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圖|均選自網絡.如侵權刪除
文|超喜番你
超喜番你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每個城市消費不同,每個人的訴求也不同,你覺得月薪多少才能讓你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呢?
許淵沖先生用了 100 年時間,想找到一種答案:一個人能否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終,他在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 中找到答案。
他說,這根本不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To be or not to be 翻譯過來其實是,要不要這樣過日子。
也因為這句話,提醒了很多人:
每當面臨艱難選擇,我們得想辦法去過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
得去別處看看,去嘗試不同的人生機會。
生活是個洞穴,不能只停留在那里,走出洞穴才能找到更多可能。
汪曾祺說過一句很鼓舞我的話:
生活再疲憊,總還有勇氣,在狗一樣的生活上做出神仙一樣的事,才行。
懂得如何讓自己幸福的人,無論月薪多少,都會幸福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并不多。
你仔細想想,很多你想要的東西,其實都是沒必要的,并不是擁有的越多越幸福,最重要的是,找到讓自己舒適的生活方式。
月薪多少都行,有2000萬資產,掙多少點也能想辦法。
比如拿1000萬出來吃利息,每年搞到20萬應該可以,再工作掙點錢,開銷沒太大問題了。
也不能不工作天天玩,這不是幸福,玩一會就空虛了。
還是得工作,有點成就、正常社交、接觸社會的感覺,更能體會別人生活的不易。
錢再多,好幾千萬上億,就有些負擔了,琢磨保值增值,地位和消費到那個份上了,上去就不好下來,要維持逼格,有點累。
各種親朋也來煩,要幫這幫那,錢多責任也大。
2000萬剛剛好,不是太富也不是太累,沒什么太煩人的。
最開心的時候是大學剛去實習那一年,雖然只拿著2000+的工資,但是每天都很開心。
沒有壓力,沒有內卷,頭發很多,皮膚很好,工作也很喜歡環境很好,每個月還能存幾百塊。
現在畢業4年了,拿著萬把塊的工資,內卷讓我無法停歇,加班熬夜,頭都快禿了,皮膚狀態也很差。
工資是和欲望成正比的,工資越高,欲望越大。
在高處看過風景的人,怎么還會流連在山腳呢。和幸福對等的往往不是月薪而是滿足…
本文由超喜番你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今日話題:你曾經有沒有見過一個讓你覺得惋惜的人或者人?你有遇到過像陽光般溫暖的人么?(期待你的留言。)
END|微光總能吸引著微光,關注下期稿件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