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偏見,是一種即使改變現狀更有利,也不愿改變的心理。這解釋了“人為什么不愿意改變”的問題。如果一定要改變,久要付出額外成本,對沖改變助力。
這和我們品牌定位理論里所講的心智占領一樣,定位理論認為,品牌就是某個品類的代表或者說是代表某個品類的名字。建立品牌就是要實現品牌對某個品類的主導,成為某個品類的第一。當消費者一想到要消費某個品類時,立即想到這個品牌,并且制約著人們關注新的品牌信息,我們就說你真正建立了品牌。這是因為在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時候,消費者會在心智中形成一個優先選擇的品牌序列(產品階梯),當產生相關需求時,消費者將依序優先選購。一般情況下,消費者總是優先選購階梯上層的品牌。這時,可以認為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有某個品類或特性的定位。如果想改變消費者的心智,你需要重新定位,找到新的差異點,占據新的品類,建立新的現狀。
應用:
我賣10萬一塊的高端地毯,土豪都不敢隨便出手,怎么辦?可以提供試用,給客戶送到加鋪好,試用一周,如果不喜歡再拖回來。
朋友跟我借1萬元錢,我可以借,但怕他不還,怎么辦?這種擔心是對的,因為“現狀偏見”,他會慢慢把錢當成自己的,有錢也不想還。你借出錢的時候,可以要求按月付息,或者分期付款。這就是不斷提醒他:這錢不是你的,防止形成“現狀偏見”,欠債不還的概率就降低了。
我是賣視頻會員服務的,說服用戶好難,怎么辦?你可以向電信公司學習。接起電話,他說:“我給你10m的寬帶,免費升級到100m"。你問“免費多久啊?”他說“3個月,3個月后您可以打電話來取消100m,回到10m。”你猜,3個月后你能克服現狀偏見,打這個電話嘛?
還有那些應用:
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呆久了,不愿意離開,不管有什么抱怨還是牢騷,就是沒有勇氣離職,也是一種安于現狀的心理,比如父母輩老是說當老師好,當公務員好,工作有穩定。
我們很多時候在辦理各種商家會員卡開始的時候都有抵觸心理,當面對誘惑比較大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改變現狀重新接受新的現狀。(如何刺激會員進行充值?)
有一家餐廳,廣告語說不好吃不要錢(針對一道特色菜),很多人會因為這個去吃,但是基本是沒有退菜的可能,即使真的不滿意也多數不會選擇退款。(餐廳選擇這么多,如果讓顧客選擇我們?)
某視頻網站,電視劇設置成前面幾集免費,當你看進去后,還是是會員收費形式,除非你習慣這樣每周等著更新,但多數人還是選擇了付費。(針對顧客不愿意付費看劇怎么辦?)
還是某視頻網站,在要求你開通會員收費模式的時候,有幾個選項,1是按月份,2是季度,3是全年,在按月的時候,有一個選項是開通連續包月,價格會比單月便宜。也是在如果改變顧客偏見的時候設置的誘惑條件。
聯系:沉沒成本
A.進到商場里,售貨員極力推銷你并不想要的新產品,一開始你很難心動,因為受了“并不想嘗試新事物”的現狀的限制。
B.售貨員介紹的太賣力,甚至你忍不住試用了一下,最后感覺不買吧,太對不起售貨員MM,此時沉沒成本增加,新的現狀偏見替代舊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