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駕游記》第二十天

八廓街轉經路
清晨等候入大昭寺藏民


今天早上七點和老楊去大昭寺轉經,我已是連續在此處轉經有兩天了。

一大早在大昭寺門口排隊的藏民己有二三百人,加上磕長頭、轉經人、游客、武警、公安、人流量估計有近千人。

轉經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區的藏傳佛教的一種宗教活動,即圍繞著某一特定路線行走、祈禱。藏佛教信徒認為拉薩是世界的中心,拉薩則以釋迦牟尼佛為核心進行轉經活動。

所以大昭寺、布達拉宮每天有幾萬人在此轉經。八點鐘轉完后,順街巷返回,一路感受藏民的真實生活,其實與內地的一樣,有一點不同的是很多藏民手中提串念珠或手拿轉經筒口中念念有詞…。

回轉途中,發現一座位于街巷深處的小寺院“杰康寺”,小寺門邊住一男一女兩位老人,面容慈祥,請我們入內,小院有株古樹,花草盛開,入經堂有喇嘛兩人和一老年女香客,遇這樣小寺院叫探幽,也確實是在鬧巿中的一方凈土與幽靜之所。

杰康寺

杰康寺內

布達拉宮


十點零九分在布達拉宮第一道門排隊等候進入,十點四十過第二道門。

布達拉宮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據說源于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建筑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余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游局又列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緩步登行約百多米,來到布宮前坪,導游講解進門的要求和規矩后,要我們略作休息,小廣場邊上有一廁所,早就網上了解過,去上了一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廁所。

布宮廣場


再往前二十五米即到第三道門,算是正式進入布宮核心位置。

進門可見布宮采用四柱八粱建筑設計(不準拍攝),左右邊有精美的壁畫,左邊有五世達賴喇嘛的雙手掌印,據說掌紋不比常人為蓮花紋。

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東西長360米,南北寬270米,主樓13層,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布達拉宮依山而筑,宮宇疊砌,巍峨聳峙,氣勢磅礴,其建筑藝術體現了藏族傳統的石木結構碉樓形式和漢族傳統的梁架、金頂、藻井的特點,在空間組合上,院落重疊,回廊曲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體建筑,又協調了附屬的各組建筑,上下錯落,前后參差,形成較多空間層次,富有節奏美感,又在視覺上加強了高聳向上的感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

相傳,藏族吐蕃王松贊干布好善信佛,遷都拉薩后,經常在拉薩近旁的山上誦經祈禱,給這座山取名為“布達拉”?!安歼_拉”是梵語音譯,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音菩薩所居之處。公元641 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為公主造了布達拉宮。當年所建的布達拉宮高9層,共有999間宮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堂皇壯麗。然而世易時移,布達拉宮飽受雷、電、戰火劫難,歷盡滄桑,破敗不堪,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現在的布達拉宮是十七世紀以來重新修建的。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一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

白宮始建于1645年,歷時8年,以松贊干布時原有的觀音堂為中心,向東向西修建起一片巨大的寺宇。整個寺宇的墻面被涂成白色,遠遠望去,分外醒目,人們稱之為“白宮”。白宮高7層,位于第4層中央的“措欽夏”(東大殿)面積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撐,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歷代達賴喇嘛在此舉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第5、6兩層是攝政辦公和生活用房。最高的一層(第7層)是達賴喇嘛冬宮,這里采光面積很大,從早到晚,陽光燦爛,俗稱“日光殿”。殿內陳設豪華、金盆玉碗,珠光寶氣,顯示出主人高貴的地位。宮殿外,有一個寬大的陽臺,從這里可以俯視整個拉薩城。遠處是起伏連綿的群山,美麗的拉薩河宛如一條緞帶,從天邊飄來。近處是片片田隴阡陌,綠樹村舍,還有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輝煌的金頂。

布達拉宮金頂


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紅宮,紅宮建于1690年,當時,清康熙帝還特意從內地派了100余名漢、滿、 蒙工匠進藏,參與擴建布達拉宮這一浩大的工程。紅宮的主體建筑是各類佛堂和達賴喇嘛的靈塔。宮內有8 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最大,最華麗,高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鑲珠嵌玉,據說共用黃金11萬余兩,珍珠、寶石、珊瑚、琥珀、瑪瑙等18677顆。紅宮中最大殿堂“司西平措”(西大殿) 面積725米, 殿內正中上方高懸乾隆所賜“涌蓮初地”匾額,設有達賴喇嘛寶座。殿中還存有清康熙帝贈送的大型錦帳一對,是布達拉宮的珍寶之一。殊勝三界殿是紅宮最高的殿堂,一旁的經書架上,還置放著雍正皇帝賜與七世達賴喇嘛的北京版《丹珠爾》經書。紅宮最西是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高14米,傳說殿內的壇城是用20萬余顆珍珠串綴而成的。布達拉宮內部精美豪華的裝飾一方面是藏族藝術的寶庫,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舊西藏貴族與占人口95%以上的農奴之間的巨大差別。紅宮主要是宗教活動場所和靈塔祀殿,而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動中心。紅白兩色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社會特征。自從白宮落成后,五世達賴喇嘛即由哲蚌寺移居這里,一直到他去世。此后的歷代達賴喇嘛都將布達拉宮作為自己居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于是布達拉宮成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圣地。


300余年來, 布達拉宮作為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收藏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工藝品,堪稱西藏歷史文化藝術的博物館,其中50000 多平方米色彩鮮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壁畫是布達拉宮的一絕。布達拉宮的壁畫可分為4類:宗教故事;風俗民情;人物傳記;歷史事件。歷史上布達拉宮擴建的場面被壁畫生動地記錄下來;文成公主進藏的壁畫,再現了公元七世紀漢藏兩民族和睦相處的情景; 西大殿一面墻上是1652年五世達賴進京覲見順治皇帝的壁畫;十三世達賴靈塔殿內,則繪有十三世達賴進京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場面。宮中還有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大量的唐卡以及貝葉經、金珠爾經等珍貴文物典籍。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朝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誥命等也珍藏在宮中。這些實實在的文物是中國形成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見證。布達拉宮中還有許多華美精致的卡墊、華蓋、法器、帳幔、錦鍛、金銀器皿,瓷器和石器等,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歷代達賴喇嘛中我重點介紹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一六八三至一七零六),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發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青倉央嘉措。

后被迎至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發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在著名學者桑杰嘉錯的直接培養下,學習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錯,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衛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尸體,生活極為艱苦。

倉央嘉措雖然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于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

一說倉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寫作品為二十五歲以前的東西。

如今倉央嘉措的身世遭際已經廣為人知,他的情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至今仍不乏新的譯作出現。僅僅是近百年間的漢語翻譯,我所見到的就不下七八個版本:有民歌體的,有五言、七言體的,有現代新詩的。由派生而影響,這些詩作同樣給當代畫家、音樂家提供著不竭的靈感和創作資源。特別是經由當代優秀作曲家和歌手傾情打造的倉氏情歌格外的具有魅力,經由倉央嘉措鼓勵和加持的人間情愛平添了神性光彩。

達娃卓瑪和六世達賴的情緣。

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在布達拉宮圓寂,他手下的總管第悉桑結嘉措自作主張隱瞞了達賴喇嘛的死訊,他向外公布說達賴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閉關靜坐,研習佛法,不愿公開露面,同時,他秘密派人四處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們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童,認定他是五世達賴的轉世,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養起來,到了15歲時,在布達拉宮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不喜歡被人當神佛一樣供養在布達拉宮里,每天從早到晚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非常厭煩,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長長的假發,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歡樂。他寫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他過著活佛和俗人的雙重生活。介紹倉央嘉措的兩首最著名的詩是這樣寫的: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

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

誰,棄我而去,留我一世獨殤;

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

誰,可助我臂,縱橫萬載無雙;

誰,可傾我心,寸土恰似虛彌;

誰,可葬吾愴,笑天地虛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離;

伊,攬我之懷,除我前世輕浮。

執子之手,陪你癡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回。

執子之手,共你一世風霜;

吻子之眸,贈你一世深情。

我,牽爾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撫爾秀頸,擋你此生風雨。

予,挽子青絲,挽子一世情思;

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憐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雖身為活佛,但倉央嘉措最終卻不知不知死于何時何方,也應此詩最后一句。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視對布達拉宮的保護。1961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拔專款維修。但是,這座雄偉的宮殿在重建后的300多年間一直沒有大修,險情嚴重。 1985年,國務院決定拔出巨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對古代文物建筑保護投資最大的工程。

1989年10月11日天氣晴朗,布達拉宮法號長鳴,一個名叫堅贊群覺的色拉寺青年喇嘛揮動了布達拉宮維護工程的開工第一鎬。堅贊群覺作為第一揮鎬人由傳統的西藏占卜擇定,他五官端正,父母健在,生肖屬相吉祥。布達拉宮的整個維修過程都嚴格遵守藏民族的傳統習慣和宗教儀規。在藏漢族工程人員的團結協作下,維修工程于1994年9月順利竣工,共耗資5300萬元人民幣。布達拉宮這顆高原明珠,再次發出奪目的光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參觀。現在,布達拉宮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布宮的故事太多太多…

如歌


十二點四十五分出布達拉宮后門,回酒店休整,十四點四十五分一個人前往大昭寺。大昭寺門票院打對折50元/人,走進大昭寺的門,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帶著濃郁酥油味道,是因為點酥油燈和大昭寺內空氣不流通造成的。同時,古老的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的滄桑感也同時令人為之感動。

每天來大昭寺的人很多,大昭寺最著名的寶貝是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12歲釋迦牟尼等身佛,據說很多人在佛像面前痛哭流涕長跪不起。大昭寺有高僧但無活佛。

有些人到了佛門(或其他教化)之地,并沒有學習到什么東西,他(她)們本人本身就是來湊湊熱鬧的,今天在布達拉宮與大昭寺就遇見到了這樣的人。

舉一例:因為參觀受時間段限制,在布達拉宮門外排隊時晚到了的游人想要前面的游人讓一讓,好提前點進入布宮,先到的人有人卻不愿意讓晚到的人進。為這么點小事去爭爭吵吵有必要嗎?個人認為:能進去參觀,代表有緣,不能進去參觀,代表無緣,但不是永遠無緣,可能只是暫時無緣。不爭不強求,隨遇而安。你禮讓晚到的人,讓他(她)先進去了,你等于為自己結了善緣,為他人行了方便,有包容之心。你不想禮讓,不說不爭,避免糾紛,雖是小我之懷,但并無事非。在大昭寺、布達拉宮親眼看到有的人全身掛滿了佛珠手串,他(她)見到佛像也雙手合什也捐錢也祈禱,但行為上與他人爭執、計較、不寬容、無包容謙讓之心…,我不曉得他在佛面前求什么?大部分人都是為自己求,有幾人是為“他”求呢?為社會求?為人類求呢?幾人能真正的不帶功利的舍我為他呢?佛祖能成佛,耶穌之所以成為基督就是因為“舍我為他”。

因我喜東坡,講一個關于“求”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宋朝時的佛印禪師,與大學士蘇東坡在郊外散步。看到路邊,

有一座馬頭觀音石像,佛印立刻向前合掌禮拜。蘇東坡則突發奇想問,觀世音菩薩本來是我們禮拜的對象,為何他的手上也拿著一串念珠?他好象也在合掌念佛,他拿著念珠在念誰呢?佛印禪師說,這要問你自己了。蘇東坡一頭霧水道,我怎知觀音手持念珠,在念誰呢?

佛印禪師最后解疑道說,求人不如求己。言下之意是,念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做個觀世音;學佛,其實就是學自己,修行,其實也是完成自己。禪師的座右銘就是,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都是學禪者的榜樣。我們如能用禪心、禪眼,去想、去看這個世界,一切都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與其天天去念佛拜佛,還不如自己去修行,自己去度自己。

大昭寺金頂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于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釋迦牟尼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墻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

大昭寺圣路

清政府駐藏衙門


一個人蹭導游聽兩個小時大昭寺的故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旅游名勝之地靠的就是故事吸引人,這個連古人早就都知道,至如故事的真假就看你個人的認知力了。

出大昭寺轉過彎行六分鐘來到大清政府駐藏衙門。衙門舊址陳列館為藏式傳統大院名為“沖賽康扎康”,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朝政府曾在這里成立首座駐藏大臣衙門,供駐藏大臣辦公和居住。由于駐藏大臣可以從大院南樓的窗戶近距離欣賞八廓街的繁華景象,因此這里被稱為“沖賽康”,意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

撫遠綏疆


陳列館中的展覽共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清政府駐藏大臣治藏事跡專題展、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復原陳列展、清政府駐藏大臣詩詞書畫生活展、民國中央政府治藏事跡專題展以及中國共產黨治藏新紀元展等。展覽通過展廳陳列、復原陳列、場景展示、圖版展示等表現形式,展出各類展品數百件,充分表明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隨著政策制度體系的不斷調整完善,歷代中央政府能夠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權并施政管理。

作為拉薩老城區56座古建大院的重點修繕工程項目之一,駐藏大臣衙門舊址修繕工程于2013年初正式啟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院進行修繕,并在其中開辟陳列館,進行永久性展覽,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民眾免費開放。

十八點參觀完回酒店休息。

原創 版權所有

如歌2018年6月6日21:00整稿于拉薩市林廊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布宮

拉薩

圣路之狗

八廓街

二美

好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西藏不在拉薩,西藏在路上。 Day1: 9.19號 太原--成都 到達成都后的第一頓飯于皇冠假日旁的夫妻肺片總店。...
    iamnina閱讀 1,114評論 0 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紛飛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歡樂有人憂愁,有人驚喜有人失落,有的覺得收獲滿滿有...
    陌忘宇閱讀 8,570評論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失敗、遺憾、錯過,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覺得自己做不成,別人做不...
    吳氵晃閱讀 6,203評論 4 8
  • 步驟:發微博01-導航欄內容 -> 發微博02-自定義TextView -> 發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閱讀 3,150評論 1 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嗎?以后人工智能技術真的能達到電影里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嗎...
    ZLLZ閱讀 3,809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