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概況,某集團公司從政府手中拿地,土地性質是商住,首期是三棟樓加一條商業街,計56畝。后期420畝規劃中。由于集團公司資金單薄,遲遲未能動工開發,在政府強令下,一邊慌忙上馬動工,以挖地基拖延時間,一邊積極尋找合作方共同開發。
正好老三看中這個項目,雙方在一番推盤換盞的磋商中,勾畫了美好愿景,老三交了100萬誠意金,雙方達成初步協議。
首期項目的三棟樓,一條商業街由老三負責開發,已經開始的地基及打樁繼續由集團公司完成。老三除了已交的100萬,補足共計550萬保證金,集團公司便把全部設計圖紙和各種手續證明移交老三。
老三何許人呢?老三曾是一小縣城的風云人物,本來在政府上班,深具商業頭腦,早早下海承接工程。在縣城買下了20多畝的集賓館和各種飯店、娛樂等設施于一體的商業圈。賓館的紅火生意,產生了聚集效應,不僅帶動店鋪生意,為老三帶來源源的租金,也為老三帶來源源不斷的人脈和生意機會。
天有不測風云,正當老三游刃有余地拓展生意版圖時,一場車禍重創了老三,雖揀回了性命,也落下了下肢癱瘓,從此,老三坐上了輪椅。
時移境移,天朝雖是天朝,業已換代。沉寂多年后的老三,眼見自家的生意業已大不如前,眼見多年前的舊識在天朝蒸蒸日上……便萌生翻身的念頭。
老三的機會,便是這次的房產開發。但老三的手法,卻是業已過時的空手道玩法。老三的策略是,在原有關系中湊足550萬,從集團手上接過項目;從房建、消防、防水、水電等承建商手上收取保證金,作為周轉資金;與承銷公司簽訂合同,預收房產銷售保證金,以支付工程款。
事實證明,這種以前的套路業已過時。至今,老三仍在工地附近的酒店,百思不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