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覺得,自己離三十歲還很遙遠,就像十幾歲的時候,依然會覺得二十歲遙不可及一樣。
我們都曾以為二十幾歲是很長很長的,長到似乎永遠都不會過去,或者說,我們可以通過這十年的努力,過上自己夢想中的好日子。這十年,好像漫長到足以改變一切,足以讓我們昔日的每一個雄心壯志都變為唾手可得的現實。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它并不和我們想的一樣。
對于大多數的我們而言,二十幾歲,短到我們只可以做三件事:懷著新奇的目光,在大學里無所事事,逃課追劇談戀愛,偶爾在考試前開足馬力、挑燈夜戰;在渾渾噩噩中睜開迷茫的雙眼,穿著不夠職業的職業裝,在人才市場海投簡歷,租房子趕地鐵,掐著秒表進公司打卡;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待在沒什么感覺的城市,每天會遇到的人要說的話,閉著眼睛都可以倒背如流……
時間一晃而過,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開始熱心地催促:該結婚啦!
然后渾渾噩噩,還沒來得及選擇,就已經被拖進了祖祖輩輩固有的生活圈子里,從此之后,腦子里只有父母、愛人和孩子。詩,已放置在角落里堆滿了厚厚的灰塵;遠方,早已成為此生觸不可及的遠方。
當我第一次意識到二十幾歲真的很短暫的時候,我二十三歲,在省城的一家創業公司實習,月薪兩千二。
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在對我說,剛畢業都這樣,慢慢就好了。再過幾年就會漲的,到時候找個人嫁了,女孩子家家的,這樣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大家都這樣。
我拿著二十分之一的工資去做指甲,美甲店的服務員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瞥著眼睛尖刻地說,這些項目都是要加錢的。她眼神里的鄙夷和不屑,我想,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我只有在拿到工資的那一天,才有可能走進街角的那家自助西餐廳,嚼一塊烤得硬邦邦的牛排,配無限量供應的切得細細的蔬菜沙拉。
在還沒畢業之前,我從沒想過,自己以后的生活會是這樣的。
我還沒有去過更遠的地方,還沒有品嘗過最美味的牛排,還沒有看到過從未見到的風景……我不能在自己還未展翅飛翔的時候,就生生折斷自己的翅膀,繼而斬斷未來的一切可能,還轉身安慰自己平淡是真、平凡可貴。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
于是,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遠方。
離開家的日子,每一個節假日都很難熬,扛過無數個眼噙熱淚想家的時刻,慢慢學會了在人前將苦澀吞咽,背轉過身之后,通過一個長長的電話尋求親人給予的溫暖和安慰。
獨自一個人,默默拼搏暗自發力,遇到不懂的問題,自己去查去記去學去死摳;遇到完不成的任務,哪怕犧牲一切時間也要拿下。自己一個人,接待過客戶,談成過合作。
也曾熬一個通宵做過一個案子,也曾頂著無數壓力完成一個項目,也曾涉足過自己完全不擅長的領域。
但每次,都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激發出自己的無限潛能,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個世界很殘酷,但是,它終究會對得起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自從開通樹洞欄目以來,總是能收到各種各樣人的疑惑和困擾。
其中,可樂先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在一開始就將“人活著是為了什么”這個偉大的哲學命題劈頭蓋臉地甩給了我。
我當下一愣,直接回了他一句:不為什么,但活著已經是事實了,總不能去死吧!既然不能去死,那就好好活著。
一來二去之后,我漸漸摸清了可樂先生的基本情況:
可樂先生,男,年近三十。無房無車無存款無老婆無愛好,做著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平日里最大的興趣就是做一名鍵盤俠,吐槽丈母娘太勢利,全天下的女人沒眼力,并喜歡在朋友圈轉發諸如“某蓉不得好死”“男子和寡婦在小樹林里”之類的文章。
從來不知奮斗為何物,卻癡迷于尋求人如何才能活得開心,一說到努力,他總能扯到“工作不喜歡、興趣全沒有、就是總缺錢”上面,別說我正當二十加,即使一個年過八旬的老者,也不見得會給他指出一條省時省力又包賺的康莊大道。
如果問他,二十多歲的時候都干什么了?他只會大言不慚地回復五個字:上班,打游戲。
到最后,我已經不愿意在跟他多說一句話了,因為,我們的談話已經陷在了一個永無止境的死循環里。
像可樂先生這類的人,三十歲的狀態,幾乎已經決定了他們一生的狀態。
錯過了二十多歲的奮斗期,在三十歲時再后悔已經完全來不及了,更別說,他自己還從未意識到。
在寫作圈里,認識了一個30+的姐姐,對于情感婚姻類問題的調解相當有一套,自己的個人平臺也做得有模有樣、風生水起。
她常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你還年輕,真羨慕你在這個年紀就已經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了。如果當初,我也早一點開始就好了。
語氣里的遺憾,一覽無余。
雖然年紀比我們大,但是,這個30+的姐姐,她卻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勤奮,一邊工作,一邊抽時間寫文,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更新,從不間斷。
當得知她是因身體原因在家調養,才拿起筆開始寫文時,心里對她的敬佩更增添了一層新的意味。
生活,在于我們如何選擇,二十歲的碌碌無為,注定會換來三十歲的遺憾后悔,但若在三十歲依舊庸庸碌碌,注定會換來臨終之際的一句感慨:一輩子真短,竟像從未活過一般。
我只是希望,在二十幾歲的日子里,自己的每一天都可以過得光芒四射,等到站立在生命的長河里回望過去的時候,自己能真真切切想得起來二十幾歲的每一天。
能在二十歲奮斗,就別在三十歲后悔,生命誠可貴,它一定值得更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