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躍遷之高手戰略2》
關鍵詞: 冪律分布、頭部效應、專注、持續迭代
沒有遇到《躍遷》的日子,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帶著面具的流浪漢。想要提升自己,首先就要決心去改變。所謂變則通,不變則費。首先要破除固有的舊思維,拋棄舊的經驗,讓心歸零。人要適時的放空自己,發現最真實的自我,不要被外界的爾虞我詐腐朽你的思想,以一顆“赤子之心”去學習、去面對所有的磨礪,如此才能得到精進。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并非沒有道理。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經歷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
生命的閃耀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追夢赤子心】
言歸正傳,冪律分布意味著每件事都要找到杠桿點。頭部效應三原則:
1.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思考差異化優勢;2.從最近的頭部做起,從雞頭變成鳳頭;3.專注、持續迭代。上天給你無限的機會,卻只給你有限的時間、精力和才華,所以越是優秀,越要專注。專注讓你無敵,迭代讓你精進。好的成功是聰明人花的笨功夫。因為越是聰明人,眼界越開闊,面臨的機會越多,可能越多,領域越多,一做就有小成。我們應當“寧為鳳尾,不做雞頭”。換言之,做鳳尾未嘗不是對自己現狀的挑戰。在固有的觀念中,寧做雞頭之人,無非兩種:
1.根本沒有做鳳尾的潛質,所以只能將就;2.有做鳳尾的能力,但總是安于現狀,不敢去面對,害怕丟掉原有的一切。這兩者看似相反,但卻有相同之處,那就是不敢挑戰、自我躍遷。
面對學習,人們通常都有懶惰心理。頭部效應,無非就是運用現有資源及趨勢,放大努力,這就需要毅力。與我,能夠作做到有始而終的人,極其有限。而真正堅持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律己者。律己無非分兩種,自律、它律。在我認為,只要能夠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何必在于它律、自律。溫故知新,可以為師矣。但是這其中,90%的人都會“虎頭蛇尾”,無法堅持到最后。成功的黎明就在眼前,可是很多人都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于是乎,你決心痛改前非,但是你會發現如何去讓自己改變、精進,并不是因為你的決心就會有成就,而是在于如何更專注的不被外界瑣事擾亂心智、思緒的去讓自己蛻變。
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短短三萬六千天,你無法去延伸生命長度,但是你完全可以拓展它的寬度。這就需要將讓你的所知持續輸出,如此才會持續迭代。想要達到自我預期的效果,唯有持之以恒,才有機會成功。《論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里就需要時刻“反省自我”。用反省來審視自己學習成效,讓自己徹底的摒棄雜念,不被干擾的學習,才會達到自己的預期。“ 改變、成長、持續、反省、躍遷”。
一切生物都在拼命的追求生存,人類也應如是。放眼自然界萬物,沒有哪種生物是懶惰懈怠的。即便是野花野草,無論盛夏寒冬,都在頑強地生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得不慨嘆其頑強的生命力。唯有人類是個例外,一有機會就想著偷懶、玩樂。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人都要給自己一個前進的方向,也就是所謂的目標,同時把握機遇,勇往直前。。。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