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為唐朝王勃的作品,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
這首詩可以稱作送別詩中的典范,尤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千古流傳,一改送別詩的哀婉凄涼。意思是: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詩人用廣闊博大的胸襟去勸慰友人,表達了詩人相信真摯友情不因時空改變而改變。如果用通俗的說法來說,就是兩個好朋友即使分離得再遠,心也是相通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因是周末,本次作業“改寫詩歌”完成質量不高,好多同學寫成了詩句翻譯,欠缺環境描寫,欠缺分別的場景描寫,更欠缺合理的想象。
相比較而言,改寫認真的同學有以下27人:王世鈺、陳佳明、劉雨含、陳佳怡、蘇淑敏、楊月環、劉媛、熊嘉欣、冉貴坤、武惠琴、魏波蘭、趙文潔、伍美玉、段姝瑜、龔文倩、馬陽楊、馬艷、陳根、高遠、殷俊浩、張奕博、郭欣悅、郭瑜琪、胡天宇、羅佳棋、梁奕菲、李楊
下面我們共同欣賞劉雨含、陳佳明、馬艷、武惠琴同學的改寫:
其一:劉雨含
天空的顏色即將淡去,太陽也將落下,遙望遠處,幾絲染得鮮紅的云彩飄在山頂,一聲鳥鳴劃過天際,聲音在天空中回蕩,黃昏的長安是這樣的沉寂。
今日的馬為何走得如此之快,不覺中已來到了城外,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馬蹄印。
分別總是會來,不知何時來會。我站在后面看著你揚鞭而去,扔下一陣風塵煙霧,把你的身影吞噬了。待到塵土飛盡,眼前只剩下一片茫茫的黃土,耳邊似乎隱約聽到那馬蹄的聲音,漸漸地,漸漸地,便只剩下孤鳥的哀鳴了。
此刻你的心情一定是十分的悲痛,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故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難免啊,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啊!
突然,,馬兒呼嘯著揚頭向又奔去,我也恍然大悟道:“天下,只要有你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便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也會像鄰居一樣。無需在這臨別的岔路口,像個小孩婦女一樣為離別而揮淚濕襟。
想到這兒,我揚起馬鞭,猛抽了一下,奔赴我的官位去了。留下了飛揚的塵土和那漸漸遠去的蹄聲……
其二:陳佳明
得知杜少府要到蜀州做官,我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出了長安城,我們才停下來。我遠望西蜀之地,只是一片煙靄蒼茫無際。
我說:“你我同是做官之人,同為朝廷出力……”話沒說完,杜少府就說:“我不想就此與你分別!”我強忍淚水說:“放心去吧,不能因我不去蜀地,而耽誤了你的前程。”我看到他低下了頭,便安慰說:“我只有你一個知己,即使你在天涯海角也與你為鄰。你去蜀地多來書信,我一定抽空去找你。”
杜少府聽罷站起身,對我說道:“一定,一定!”而后大踏步走了,我目送他到很遠。
杜少府走遠了,淚水中,我似乎看到了兩個知己在一起游玩,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