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還是前幾天和一個研二的師姐吃飯時,師姐告訴我的。
幾天前,師姐去參加一個老鄉聚會,形式簡單,無非也就是大家一起碰個面,吃個飯然后去嗨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許將其看作一個很普通的見面而已。之所以是或許,是因為這些完全被師姐輕描淡寫過去,而是興致勃勃向我描述她在聚會上看到的那個男生。
“我跟你說啊,那個男生超帥。”當師姐興致勃勃告訴我的時候,我正專心致志地將剛出鍋的羊肉蘸上麻醬,關注點自然不在師姐對那個男生外貌的描述,“……反正比你帥多了?!?/p>
猛然醒悟,我一臉的黑線。
作為一個還沒有男朋友的大齡文藝女青年,眼巴巴地看著宿舍的姐妹們都有了一年以上的戀愛年齡,師姐巴不得立馬找個男朋友。
“喜歡就去追啊,以你的條件,肯定手到擒來吧?!蔽艺f。
師姐側過頭去,嘆了口氣,“可是,總感覺…覺得怪怪的,就好像剛剛睡醒的時候,細想想,好像也沒有…沒有那么喜歡吧?!?/p>
“我看你是因為身邊都有對象了,孤獨寂寞了。”我一邊夾著香菜一邊說。
“可能吧,”師姐低過頭來,眼睛無神地看著我前面的空盤子,說,“你知道的,畢業了我認識的幾個人中,只有我想留在這個城市。”
一時不知道怎么安慰師姐才好。
氣氛突然變得很尷尬。
“啊呀不是還有我,等你畢業了還可以回學校找我啊,正好比你小一屆,這么一算你也用不著著急…哎呦,姐啊,趕緊吃吧,再不吃,這肉都涮老了哎…”
2
師姐的事兒讓我想起大二的時候,睡在我上鋪的大飛談得那一場“戀愛”。
關于那個女生,我們暫且叫她女主角吧。女主角和大飛兩個人是在大一的時候在一個社團認識的。那時候兩個人都沒還沒經歷過初戀,不過大飛說,第一次見到她,覺得她“很有氣質”,很想靠近她。于是,雖然大飛有點內向,不過還是挺積極地在社團干活,利用工作之便接近她。
認識半年后,大一下學期大飛表白,被以婉拒;轉眼又過了半年,到了大二上學期大飛再次表白,女主想再考慮考慮,也就算又一次被婉拒;最后大二下學期,女主角終于同意和大飛在一起了。
想想當時整個寢室都替他高興,盤算著哪天寢室出去吃個飯舉杯歡慶下。然而杯子還沒來得及舉,兩個人就分手了。
匆匆開始,匆匆結束,前前后后也就一個月的時間。那段時間寢室其他幾個人也不知道怎么去和大飛說話。直到過了好久,一次寢室熄燈夜談,又談到這個話題,在我們詢問下,大飛才吞吞吐吐地說,“之前…可能想象地挺…挺美好的,她也確實很不錯,我也挺喜歡她的。她覺得我也不錯,可能…我們不合適吧。”
一下子陷入了安靜。
半晌,宿舍的強哥說:“你們那不是喜歡,你們只是不想一個人,想找個人戀愛了?!?/p>
時隔這么久,這句話我還能記得一清二楚。甚至還記得那天晚上月光很亮,即使透過窗簾,寢室也略微有些亮光。那晚,我失眠了。而大飛在上面,翻來覆去地,也許他也在細細思量這段短暫的所謂初戀吧。
如果早就有那么一瞬間,細細想想,這到底是喜歡,還是寂寞,就好了。
3
到了一定的年紀,或者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恰好遇到了那么一個人,于是我們就擅自喜歡上了對方,其實很多時候,細想想,無非是,寂寞了。
我們都知道的,沒有誰能夠一直陪伴在身邊。所以,當曾經徹夜聊天的好友也有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陪伴時,在那種襲來的深深孤獨感壓迫和催促下,盡快脫離這種狀態的想法也就越發的迫切,以至于很容易在某個瞬間,不理智地“喜歡”上一個人。
前些日子,我和L微信聊天。L是個學習很棒的女孩子,現在在北方一所很牛逼的大學讀研,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不過住的地方卻離實驗室有一定的距離,因此L有時會利用走路的時間給我們這些老同學打電話。她告訴我,雖然每天過的很充實,整天忙忙碌碌的,但是停下來的時候,她感到很寂寞。她還告訴我,宿舍只有她一個單身,每到周末,室友們都和男朋友出去外,她都格外的孤獨,只好鉆進實驗室忙起來。
“你跟室友一起出去玩啊,反正你腦袋那么大,當個大燈泡也挺適合你的?!?/p>
剛說完,一個加大版的友盡表情發了過來。
末了,她告訴我,她也許并不是想迫不及待地找一個男朋友,只是,想有人和她在一起。
曾聽說,優秀的人普遍單身。別騙自己了,在我眼中,這句只是希望讓單身的人,通過努力,一個人也過得同樣精彩而已。不過話說回來,單身的人,有時候真的很孤獨。
對于L的體驗,或許我很難做到感同身受。她在那座城市快兩個月了,似乎變了一個人,不愿意去接觸外面,也沒有機會去接觸外面。天越來越冷,沒有一件厚的衣服,但是卻不想出門去買。原因很簡單,不想一個人。總能看到漂泊他鄉的人再抱怨漂泊之苦,也許最苦的,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無依無靠。
4
小學的時候太小,什么都不懂,以為每天一起上學放學的玩伴就能一直從小玩到大。然而,那時候我們連手機,QQ都沒有,于是很輕易的,就走散了。中學的時候,以為那幾個要好的哥們能夠一直走下去,然而,雖然我們有了彼此的聯系方式,現如今卻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軌跡,漸行漸遠,這么多年的過去了,有時候在朋友圈點個贊都要猶豫一下。后來上了大學,為了彌補以前一心乖乖讀書的局面,瘋狂地參加了一系列的社團,認識了一些所謂有著某個共同愛好的人,甚至也曾天真地把各個專業認識的人數拿出來炫耀,但是當離開了社團,四年后,才發現,真正在社團收獲的滿滿的感情,也就那么三五個人。
曾經也有一群人,一起躺在草坪上望著星空,一起在雪夜行走在白茫茫的郊外,一起瘋,一起鬧,但是,我們終有一天會不得不散開。我們不斷尋找著有人能夠填補上因為一群人的離開而造成的空白,以至于我們甚至模糊了心中的情愫。
于是匆匆忙忙中認識一個人,訴說著對他的喜歡,其實或許是孤獨占了一大半。但是除了喜歡,我們似乎沒辦法更合適的表達這份情感。我們都不再是小孩子,交朋友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把口袋里僅有的一塊糖分享給他,告訴他,我想和你做朋友,就能在一起。相反,似乎長大后的感情不是那么純粹,甚至帶有一點目的性,因此,往往也就很難得到友情或者愛情,來排遣孤獨。這也就好比,相當一部分人喜歡先表白,后戀愛,因為對于有的人來說,就算你喜歡著他,很多時候也并沒有機會去深入了解他,因此只能先告訴他,你是喜歡著他的。其實細想想,這么急忙忙去想得到一個人,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寂寞。
和胖子的聯系還是很頻繁的,不管是些有節操還是沒底線的話題,雖然不在同一個城市,但總之似乎一直聊不完的樣子。然而當他也告別單身的時候,好像有個陪伴很久的人突然離去那樣,這種空白很想有人去填補,但畢竟很難再找到一個人。任何感情的培養,都需要時間。
我才終于明白,現在的我們,不管是師姐,L或者還是其他朋友,我們都在對于各自來說陌生的城市。在那種城市,我們孤獨的生活著。
因此,我也盼著有一個人,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只要他出現,只要他能讓我感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希望能陪伴你左右,也希望在這座城市,能與你相依相靠。我希望能與你一起瘋,一起鬧,一起哭,一起笑,在我最年輕的歲月。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一個就好。不過我不希望來的太快,我一個人現在生活的也挺好。我不希望是因為寂寞而去喜歡一個人,而是希望因為愛,所以愛。
所謂喜歡,也許更多時候是孤單的代名詞。它讓我們暫時忘記:
我在腳步急促的城市之中,依然一個人生活。
過幾天,師姐在微信上告訴我,她在微信上跟那個男生表白,被婉言拒絕。
“沒事,你現在一個人的生活也不是挺好,”我給他發語音說,“何必為了急于脫光而去將就著喜歡一個人?!?/p>
“哼,長那么帥還一直沒有女朋友,絕逼是個鈣”。
屏幕前的我一臉的臥槽,心想:你這樣真的能找到男朋友嗎?
“為什么和你關系很熟的都是單身?!”
“……”
怪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