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隔壁床住的是一位七十多歲老人,人雖然瘦,看起來還挺精神。后來我才知道他是癌復發。陪護他的人是他老伴,一位和氣健談的老人。我叫她胡阿姨,這是她后來問我要電話時告訴我的。幾天的陪護,一開始我們也沒什么交流,是一件事情讓我們瞬間就很熟絡了。
阿姨和我一樣全天陪護,她每天都是坐在躺椅上睡的,她說躺下去的話晚上老伴叫她,她半天爬不起來耽誤時間,真是太不容易了。
阿姨的老伴幾乎每天都要打止痛針,今天下午三點打完后,沒過多久,他又痛起來,而且是越來越痛,醫生說他的止痛要升級,換一種藥。這種藥要家屬拿著單子去急診藥房領取送到護士站配藥后才能打。看阿姨著急的樣子,我和阿姨說我去幫您拿。急診藥房在另外一棟樓,這坐電梯樓上樓下的要耗費時間。她一個老人家就更慢了,我拿著單子一路小跑,幸運的是電梯剛好無縫對接,不像平時等半天。藥房也沒有排隊的,一去就拿到了,我又一路小跑回去,不敢跑快了,之前的更年期綜合征還沒好呢,怕心臟受不了,但就我這速度,叔叔還說我很麻利,我把藥給護士時叮囑她盡快,護士也很快給叔叔打上了。止痛針立竿見影,叔叔人一下子就舒服了。
這件事拉近了我和阿姨的距離,阿姨要我留電話給她,說偶爾可以和我聊聊天,我添加了阿姨的電話。我知道她挺辛苦的,而且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持久戰。也許我可以給她一些安慰吧。
有一句話說,醫院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可是醫院除了人,不還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