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特別向往坐火車,因為乘坐火車就意味著奔向遠方,會經歷一種充滿新奇的生活,和遭遇許多未知的人和事。
曾經把坐火車去旅行當著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總覺得當來自天南地北的人擠進那一個鐵皮廂子,吃喝拉撒在一起的緣分,會造就很多難忘的故事。卻其實當車到站那一刻,不管之前我們彼此談得多么的熱烈。更多的時候還是一聲再見后,當拖著各自的旅行箱匯入人流后,我們立即便做回了彼此陌路的人生過客。
第一次坐火車是1995年從宜昌回長沙,轉道武漢坐火車回。路程不長,但正是三伏天,又逢學生放暑假,一車廂的人,很舊的悶罐車沒有空調,只有幾個大電風扇在搖著頭吹。然后就中暑了,居然就中暑了,吐了個一塌糊涂。枉我對火車向往了那么久,第一次坐就給了我個下馬威。
坐火車的次數已記不清了,而惟一留下車票的是2006年7月1日這一天,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正式通車了。也就是這一天,我坐上了K137次從上海老站移到新南站發車的第一趟。面對極具科技感的新上海南站,我當時就想,要是所有的候車大樓都如上海南一樣寬敞舒服就好了。而如今武廣高鐵從我家附近穿過。也就短短的10年間,許多新建的火車站都讓我有了今非昔比的感受。那時的愿望也不再顯得遙遠。
在火車站接人是久別重逢的喜悅,去站臺送人卻盡是依依不舍的失落,和“君問歸期未有期”的愁悵。所以很害怕去站臺送人,也確確實實曾把自己很在意的女孩送上回家的火車后,她再也沒有回來了。
乘火車最記憶深刻的是2013年春運從上海回長沙過年。先是一大早在代售點站在雪地里排了很久的隊,輪到我們時窗口一關說沒票了,強烈的回家欲望讓我和同伴又聞風立刻趕到附近體育場的臨時售票處。看著室內球館黑鴉鴉坐無虛席等待排號的人群,和電子屏幕上滾動著我們要的票一張一張變少變沒,我差點就放棄了。還好同行的胖哥排隊閑聊中得人指點,買到了去貴州過站的最后一張坐票和兩張站票。
春運時的火車就像城市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車。人擠人人挨人彼此無怨無悔的“親密接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那有多難受。所以后來很多年我都害怕春運時坐火車出遠門。
還有一次是2008年從河南安陽回懷化看快滿周歲的兒子。熱天又是站票,我是從安陽一直站到懷化的,耳機里一遍一遍的放周華健的歌:“愛是漫長的旅途……”給自己打氣。
還好,那時開始學會了用手機上網泡論壇,我就那樣站著抱著手機和網友聊了一路,口袋里夸張的裝著三塊備用電池。
到后來就落下了一個“毛病”:只要是坐火車我總會在Q群,微群里分享坐標,通報地點,通告行程。因為我記得那些年坐長途火車有人陪聊的好!
在火車上沒有過艷遇卻很喜歡呼嘯著穿越遂道和追趕夕陽迎接朝霞的快樂。
很喜歡一首關于火車的詩《詩意的火車》;是的,不管是去遠方工作旅行還是探親訪友。滾動的車輪總能帶給我們一份對錦繡前途,對奇異山水對親情友愛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