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學習劉軒《心理課》課程,Get了一個培養(yǎng)好習慣的方法,我測試后有很好的效果,也安利給了我身邊的朋友,如果你想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不妨來試一試。
我自認為算是比較自律的人了,準點起床,準點吃飯,準點睡覺,(捂臉)哈哈,這也叫自律嗎?其實在身邊的朋友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三點耶,平時晚上都是要困到不行的時候才放下手機睡覺,早上起床的時候也是睡到工作的最后一刻,然后匆匆忙忙的趕路,若能夠在上班前提前三個小時起床,那么你的工作的效率講得到很大的提升,你也可以利用這幾個小時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得很好。
拖延的習慣人人都有,我也會在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拖延,準備寫一份東西,剛坐在電腦前面,發(fā)現(xiàn)口渴了,起來喝一杯水,喝完水后發(fā)現(xiàn)微信有朋友發(fā)信息給我,先回一下朋友的信息,咦,朋友圈有人評論耶,趕緊去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好像不錯,打開先躺在沙發(fā)上看完再說,然后一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上課的時候不到最后20分鐘不出門,備課的時候不到上課的前一天也沒有備完,有時甚至要到最后上課之前才備完;
在歷史中,許多名人都有拖延的習慣,他們也發(fā)明了一些絕招,像《悲慘世界》跟《鐘樓怪人》的作者雨果,他每次寫作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衣服全部脫光換上非常破爛的睡衣,這樣他就不能夠輕易的出門,而只能呆在家里寫作了。
而我們?yōu)槭裁炊枷矚g拖延呢?心理學家就分析出:我們的大腦里面就像是住著一頭大象,大象背上騎著一個人,這頭大象掌控著我們的感性,而背上騎著的那個人就是我們自己,他控制著我們理性去做事情,而他們都是很懶的。當我們的思想沒有明確的指令的時候,他們就會一直處于休息的狀態(tài),然后你再想想看是不是發(fā)現(xiàn),真的是這樣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處于這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讓我們很舒服。
美國作家Mark Matteson 有句名言:“好習慣難培養(yǎng),但是易于生活,壞習慣容易培養(yǎng),但難于生活。”所以我們要保持高度的自覺,因為一不小心好習慣就會被壞習慣蓋過去了,而新的好習慣是能夠建立的,頑固的壞習慣也是能改變的。所以現(xiàn)在開始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吧。
下面介紹好習慣培養(yǎng)表,第一點是寫上自己的目標;第二點寫自己當初是為什么去做這一件事;第三點就是制定時間了,開始的時候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每天能夠有30分鐘就好了;第四點準備工作;第五寫上你的監(jiān)督人來監(jiān)督你做這一件事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家人;第六點很重要,因為它必然發(fā)生,例如計劃是晚上的八點到八點三十分彈琴的,可是今晚作業(yè)太多了已經(jīng)做到了晚上十點了,那么今晚彈琴就只能取消了,所以如果今晚沒有彈琴,那么明天就把昨天的時間補上;第七點一定要出一盒回形針,數(shù)出六十六個,每天做到了我們設計的習慣,就拿一個出來放到另外一個盒子里,給自己設計一個六十六天的驗收日。
有一名的銷售員,他要求自己每天自己最少打120個電話,那么怎么做到呢?他準備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放著120個回形針,另外一個是空盒子,當每次打完一個電話之后就將回形針放在另外一個盒子里,直到放完120個,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銷售大師。
最后,準備好了之后寫上你的名字,接下來就看你的了,沿途我們一定會碰到障礙,一定會碰到變化,說不定會漏掉一兩天需要微調(diào)都是可以的,馬上打印出來開始吧,我真的很期待,兩三個月之后,也許你彈會了幾首歌曲,也許在整理慢慢的書架,在照著鏡子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那個時候我要恭喜你,因為你用對了方法,戰(zhàn)勝了自己。加油,讓我們一起努力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