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年級入學3個月已有,臨近感恩節,學校要求更換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文化。對于一年級的娃兒?他們能做啥文化?所以大部分的老師將這份作業布置了回去,讓家長陪娃一起完成交上來一幅畫,寫上感恩類的只言片語。
? ? 其實,以感恩為主題畫創作,這樣的題目比較大而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們,他們的腦海中是無法呈現出這樣具象的畫面的,所以一份作業無外乎是家長百度出一副類似于兒童畫的作品,好的情況是兩人一起合作完成,最差的情況可能就是家長一人包辦了。那么最終這項文化所達到的目的,只是讓教室外單一的墻面上貼滿花花綠綠卻沒有絲毫溫度的畫作,與感恩無關。
? ? 所以我覺得在接受學校布置這樣的任務時,咱們可以先反過來思考一下,先是想想咱們做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啥?再去思考做這件事咱們的方式了。那么畫畫是表達感恩最好的方式嗎?顯而易見,愛,如果用語言或者行動來表達則更溫暖。
? ? 那么如何讓孩子真的能體會并懂得感恩父母,親人,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呢?
第一:班會解讀,讓孩子們了解感恩節的由來。
第二:回憶一下父母為咱們做過哪些讓自己特別感動的事?你有沒有話想對他們說?
第三:就要具體到行為指向如何做了。那么咱們小娃娃可以用怎樣的方式來感恩咱們的父母呢?
? ? 孩子們紛紛舉手,有的說給媽媽捶錘背;有的說回家要幫媽媽拖地;有的說考個一百分給媽媽帶回去讓她高興;還有的說給爸爸一個大擁抱,告訴他我也很愛他……孩子們的回答天真可愛,但是卻是一些都能落到實處的他們能去辦到的感恩與報答!
? ? 我發給了每個孩子一張漂亮的信紙~并提出了小小的要求,讓家人照下你的感恩行動并把照片貼上來,把你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親口對他們表達出來,并用拼音記錄下來。放學后孩子們高高興興的把這份感恩作業背回了家,第二天,墻上貼滿了一幅幅溫情而又美好的墻壁文化,而這,就是一種有溫度的文化。
? ? 感恩教育需要做的有溫度,需要做到實處,首先咱們應該要教會孩子們怎樣去愛,這并不是說教或者布置作業能夠達到效果的。必須用一種行動,也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誕生一種特別的心理感受,達到感恩的目的。帶著這樣的初衷來開展,會讓你的教育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