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有個剛工作的小伙伴問我,上班到底該不該加班?
這個問題有很多種回答,但是我說了個最難聽的:
“除了加班,你還有其他選擇么?”
對方說,“如果工作都做好了,也要加班嘛?”
我說:“工作怎么可能都‘做好了’,活是一直有的……”
對方黯然。
?2?
當一個組織越來越大,里面的每一個人其實是越來越忙的。除了組織主營業務擴張會讓人變得更加繁忙之外,每增加一個人,會給其他人帶來更多額外的工作。
組織變大以后,流程、部門會增加,職責、分工會細化,每個小角色都可能從自己的角度,提出更多的要求,這些要求就會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
比如從財務的角度,如果要做好風險內控,往往就要引入嚴格的報銷流程,那就會讓每一個員工在報銷和處理票據上,花費大量時間。財務甚至可能把自己的審核工作量分攤到每一個員工頭上。比如有的公司允許員工采用交通費報銷的方式作為收入福利,但是為了自己票據檢驗的方便,就要求每位員工提交發票上的序列號。
你要相信,隨著組織人數的增加,這些消耗時間的工作,往往未必來自核心事務,反而可能來自非核心角色部門的搶戲。
所以你在任何組織上班,變得很忙都是必然的。如果你說自己的工作不忙,那只能是意外的好運。
?3?
所以作為上班的人,要知道,工作是一直、始終、持續存在的。即使你把現在手頭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你的領導看著你,馬上也可以給你派出幾項新工作來。
“工作完成了?可以做總結呀!”
“總結寫好了?可以做規劃呀!”
“規劃做的好?幫其他同事一起做呀!”
當你踏入職場的那一刻,你就要意識到自己就像一只螞蟻走入了莫比烏斯帶,你可以一直向前走,但是永遠不會走到“終點”的,除非你離開。
?4?
職場就像是一個梯子,大多數人都有一種爬梯子的本能,看到梯子就會有往上爬的沖動。這個梯子是別人給你搭的,你在這個梯子上,一直爬啊爬。就像在景區看地圖,總是忍不住戳地圖上自己所在的位置,直到把地圖摸禿了。
你的領導就是那個給你畫梯子的人。當領導發現你的梯子快爬完的時候,可以瞬間畫出一個新的梯子,于是你感到有安全感,又繼續往上爬了。
職場上的職級、職務、薪資收入,就是老板們給員工畫出的梯子。梯子好了以后,老板都要拍拍員工肩膀,鼓勵員工努力爬。梯子也要很好看,一般就會說“管理+技術”雙通道,就是說你爬的不開心,可以換梯子哦。
當你工作的時候,就像在爬梯子一樣。你覺得你可以把梯子爬完么?
?5?
所以當開篇的小伙伴問能不能不加班的問題的時候,其實問的是,“我能不能不爬梯子?”
用這個類比,就很容易理解,除非你有本事給別人畫梯子,否則你永遠都在爬別人給你畫的梯子。
沒有選擇的意思就是,你也許可以換梯子,但是換到哪個梯子,都是一樣的,你得往上爬。
那我能不能向下走呢?我們社會的機制設計,遏制止了每一個人想向下走的企圖。
年輕人嘛,你總有個欲望,要不按揭買個房,要不分期付個車,要不結婚養個娃……這樣一來,每天一睜眼就是明晃晃的開支啊。有開支就要有收入來源,于是你得去賺錢。那怎么樣才能賺錢?爬梯子啊。
但是有的梯子還不是每個人都能爬的,有的梯子你可能也不想爬。最后你終于找到你想爬的梯子,于是你就終于開始爬了。
開始爬了,就有收入了,你的欲望就能滿足了。滿足了以后,你又有了新的欲望,于是你又想,我能不能多爬一點,多賺一點。
就是這樣,我們在爬梯子中,慢慢消耗掉自己的生命,等到老了,爬不動了,就會有人把我們從梯子上弄下來。
?6?
其實加班的問題,很好解決。
如果你從事的是你熱愛的事業,你很可能不會特別介意自己在加班這件事情。因為你會覺得,干了都是自己的。
如果你是通過工作謀生,那你往往會有很清晰的“邊界感”,自然會斤斤計較。我再多工作兩小時,就是加班嘍,你要給我加班工資。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法律保護的。
但是法律保護的往往是底線,而我們的生活往往是在追求“頂線”。當你計較的時候,就會停留在“斤斤”的層面。而如果你想要的是“噸噸”的時候,你就要有不同的格局了,至少你不能在意這些問題,而要在意的是更大的格局。
這個格局就是,你自己有沒有通過工作,獲得可以讓你在下一階段升值的認知、技能或者心態。如果有的話,那加班越多,就越賺了。
但是大多數人跨越不了這樣的認知,困在原有的環境里。就像買了一支股票馬上有虧損,就想賣掉一樣。當他們的工作要加班的時候,就急切地期待立即的回報,比如加薪或者加班費。
但是現實又赤裸裸地表明,老板根本不會照章辦事,班照樣加,錢一分沒有。于是就只有進入“負面循環”,以糟蹋自己的方式表示抗議:不好好工作、拖延、消極怠工、與老板對抗、發泄負面情緒……
如果你去絕食抗議,出于人道主義的要求,往往會得到響應,因為絕食會造成死亡,尊重生命權是人類的共識。但是如果你以毀掉自己未來的方式抗議,沒有人會理你,因為失去未來的人并不會死掉,還可以茍活。
所以面對加班,最好的方式還是把“公事”做成“私事”,通過加班學到點什么,自己在認知上多賺點。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方式。
除非你的收入不是完全依靠你的工作薪酬,那你的心態其實會好很多。反正你愛用不用,老子愛干不干,不差這點錢。想完這些繼續加班,內心會舒暢很多……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其實還是要經歷那些為自己瘋狂“加班”的過程。因為要獲得被動收入,其實要比上班賺錢,難度大很多。
不要以為畫梯子容易,很多人最后會畫成一團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