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苦惱:
9月份娃上一年級,聽說一年級管理嚴格,除了喝水、上廁所,學生不能離開教室,她懷疑自家娃能否適應小學。
我娃上一年級時,也是這樣,大部分時間在練習坐姿。下學期又逢疫情,學校管控更為嚴格,全天戴口罩、同學間保持距離……有段時間,孩子都不愿意上學。
但校園安全是大事,我做了四件事,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小學:
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媽,今天××抓我頭發……嗚嗚……”
“唉呀,多大事,哭成這樣,丟死人了,快走……”
“我和同桌吵架了,我再也不和她好了!”
“不能這樣!你們可是好朋友,你不能記仇……”
“上課我明明沒說話,老師非說我說話了!”
“老師哪能看錯,肯定是你上課不專心……”
一年級時,類似的親子對話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喜歡把芝麻大的事看的比天大,完全忽略了孩子初入一年級的忐忑不安。
一年級和幼兒園小班一樣,是孩子的關鍵時節,最大的區別是,一年級能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與幼兒園時的高敏感不同,不少一年級家長又過于“大條”,完全不理解、也不接納孩子的情緒,有的甚至覺得孩子話多,太煩人。
學校就是孩子的江湖,幼兒園更注重個體感受,小學側重集體秩序,當孩子在集體中沒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前是恐慌的,積壓的情緒只能在放學見到家長時釋放。
孩子并不需要家長為其“伸張正義”,因為小學里,愛向大人告狀是會被同學嘲笑孤立的,孩子會想辦法自己面對“紛爭”,但他們迫切需要家長的認可。
建議家長,無論孩子說什么,你都要做出“認真聽”的樣子,認可他的情緒“同桌這樣對你真是令人生氣,媽媽知道你現在肯定很難過……”沒一會,孩子注意力就轉移了。
如果孩子負面情緒特別強烈,家長傾聽完,還要問”這件事需要媽媽出面找老師談談嗎?還是你決定自己解決?“如果孩子選擇后者,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方法,再和孩子演一遍,幫助孩子強化。
2、讓孩子帶著任務去學校
一年級第一個月,很多學校都是不允學生下課離位,對孩子來說,肯定煎熬又枯燥,我娃一年級下學期時,又逢疫情,學校防控嚴格,對孩子的約束更多更嚴,我娃有段時間都不想上學。
后來,我想了個方法,給孩子每天安排任務,比如下課時,觀察老師今天的穿戴、言行,你喜歡她今天的打扮嗎?為什么?老師哪些動作、話讓你感到特別好玩,哪些又讓你覺得難過,中午放學時說給我聽。
當孩子講時,我故意做出很感興趣的樣子,獎賞些小零食,關鍵是在”不離位不說話“的紀律要求下,孩子有事做,不會無聊。
另外,給孩子書包準備幾根彩鉛筆、一個圖畫本、一本便利貼——把觀察到的,要么寫下來,要么畫下來,與前期時期喜歡大紙不同,7歲后孩子更喜歡小紙片,那份快樂可以抵銷紀律約束帶來的煩躁。
一年級孩子特別熱衷分享,很可能你今天買個圖畫本給她,放學時就只剩一兩張內頁了,你給她的新鉛筆,兩天就不見了——都送給同學了。
不要責怪孩子不愛惜文具,因為這一階段,分享物品是孩子為數不多的,能與同學交流、交往、甚至獲取友誼的一種方式。
3、讓孩子帶著驚喜去上課
一年級第一個月很重要,孩子若感到安全,便會主動融入集體,尋找自己的位置,反之,則始終處在擔心、緊張之中,也難以主動和同學交往。
我當初是每天給孩子寫便條。趁她早上還沒醒,寫好紙條,畫上花邊之類裝飾,偷偷放她鉛筆盒里,或者作業本里,或者教材書里,內容都是”媽媽愛你、昨天你講的事情真好玩啊、給你前后左右桌同學一個微笑……”之類的。
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動作,給我娃帶來不少支持,那種“任何時候,媽媽的愛都在”的感覺對孩子很重要,娃說她看完紙條就裝到衣服口袋,緊張時就摸摸紙條,有時會給同學炫耀,有一陣子,我每天都要好幾個紙條,因為她的同學也想得到我的紙條。
起初,孩子每天都回復紙條,不會寫字就用拼 音,不會拼音就用畫畫表示,15天以后,孩子不回復了,只在我紙條上劃個√,表示已閱——也標志著他完全適應、接納了小學環境。
至今,我仍保存著一年級時我們之間的小紙條,每每翻看,心里又暖又甜。
4、和孩子帶著期待回家
我娃有個特點:
放學見到我起,就開始講班里的事,無論是他自己經歷的,還是道聽途說的,都能絮絮叨很久,從學校保安、到校醫、再到校長,再到自己班老師,全是他好奇八卦的對象。
我從未嫌他話多,每次都是發自內心的、認真的聽,因為那是我了解他在校狀態的最佳窗口,我會根據他講述的情況,判斷是否和老師溝通。
另外,放學回家路上,我不是立刻帶她回家寫作業,而是陪她在路上瘋玩15分鐘,玩什么項目他決定,15分鐘一到,立刻中止回家。
傾聽給孩子帶來滿足,先玩再學習,又進一步解壓,回到家開寫作業時,孩子已經是輕松愉快的狀態了。
另外,一年級上學期,我沒給孩子發過一次脾氣,也沒催過他寫作業,無論他考多少分,即不表揚也不批評,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丟分原因,哪怕我心里明明已經很焦急了,也強忍住——就害怕孩子因此覺得上學是件沒意思又痛苦的事。
通過這4方面的努力,我娃一年級適應的很好,也豎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我付出的精力也很多,但從結果來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給一年級家長推薦幾本書:
《窗邊的小豆豆》、《歡迎來到一年級》、《人到附小的老師對家長說》、《別讓孩子傷在小學》,這些書能幫助家長從孩子的角度、一線老師的角度,發現一年級的特點,從而清晰,自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家長,需要給孩子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如果我的方法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更多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