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見了一個醫生,他和我講,看病本身就是反自然的一種行為。他說,自然優勝劣汰,將生病的、基因不好的物種淘汰掉,這樣才會留下更優秀的人類基因,而看病保留了更多劣質物種和基因,反過來爭奪優秀物種和基因的資源,從某種角度是人類的退化。。。
道理我都懂,可是倫理上。。。
他又說,一切凡是講究經驗的都是可以被復制和用人工智能替代的。他說人工智能能算出10的117次方(不太記得了,好像是這個數據),遠遠大于宇宙所有原子的數量,所以人工智能往下發展會出現機器人自己迭代升級和自我學習,會自己編寫程序升級自己。他說醫學就是可以完全被替代的一種經驗學。
另外一個教授今天說,現代醫院發展,智慧醫院的模式會越來越多。在新加坡,醫院和診所是聯合辦公的,比如一棟醫院大樓,各種身體檢查的設備是醫院提供,床位和藥品也是醫院提供,但是醫生由各個診所提供。也就是說一棟醫院大樓里,會有很多像小食坊一樣的診所,患者可以拿著醫院化驗好的單子找自己信得過和喜歡的醫生看病,而且醫生的診療費和看護費是直接由醫生自己收取的,其他費用由醫院獲利。這種形式的醫院在國內公立醫院肯定是很難做起來的,因為很多人爬到那個位置怎么可能會和其他人劃成同一等級由別人挑選。這個醫院體系,本身就難以實施。不過聽說馬云已經在搞這樣的醫院了,設立在杭州。
這些信息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