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缺乏安全感,和別人相處時,處處察言觀色,委屈求全,以別人為中心。交往時總是反復掂量自己的言行,撿別人喜歡的話來說,取悅別人。以使別人對自己感到滿意,說自己好,從而獲得安全感。
討好型人格把別人的評價看的特別重要。不敢說不,不敢拒絕,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甚至當別人有意攻擊自己時,就算內心已經很激烈了,也要故作平靜,不敢去反抗。害怕表現出自己的窘迫和不完美,害怕和對方關系破裂。就像是一個必須時刻討好主人的奴隸。
討好型人格特別敏感,總是會把任何人的情緒聯想到是與自己相關,尤其是壞情緒。和別人相處時特別會捕捉別人臉上表露的情緒,別人的一個語氣,一個臉色的不一樣都會去捕風捉影。總是謹小慎微的注意著自己的言語,以解釋和消除別人對自己的誤解。
比如上次,我想帶孩子出去。婆婆說有點熱等會再去吧,我說行,但又告訴她說其實太陽也不是很大的。在一旁的大姑子卻不高興了,可能覺得我不但不顧天氣熱帶孩子出去,也不聽她媽媽的建議強詞奪理。就語氣特別強硬的說那你去唄,你收拾收拾去唄,就跟誰不讓你去一樣。當時心里面真的特別不舒服,就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成年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天氣熱,我也有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但自己第一反應確是消除她對我的看法和不滿。趕緊小心的解釋說不是的,剛好我等等他爸爸看一會他出不出去。
事后心里更是不舒服,想了好幾個可以壓制到她的對話方案,特別后悔當時怎么就那么慫,為什么不能理直氣壯的那樣說呢。
可我知道,如果一時的痛快說了出來。就會怕她更強硬的反擊會把自己嚇得哆哆嗦嗦。會怕因為和她的這次沖突而感到不可收拾的災難性。怕往后自己就會在他們家族里貼上種種壞標簽。
所以我選擇了憋屈自己的安全方式。盡管說內心已經洶涌澎湃了也要忍著。待事后去不停地內耗。
又或者在路上遇到熟人打招呼的時候,對方沒有回應,就會想,她是對我有意見了么?是我的什么言行讓她覺得我這人不好?對我不滿么?心里酸酸的琢磨半天。然后對自己便又會增加了一次否定,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很挫。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總是比較回避。總是會少說話,盡量表現的自己與世無爭,不嘩眾取寵,不鋒芒畢露,覺得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哪里做的不妥引起別人背后的議論,讓自己始終處于安全中。
討好型人格在別人主動給予自己幫助時,往往會表現的受寵若驚,感覺自己承受不起也不配承受這樣的幫助和恩惠。
如果自己獲得了別人都沒有受到的額外照顧,自我價值感倒也會上升。但這種良好的感覺只能從別人那里獲得,需要以別人的肯定和評價來維持。
所以到了最后發現,自己的大把的時間、精力及人生目標都浪費在了博得別人的喜愛上。
并且一直活的很累,很壓抑,內心常常充滿著掙扎和沖突。
這樣的自己真的很窩囊,每次都會恨自己不爭氣。也越來越不接納自己,總是要依賴于別人的評價才能肯定自己。長此下去,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以及帶來的種種負能量,壞情緒,消耗了自己太多的時間和生命。
生命太寶貴了,我真的不想因為自己的這種性格為那么多不值得的事情和人而失去太多。所以,我一定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