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對于寒冷的記憶,來自童年里那些在漆黑里摸爬滾打的日子。
小Q的童年里沒有看過《冰雪奇緣》但是她記憶里有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
小時候并不知道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是通暖氣的日子,因為在農村的小Q還不知道城里人的過冬方式。她記憶里的冬日少不了媽媽用棉花和舊衣服的布料做成的棉鞋,少不了用棉花和舊衣服做成的棉襖棉褲。冬日里的造型就是一個行走的圓柱體。
對于冬日的夜晚除了沒有窗簾可以看見天空的星星眨眼睛,還可以聽到咆哮的寒風。
冬天是每個孩子最艱難的日子,作業已經讓我們學會了一個手拿三個筆速成的技能,但是還要面對每個清晨五六點烏漆麻黑的未知。
起床困難戶遍布在每個村莊,每周總有幾天想賴床!但是小小的腦袋抵不過足智多謀威逼利誘還是沒有底氣的爬起來去上學。
冬天穿衣服是需要勇氣的,媽媽總是比爸爸更細心,晚上的時候把衣服放在兩套被子中間即可以保暖,也用我們的溫度溫暖著衣服,早晨一骨碌起來趁著熱氣還沒有逃逸分秒必爭的穿好衣服。這可能是我們對時間管理最初的認識。
上學的每一步都是艱難的,每天總有幾個人不洗臉去學校的。洗臉刷牙要用暖瓶里準備好的熱水,偶爾沒有熱水就要洗個冷水臉,那感覺神清氣爽!伸手的每一秒都是心理戰術的妥協。
好不容易出門了,可是伸手不見五指,夸出去就有種莫名的無助。團結團隊這時候在鄉村里化作一個個上學小分隊。大家總算從看電視里面有所收獲,學會了使用火把!每個人準備一把麥稈,手腕捏的松緊合適,太緊了容易熄火,太松了還沒有有多遠就燒完了。所以這可是個專業的技術活。
當火把亮起來的時候,世界也亮了。火把接龍幾個人有說有笑的在漆黑的夜里相互壯膽,這是一種革命友誼!
冬日的的棉衣、冰冷的洗臉水、微亮的火把就像出征的裝備,讓小Q在千百次的寒冬大戰中勝利走向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