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重新活一次的機會,但只有兩個選擇:孤兒,或者富二代。你會如何選擇?如果給你重新活一次的機會,但只有兩個選擇:楊過,或者宋青書。你又會如何選擇?
我相信選擇宋青書的人不會很多。但本文的主角,是宋青書。
宋青書不是個失敗的人,相反,他是個優秀的人。韋一笑贊他才能,滅絕師太感慨峨眉沒有這般弟子,殷離夸他英俊,張三豐早早將他看作未來的武當掌門,武林稱他“玉面孟嘗”。在今日,便是有才華性格好的高富帥,并且自帶實力雄厚的家族企業。
他的人生,豈非許多人向往的人生?那么在準董事長宋青書和個體戶楊過之間,我們的選擇猶豫什么?
因為準董事長有一天突然“下海”成為了個體戶,成為悲劇。宋青書愛慕周芷若,偷窺峨眉女眷臥室被七師叔莫聲谷發現,逃亡中被陳友諒誆騙,失手錯殺莫聲谷,然而這都不是他悲劇人生的定音。
真正的定音,是他叛出武當。
人誰無過?偷窺和錯殺只是宋青書犯的錯誤,而叛出武當,則是他人生軌跡的改變。宋青書的優秀,是基于武當這個體系。他基于體系脫胎換骨,基于體系揚名立萬,雖然離不開他個人的天賦和努力,可離開武當,他也許能成為優秀員工,可絕不會是體系繼承人,這點充分體現在他被丐幫、峨眉先后拋棄當中。
一個基于體系成功的人,卻選擇脫離體系。
他是被迫的么?表面是,實際不是,他是主動選擇叛出師門。偷窺,這個錯誤不大不小,雖然被發現,但只要宋青書坦然向師門認錯,此事絕不會動搖他準董事長的位置,更不會導致與莫聲谷對峙。然而錯殺莫聲谷,這個錯誤很嚴重卻不致命,他若能擒住陳友諒,將功補過、說清緣由,或許會重罰,但作為第三代最優秀弟子,現任董事長親生兒子,他一定有戴罪立功、卷土重來的機會。
那么他究竟因為什么叛出師門?
人不能重生,但可以重新選擇生活,他想脫離體系的約束。
武當不禁婚戀,但禁止出格之舉。宋青書思戀周芷若,輕易就違反了耳濡目染的戒律。然而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他犯了錯的第一選擇是逃跑。當他不得不面對莫聲谷,面對來自體系的制約時,他不惜與莫聲谷動手,選擇與武當決裂。宋青書將他賴以成名的體系看做了制約的藩籬,他想要自由,不受約束。
他妒忌張無忌一戰成名,榮登教主之位,贏得美人芳心。然而他困于體系,只能論資排輩,苦熬資歷。于是他想借助江湖,一舉滿足欲望。
離經叛道,沖破制約。我們最容易想到誰?是的,楊過。
楊過離開古墓后,算是真正踏足江湖。他對江湖有一份自己的愿景:陪著小龍女看遍世間繁華。他的江湖始終只為一人:小龍女。為此,他不惜被天下嘲笑。
宋青書豈非也是如此?
他背出武當,褪去光環,算是真正踏足江湖。他對江湖也有一份自己的愿景:與周芷若雙宿雙棲。他的江湖始終也只為一人:周芷若。為此,他不惜辜負天下。
可憐的是,他終非楊過。
江湖的爾虞我詐,名門子弟豈能習慣?他自幼接受武當正統教育,活在光明面,何曾見識過陰暗面的是是非非。在正面立場鏟除邪魔外道,與名門正派同氣連枝,立足武當的體系,他做得非常好。他賴以成名的體系,就是他賴以生存的體系。
可論到與江湖小人勾心斗角,宋青書不及楊過半分。楊過自幼掙扎在社會底層,每天思考的便是如何活著,他早已習慣在夾縫中生存。于是應對趙志敬、李莫愁、金輪法王、公孫止和裘千尺,楊過都游刃有余,反是被郭芙斬斷一臂。宋青書踏上楊過的江湖,一個只會拿女人要挾他的陳友諒,便已讓他焦頭爛額。
宋青書江湖等級太低,連遇到公孫止的機會都沒有。
但宋青書和郭芙的關系必不會像楊過般僵硬,眼高于頂的滅絕師太宋青書尚自手到擒來,更何況驕傲的郭芙?郭芙和宋青書來自一個江湖,而楊過,才該是陳友諒的對手。
可宋青書卻偏偏,闖入楊過的江湖,遇到陳友諒。
錯殺莫聲谷已然讓他方寸大亂,可加入丐幫,等待他的卻是毒殺張三豐和武當六俠。裘千尺逼迫楊過殺害郭靖黃蓉,楊過尚且亂了方寸,這般勾當,宋青書豈不更加膽戰心驚?更何況在少林寺與武當師叔比武搏殺。
他想沖破體系約束,卻慘死在自由江湖。
然而宋青書是死不瞑目的。
他選擇離開體系,進入自由江湖,然而他至死都不明白,江湖的無形約束,遠比體系更束縛。武當的清規明確了體系的重重約束,人只要照做,絕不會出錯。然而江湖的約束是無形的,沒有人告訴你怎么做,只能自己把握。但是沒有人教,不代表沒有懲罰。
在江湖一步走錯,便會摔得骨碎身粉。
于是,歐陽鋒人人憎惡,楊過待之如父;洪七公生氣全無,楊過守他三天;郭靖黃蓉有殺父大仇,楊過屢次救其于危難;郭芙更是有斷臂毒妻之恨,楊過坦然置之。他曾想拋下洪七公,曾想殺害郭靖,曾想復仇郭芙,但最后一刻,他制止了自己。他可以為小龍女奮不顧身,沖破禮制被天下嘲笑,但他半分不曾違背良知。
這便是江湖的無形約束,自律。
反觀宋青書,他也是為了周芷若奮不顧身,奮不顧身毒殺師長,奮不顧身搏殺師門。他脫離武當體系時,將良知也丟在體系中。他始終以為江湖是隨心所欲的,江湖是沒有半分約束的,江湖是自由的。殊不知,江湖才是最不自由的地方。
你有硬甲和刀,自可飲血江湖。
但連體系約束都承受不住的宋青書,何談楊過的江湖。更罔顧體系中遠遜宋青書之輩,卻同樣向往著楊過的江湖。人在江湖,不妨摸摸胸口,衣服是否夠厚。
宋青書慘死時(原著),是否想過若是沒有叛出師門,他該是怎樣的收場?許是傳承張三豐太極神功,繼承宋遠橋掌門之位,與周芷若(原著沒瘋)成為摯友,推動武當被明朝冊封國教,終成一代宗師罷。
這般的穩定雖然遠不及江湖那般波瀾壯闊、動人心魄。
可楊過的江湖,宋青書能捱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