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虧40萬到年收益10萬+,我的投資進階之路
2017已經打完收工,又到了一年一度大盤點的時候了。對我來說,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因為經過仔細核算,今年的投資理財收益達到了108966.3元,這宣告著從股災爆虧以來,我第一次見到回頭錢了(心好塞)。。。
先敘述下背景:本人是多年跟風名為理財實為瞎投的投資小白一個。因多年勤儉節約勉強攢了點家底,在2015年如火如荼時隨雪球大V入場,隨著盈利增多不斷加碼,最后不懂撤離被留在山崗上的“雪山哨兵“之一。股災后從茫然無措到不敢看賬戶,再到調整心態重新盤點之時,賬戶已經虧損近40萬元。要知道40萬元我再勤儉節約也得攢個3-5年啊!痛定思痛,決定一定要把這筆錢再賺回來,經過學習準備和籌劃實踐,在2017年終于實現了投資理財收益10萬+,打了個翻身仗!下面就來一一總結我是如何做到的。
1.廣泛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最早我在雪球學大V高論,后來發現別說分析股票,讀都讀不懂啊,遂放棄。后來訂閱了許多理財公眾號,如三公子、銀行螺絲釘等等,又將塵封多年的理財書籍翻出來重讀,還報了網絡課程來學習。最終確認:炒股我不是那塊料,看不懂的堅決不投。適合我的策略就是做好資產配置,采用基金定投+固定收益類產品+現金配置(當時能看得懂的三類),拒絕暴利誘惑,穩定增值小步慢跑。
2.資產配置讓我安心持有
一直使用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是宜信的,當時就覺得它是美國上市不會跑路,且固定收益非P2P,沒有違約風險,所以配置了一部分;另外從2016年1月開始定投富國低碳環保,這樣就算有所虧損也可由固收類產品的收益兜底,所以一直安心定投。2016年底家里房產置換,到2017年夏天我收到了一筆賣房款,算是給投資增加了生力軍,但鑒于巨虧的前車之鑒,只采用保守策略放在貨幣基金收收利息。這樣一個資產配置讓我吃得下、睡得著,定投得以持續兩年之久。
3.不斷學習,又開始“抄作業”
在安心定投的同時,我沒有停止過學習。不但反復重讀了蕭碧燕、老k的書,還開始學習并理解銀行螺絲釘提倡的低估值定投法、ETF拯救世界提出的購買低估指數基金思想,遂手癢的又開始“抄作業“。我選取了三只低估值指數ETF,在證券賬戶手動定投,同時制定了一個計劃跟隨ETF拯救世界定投。因為一直身在市場,親身感受到了2017年市場的紅火,常泡的論壇不斷有人氣基金刷眼球,遂又測算了自己能接受虧損的倉位小額單筆跟風,設置10%贖回,也賺了一個小紅包。
隨著盈利的增加,膽子也跟著要變大,但這次我一直嚴守紀律,沒有沖動加倉,每次單筆買入都考慮自己的承受虧損能力,并提前做好虧損后的應對方案。10月份時一直關注的一位老師發了一篇對保利地產的分析,我反復讀過以后認為我能理解并認同這個邏輯,但仍保守的按照5%的倉位在10元多一次性買入,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沉寂了一個多月以后,漲幅到了40%......此處應該有悔青的腸子……
從2015年盲目入市被巨幅套牢,到2016年痛定思痛開始學習,再到2017年持續的學習及投資配置實踐。到2017年年底我到期落袋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贖回的定投基金、貨基收益及在持有的低估值ETF指數浮盈合計超過了10萬元。這就是我這樣一個投資小白從“純小白“到”不那么白“的進階之路。我相信,通過認真學習和合理的實踐,任何一個”小白“都能靠自己打出漂亮的翻身仗,你也快點開始吧!
就職于世界500強;某理財社區過氣大V;目標管理實踐者;個人成長實踐者。關注個人成長、職場、理財等,熱愛一切提升生命質量的事物。微信公眾號:陳小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