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竹
兜兜轉轉,2019年從我們的指間悄悄地溜走了,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2020年,它踏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笑吟吟地揮著手走來了。
每到此時,人們總會感慨萬千,時間過得真快,似乎這一年什么都沒做,殘酷的連一聲招呼都不打便匆匆而去。
于是,很多人開始長篇大論地制定新一年的計劃,包括愛好,包括工作,包括家庭等等,他們或許是為了抓住時間的尾巴,或許是為了填充內心的空白,終于知道珍惜當下的重要性。
可是,向來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長年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并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還沒等實施個把月,因為一次偶然的變故,不得不中斷。
就像2019年的我,記得年初信誓旦旦一定要熟讀100本書,可惜事事難料,萬沒想到這一年突如其來的變故像一群馬蜂嗡嗡地向我撲來,幾乎讓我沒有還手之力,好在,我有文字的愛好總算能應對自如,然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去完成一件事情,就會丟失另一件事情,于是,誤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誤認為自己拖延癥發作。
其實,制定計劃固然重要,對一個人的進步也能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可是一定要注意計劃的實用性,一定要貼近事實。比如寫作,你連一篇隨筆還沒有發表過,偏要讓自己成為著名作家,豈不是無稽之談,這一年你不吃不喝,24小時天天都在寫,我看也未必能夠實現。
因此,在我看來,余生不辜負時間,珍惜一切可以利用的能源,努力前行就足夠,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才是最靠譜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