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組陸凱
最近開始聽音樂,聽80年代的老歌,聽李宗盛。大哥的歌可以一遍一遍反復聽,總是有一種被時間打磨的滄桑感,比如《山丘》,《給自己的歌》。
李宗盛的歌是寫的是中年老男人的故事。有種說法是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我開始喜歡李宗盛,也許是真的年近不惑,也許和最近的經歷有關。
最近一個月,最近接觸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參與了很多活動,想明白很多道理。有些人的故事,和你們分享下。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星兒。和我一樣來自十期四連,是運營學院的新人。剛進運營學院的時候,她是這個樣子的。
是不是很好玩?是不是有點幼稚?我當時覺得,這個老鐵還是很內向的。她像剛離開家的一個小孩子,鼓起勇氣到一個新環境里,還沒有做事,勇氣就用完了。什么事情都想做,卻又什么都不敢做。
更要命的是,運營學院的信息量之巨大,對每一個新人都是災難級的。海量的信息推過來,每天都有幾千條。每條都看,看不過來。但是不看,心里又糾結,總怕錯過了關鍵的信息。
特別是對于上班族,對于寶媽,這個超大的信息量讓人抓狂。星兒又開始糾結,這個時間怎么安排?
她找到我,讓我幫她出主意。但是那幾天我實在是太忙了,只是簡單地安慰了幾句,并沒有給出太好的辦法。之后的幾天,我除了參與群內討論,就幾乎失蹤的。
也就是大概三天的時間,當我再回到辯論組的時候,再遇到星兒,我感覺遇到的簡直就是一個陌生人了。
統籌,策劃,出方案,聯系各組長討論,一切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備用計劃甲乙丙,物料準備一二三,都已經落實到人了。
我感覺自己成了組里的陌生人,好像除了自己的數據部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討論,預演,實戰,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一次幾乎完美的辯論賽。至少我自己對結果非常滿意。我也特別好奇幕后的統籌是怎么做的,我對星兒的復盤充滿期待。(看到之后我會掛鏈接過來。)
第二個小伙伴也是十期四連的,叫菡。對她印象深刻是因為淵源很深,我在四連做副排長時,她是我們排的新兵。我負責日報組,她是日報組里最積極的活躍分子。我一直很期待,她能在運營學院成長成什么樣子。
然而在運營學院,她和我不是一個活動組,交集很少。但是巧合的是,作為神秘嘉賓,我又一次參與了她們小組的群毆大會活動。
說實話,這個活動的流程出現了一點問題,整體感覺有點僵硬。原因是事前準備過于充分,在規定時間里沒有完全施展開,挺可惜的。
但是不得不說,這次的群毆大會,頭像,海報做得特別漂亮,超級引人注目。精細,全面,迅速。物料準備可能是整個運營學院活動中一等一的。連見多識廣的蘇寶連長和米大大都想來挖設計組的人。可見這個物料確實很讓人賞心悅目。
這個菡同學,就是設計組的一員。整個設計組除了一個同期的朋友,我就認識她一個人。而且在十期四連,她好像并沒有展示出來有這方面的才藝和天賦。所以對她的成長和改變,我也超級期待。同樣期待她的復盤。
說完了改變巨大,出乎我意料的老鐵,再說說那些表現和行動營期間差不多,但是進步飛速的同學吧。這兩位也是十期四連的同學,而且也在活動組遇到了。一個是chen露,一個是晴小虹。(我對自己在行動營接觸過的老鐵印象深刻,因為只有看過她們之前的樣子,才知道變化有多大。)
這兩位老鐵是屬于在連隊就極活潑的,什么事兒都愛出來插一腳,都想來試試,參與感極強。一個很開心很愛笑,一個很淡定很從容。
有意思的是,她們都參加了我們組織的辯論賽,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今天又參加了群毆大賽,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也是好期待她們的復盤文章,估計一個會讓我大笑,一個會讓我思考。
說完了別人,最后說說自己。這次的運營學院讓我覺得,很好玩。有目標,有協作,有創意,有結果。就是一群人在合伙做事情。也是在這期間,恰好聽了貓叔的分享,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1、把活動當產品對待,從計劃到執行,一切以市場結果做導向。活動如果不被老鐵接受,那就只有復盤的價值,準備和付出再多也不是好活動。
2、團隊協作的力量不是一加一大于二那么簡單。怎樣合理分工,調動起團隊的積極性,是我還要繼續學習思考的問題,這個要向洛柒,向葉楓,向星兒好好學習,一個人蠻干是很蠢的。
3、溝通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好的溝通需要大量成本,但是會帶來更可觀的收益。溝通還是要繼續精進的。
基本就這樣,大半夜的寫一點碎碎念來,記錄下我遇到的人和事情,記錄下這么多天的點點滴滴。
再聽一會李宗盛的歌,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