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中有個單詞fade ,覺得很有意味,翻譯為逐漸消失,枯萎,凋謝,離開,暗淡等等,一般搭配為詞組fade away ,我理解為形容人、物或情感的消逝離開,它表達的不是一種結果和狀態,而是一種漸變的過程,一種由強到弱,由亮到暗,由鮮嫩到萎靡,由繁華三千門可羅雀到凄凄戚戚人走茶涼的意味。
回到正題,其實是由衷贊嘆語言之美,因寫下這個題目,腦海便浮現出這個英文單詞,覺得用在我的小菜園無比的貼合,簡簡單單一個詞,卻描繪了我的小菜園里的那些植物,從茁壯到零落成泥的整個過程,而我是這整個過程的見證者。
近幾日天氣逐漸轉涼,一場秋雨后一層層秋意浸潤彌漫,每日清晨到樓頂小菜園,空氣中盡是涼意,只有小狗露比一如既往的歡喜而熱情。園子里的活著的植物只剩下秋葵,紅薯,木耳菜,和那株即將死去的付子瓜。
說起來,園子里最先死去的是四季豆,后來收了紅蘿卜,然后是黃瓜、玉米、花生、西紅柿、辣椒,兩株莧菜最后結了種籽后也枯黃了。
四季豆只有一株,它是園中最先開花結果的,在陸陸續續結出十多個四季豆后只剩下藤蔓,便慢慢的由綠轉黃。黃瓜開花開得很是旺盛,在結出幾個黃瓜經慢慢長成后,它的藤蔓卻由根部慢慢往上變黃,我心想著可能是缺少肥料的供給吧,于是在根部附近埋了些復合肥料,可終于也沒能挽救它一日日枯黃的命運,雖然這個過程仍在開花便結出了黃瓜。
一日,墻那邊的鄰居遞給我一個碩大的黃瓜,原來是藤蔓順著支架攀爬進鄰居家并悄悄開花結了一顆果實,到發現時已長得那樣大了。心里有幾分意外的驚喜,也有幾分憐惜,要是另外那些也都好好的結果長大,那該多好啊。
紅蘿卜只收了一次,果實燉湯,葉子腌作咸菜,嘗到了久違的家鄉的味道,因為太少,總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曾是園中長得最高最壯最蔥郁的玉米,在陸續收獲幾枚最茁壯的金黃果實后,枝葉間只留下幾個小不點兒,我和女兒稱為“玉米寶寶”,后來一周左右時間里,玉米寶寶生長緩慢,以為還沒長成,用手輕輕剝開外皮,看到里面已然有黃色顆粒,這才一一摘下,也有幾個還是初生狀態,簡直象一顆顆plus版的玉米糖。
摘下的玉米剝去外殼留下玉米須,一起放水里煮熟后,黃燦燦的清香撲鼻,味道鮮嫩清甜,我和女兒邊吃邊贊嘆,堪稱絕色美味。玉米吃完后,留下黃色的煮玉米水帶著玉米的清香,用來熬粥和下面條,一點也不愿浪費。
玉米收完后,我將依然青翠的玉米桿一一撥起,實際上用“撥”這個字是不恰當的,因為它們的根部扎入土壤的牢固程度簡直讓人稱奇,我只好用工具將其莖桿從根部斬斷而任留其根繼續留在土壤里。
花生的收獲過程是意料中的簡短,因為有好幾株撥出根系后發現根本沒有果實,即使有也是幾個小小的樣子,好象根本不打算長大。只有另外幾株有稀拉拉的少許花生,但不管怎樣,這是我第一次收茯自己種的花生,當時是抱著試驗的隨意而為的心情種下,因此哪怕就那一點果實,也讓我感到十分滿足。
園子里沒了玉米和花生,空間一下子開闊了不少,卻也少了幾分生機。習慣了每日空手上樓來懷里一小籃子果實下樓去,雖然不再有那些個兒大的玉米,幸好秋葵是每天必有,再就是西紅柿了。
最先種植的幾株西紅柿陸續收了果實,“后起之秀”們也紛紛開花結果。說起來,皆因我的隨意,因偶然發現奶奶留在一個小紙片上的西紅柿種子,于是隨便找了空處種下,雖過了栽種的最佳時機,后來它們竟也發芽長大,開了花結出了大大小小的果實。后來一次,看它們的葉子莖桿枯落,索性一次性摘下了那些青的紅的大的小的果實。
不得不提那兩株辣椒,雖栽在盆中,卻仍然結出了果實,因為只有兩株,雖不成光景,摘了幾個后,我讓剩下的一直長著,直到它們由深綠轉成火紅,看著十分惹人喜愛。
紅薯是那顆被啄食過的果實發芽后長開的,有次和媽媽打電話說起樓上的菜園,她告訴我紅薯很易成活,將尖部掐下來栽進土里就可以生根長開。我按媽媽說的栽了三四株,后來它們真的慢慢成活,便四下長開延伸出藤蔓,藤蔓下長出根須,葉片也由稀到濃密。
木耳菜是兩株中成活的唯一一株,只掐過兩三次葉片,后來只往上長著藤蔓,葉片稀疏而瘦小,最近開始結出小小的黑色的果實。
付子瓜是園子里最晚種植的,開始我并不知它是付子瓜,因見它開出的黃色花朵跟黃瓜絲瓜花類似,猜想大概也是什么瓜,在它結了一顆小果實后,我才知道了它的真身。付子瓜也和黃瓜的命運一樣,起初開花開得很旺盛,可后來漸漸的也由根部往上慢慢變黃,我也無計可施,縱然覺得惋惜,也只好任由它去了。
幸好我只是隨興種下哪些種子,只希望可以看它們發芽長大,對于它們能否結出累累碩果是沒有什么企圖心的,這反倒成為一種安慰和借口,根本上來說,我是一個不合格的、佛系的甚至庸懶的種植者吧。我想,等到我年老歸鄉那天,真要靠著那些植物續命之時,我再去好好鉆營種植之術吧。
莧菜在收過幾次后有一株青色品種的一路成長壯大,最后,這株我曾稱為“巨無霸”的莧菜四枝散開,長到一人多高,也被我掐了兩三次葉片后,開始長出綠色細密的果實,到最后由綠轉黃,搓揉在手心就看到黑色細小的種籽。據我所知,這個品種的莧菜也可在8月上旬種植,現在也不算太晚吧,正好周圍有空地,我就地將它們撒在土壤里,沒幾天就長出了小小的幼苗。
只有秋葵,是至今為止園中收獲最多的。隨著季節氣溫變換,它們的葉子都一一脫落,一株株成了“光桿司令”,但最頂端依然在往上鍥而不舍的長著新枝葉并開花結果,只是生長速度放緩,而且秋葵收得一天比一天少了。
植物世界的新舊更替一茬一茬的,死亡和新生在不同種類的植物之間上演,雖然我的小菜園現在呈現一派蕭瑟的景象,可是看到那些密密的小小的莧菜苗,那何嘗不是一種新生的喜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