開工資:月薪1500元,試用期三個月,試用期間薪水八折。
職位是軟件測試員。一個部門經理帶我們兩個下屬,純黑盒測試。一個月后,領導讓我給公司做一個內部公文審批系統。于是我變成在測試部的開發人員。工期一個月,沒有人帶,完全自己摸索。不同于在學校寫的代碼片段,這是第一次獨立做一個可用的系統。買了一本VB(公司當時使用的語言)應用系統實踐的書。模仿案例,從功能模塊,流程設計,數據庫結構設計,界面設計, 到代碼的實現。為了按期完成,買了個U盤,每天下班時把代碼拷到里面,回到家繼續寫。那時年輕有干勁兒,工作到凌晨也不覺得太辛苦,只想著把這個東西做出來,要做好。
程序寫好后在公司做了演示和講解。領導說寫的不錯,代碼交上去,直到離職,也不清楚這個系統是否使用過。公司業務擴張,培訓部缺人手,我這個新人就被抽了去河南。
培訓部相當于技術支持部門。主要在客戶單位工作,安裝部署、升級、調試系統,培訓最終用戶。處理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包括硬件,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公司主要業務是客運售票系統。洛陽和轄下各縣,逐個安裝。因為白天要正常售票,所以系統上線必須從凌晨開始,第二天就是解決各種差錯,打印機不出票,票號重復,操作系統崩潰,售票員忘記密碼……?!拔寮佣?、白加黑”,沒有加班費, 一個多月,除了臨走前抽空去給爸媽買了一套保暖內衣,哪兒也沒去。出差回來就留在培訓部,主要做省內的技術支持。
那段日子雖然辛苦,也學到不少東西,主要是數據庫管理方面,數據的導入導出、定期備份、查詢。有些代碼方面的問題,比如票號重復,有張票死活通不過檢票口,解決方法是直接從數據庫里搜索記錄,檢查是哪個屬性引起的,再解決或者反饋給開發部門。SQL語句漸漸用得熟練。車站之間沒有聯網,有時一個小小的問題就要乘幾個小時汽車到現場去查看。手機必須隨時待命,無論節假日。我把手機鈴聲換回了默認曲子,因為再喜歡的音樂,在不停地催促后,都會條件反射地引起抵觸。
從進這家公司起,就不斷有人離職,有人入職。不知不覺,同期員工只剩我一個,老員工也只剩下幾個中層沒動。我的直接上司,培訓部經理跳去了同一座寫字樓的軟件公司。我變成事實上的部門負責人,帶著新來的幾個男生去上系統,內心也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有天,跟一位新來的大哥一起出差。閑聊之下,發現他是個編程高手,做了多年軟件開發,還自己在做外包系統,對上家待遇不滿才跳了槽。他很郁悶,明明應聘的是軟件工程師,為什么要跟著個小妹去安裝程序,機器還得自己扛。共事一段時間后,他說,你是公司里難得的做事認真的人,可惜沒人知道。然后他就走了。后來我也走了。看著我的辭呈,老板問:有人來挖你嗎?或許,這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只是,我不愿再不停地坐長途車。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為時九個月。
貳
離開公司前,給一個民辦大專學校投了簡歷,接到試講通知。教師從來就不是我的預期職業,因為對當眾講話有種強烈的恐懼。講什么好呢,之前不是一直和數據庫打交道么,那就講數據庫吧。準備了50分鐘的內容,上臺前為了克服心中的緊張,一直在心里回憶好友給我支的招:“你就當他們都是白菜,都是白菜……”。這一講就是三年。
某天收到學生的一封郵件,那時我已經離開講臺好幾年了。她說當年入學后曾給我寫過信,傾訴高考失利,來到陌生城市時心中的疑惑和苦惱,收到一份長長的回復,讓她感到溫暖;說她已在一家知名企業工作,和母親關系也好多了。我對她的名字還有印象,只是完全記不起曾經的信件往來。
學生們也就比我小幾歲,我把他們視為弟弟妹妹,并不以師長自恃。慢慢想,還能憶起教書生涯里許多愉快的片段:參加班級新年晚會,鼓勵一個男生向他心儀的女孩告白;叫上留校過年的學生,帶他們去海邊公園放煙花;在課上分享鐫刻在巴爾的摩圣保羅教堂上的詩篇;最后一堂課,播放在貴州時的照片,說起與山區孩子相處的感受以及對他們的期望——有一天,當條件許可時,盡可能幫助和回饋他人。
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也。我也希望自己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能傳達一些我認可的理念。只是,教與學是相互的過程。僅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無法達到良好效果。也許是我做的不夠好,也許是學生并沒有足夠的內在驅動力,時常感覺有些氣餒。如今看來,我對自己和學生都期許過高了。
期間也和院系里的老師一起做了一個新生報到系統。與上一個作品一樣,我從不知道它是否被啟用過。不久就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身份再次變化,從老師成為學生。
一別十年,大多數學生已沒有聯系。有的則成為朋友,婚宴、周歲酒都請了我,小孩也比我家的大。我的那些花兒呀,如今你們散落天涯,在某個角落靜靜開放,為人父母為人上司,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我為你們祝福,愿你們擁有更好的前程,也很高興在人生的漫長路上,曾經與你相遇,為你澆下一瓢清水。雖然只有短短一期,也是珍貴的回憶。
叁
研究生畢業后,當了一名系統管理員,在這個崗位呆了七年,結婚生子,過著我向往的平靜生活。所在單位和部門都屬于相對封閉的體系,人際關系簡單,勞動強度不算大,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沒有難度的工作,呆在舒適區的代價就是能力在不斷退化和喪失。過去兩年,一直利用空閑時間參加線上課程和社群,包括寫作、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我對自己還有著期盼和要求,希望在每日穿梭于機房例行檢查之外,能夠做更多的事。
你看,這里沒有草根到精英的逆襲之路,也沒有一年之內收入增加數十倍的勵志傳奇(承認客觀現實,并非為此自豪)。只能說大體上,收入和工作環境都在不斷改善。
三份工作看似在不同行業,卻又環環相扣。第一份工作打下的實踐基礎,在后面的教學中都派上了用場。決定考研時,離考試只剩三個月,白天上課,晚上復習,有限的備考時間都用在弱項數學和政治上,使勁把它們拉到比分數線高一點。 專業課只把歷年考試題做了一遍,卻是各科成績最好的,得益于帶過一門針對國家軟考程序員證書的課程,不得不把相關的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編程等專業課都捋了一遍。
英語完全沒看,也考了70多分,則是受益于多年的興趣和積累。讀研時參加了一個非?!芭啊钡目谡Z課程,每天準備作業,當堂練習、背誦,不過關就要被留堂,直到老師滿意了才能走。后來找工作時,英語能力也幫我拿到不錯的offer。
當然這都是從后視鏡看到的,那時不懂任何職業規劃,也無法預測每一階段所做的事對未來的影響,只是習慣于把眼前的事做好,同時努力理解、學習工作中涉及的內容。
網上流傳的各種面試題,都會有這一問:你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前者,我的答案是好奇心和不愿意放棄。如同孩子發現一個玩具,想把它拆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這本身就是快樂的事,在過程中并不會想著要向大人說我懂得了,也不會以換取獎勵為目標。缺點則是缺少復盤和總結。遇到技術問題,興致勃勃地查找原因,嘗試各種方案,解決之后恍然大悟,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如此一來,積累就非常非常慢。
以上,就是一個普通上班族的職業道路。關于未來,有想法,也有初步計劃,但是不希望僅僅停留在紙面,而是要下笨功夫,打持久戰。希望若干年后,能在這里寫下一段新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