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菲大嬸
(006)
一到涼亭,心真心中也稍定了些。雖說是因為受傷的緣故,但再一次與這位黃公子有親密接觸,她也形容不出心中的滋味。只不過她明白,以她的身份,最好還是少與這些貴公子有過多牽扯為好。
這位姓黃的公子將她放在石凳上,讓她依靠著石柱,便蹲下身要給她查驗傷情。
由于扭傷了腳踝,心真不得已脫掉了鞋襪,露出一只比雪還白幾分的玉足來。
她自己不禁有幾分害羞,黃公子卻似無什么反應,直接托住她的小腿,用力一提,痛得她大叫了一聲,黃公子旁面無表情地說:“你現在再輕輕活動一下腳看看。”
心真試著輕輕轉動了一下腳,果然不疼了。她馬上再試了試站起來,發現腳已經完全沒事了。
她抬起頭想要表示感謝,這個奇怪的黃公子又一次轉身離開了。只丟下一句:“記得還我的虎袍。”
他的背影又消失在雪景中。心真看著空空的遠方,仿佛自己的心也被掏空了。
回到蘇府,已經是午膳時分。心真先回灶房幫劉嬸炒了幾樣菜,接著便去了膳廳伺候了。
今日,難得蘇尚書也在府中用膳,丫鬟婆子們站了一屋。平時多在自己房中用膳的趙姨娘也出來了,一家人坐了一桌子。
待吃完飯,服侍各主子的丫鬟婆子端來了茶點,憋了許久的蘇蘭芷才敢說話:“爹爹,暉-,不是,皇甫將軍究竟哪天回來呢?”
蘇謙喝了一口茶,才應道:“應該是明天吧。”
蘇蘭芷大喜,轉而又大驚:“哎呀,那我得趕去裁幾身新衣裳才行。”
“看你那咋咋唬唬的樣子!就這么趕著嫁皇甫暉啊。”蘇尚文忍不住出言譏諷道。
“閉嘴!”蘇謙喝道:“你這當哥的怎么說話呢?”
有父親撐腰,蘇蘭芷對蘇尚文扮了個鬼臉。
蘇謙轉頭又對蘇蘭芷說教道:“蘭兒,你是堂堂尚書小姐,自己也要有分寸,在家也好出門也好,都不能失了體統,懂嗎?”
蘇蘭芷乖乖點頭:“知道了,爹。”
“嗯,你們都散了吧,我還有事和你娘商量。”蘇謙揮了揮手,除了夫人許藝梅,其他人都自覺離開了。
蘇蘭芷走到走廊前,立即發號施令道:“心月,心真,陪我去云錦布莊。”
“是,小姐。”兩人對視了一眼,便去準備了。
云錦布莊是揚州城里最大最豪華的商鋪,里面堆滿了各式織錦、綢緞和布匹。當然也有專門的老裁縫幫忙制作衣裳。
蘇蘭芷帶著心月和心真剛踏進門,布莊老板娘錦娘就堆著笑過來打招呼了:“蘇家小姐今日也來啦?快請進!本店剛剛從蘇州進了幾匹上等絲綢,您要看看嗎?”
“當然!”蘇蘭芷昂著頭說。
“里面請。”錦娘一邊做了個'請'的手勢,一邊吩咐身邊的店小二:“快給蘇小姐搬椅子,上茶水點心。”
三人走到了最里邊的一排布架前,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身影聽到聲音轉過頭來。
這也是一位侯門千金,提督許藝興之女,許瑩。也是蘇蘭芷的表妹。
“表姐!”許瑩看到蘇蘭芷,有幾分驚訝:“天這么冷,你也出門啦?”旁邊的丫鬟采玉連忙行了禮。
蘇蘭芷望了望許瑩,她今日穿著一襲煙紫羅輕綃長裙,外罩深紫紅金絲綢緞短襖,腰間束著紫色鑲翡翠織錦腰帶。發間一支七寶珊瑚簪,映得面若芙蓉。
“妹妹今日穿的裙子還是去年的款式吧?是該換件新的了。”蘇蘭芷不輕不重地說道。
許瑩面有慍色,正要搶白幾句,錦娘在一邊大聲道:“哎喲,今天這刮的是什么風?娉婷小姐怎么也來了?你們三人是約好的嗎?”
大家回頭一望,只見門口走進來一位年約16、7歲的妙齡少女,身穿淡粉衣裙,裙裾上用五彩絲線繡著富貴牡丹圖樣,身披大紅暗花錦緞袍。面如桃花,眉目如畫,正是當今慎王爺的獨生女兒,李娉婷。
“蘇姐姐,許姐姐!好巧啊。”李娉婷還沒走近,就唧唧呱呱起來:“我本還想去找你們玩呢,沒想到在這碰上你們,真是太好了。”
這李娉婷小姐一臉嬌憨,一看便知平日里是被寵在手心里的千金小姐。
“小姐,你走慢點,小心摔著。”后面還氣喘吁吁跟著丫鬟小菊。
小菊一看廳里還站在幾位熟悉的侯門千金,忙拉住自家小姐。
“婷妹妹,你也過來買新衣裳?”蘇蘭芷對這位王爺之女,還是要客氣三分。
李娉婷笑答:“不是,我是幫我娘過來取衣裳的。”
一旁的錦娘連忙接到:“王妃定制的幾件衣裳都做好了,我本來正想安排人送過王府呢,沒想到要勞煩娉婷小姐親自過來拿,真是不好意思!”
“沒關系沒關系,我正想借此機會出來走走,在家悶也悶死了。”李娉婷走到許瑩跟前,奇道:“許姐姐怎么臉色不大好?”
許瑩勉強一笑,推搪過去:“可能是雪化了太冷的緣故。”
“三位小姐都快別站著了,昨日里新到的布匹,都是最新式的花色,你們過來挑挑有沒有喜歡的?”云錦布莊的老板陳云看店里一下聚齊了三位揚州城最顯貴貴的侯門千金,也走過來招呼道。
“對啊對啊,先看新布吧。”錦娘也跟著笑道。
這三位小姐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他們店里碰頭了。但因三位都是侯門千金,又有著不分伯仲的美貌,每每聚到一起,便有意無意地要比比穿著打扮,錦娘倒是司空見慣了。只是他們哪一方都得罪不起,要從中周旋,頗要費一番心思。
心月心真也不想小姐們再起風波,趕忙拉著蘇蘭芷去挑布了。許瑩也走到了另一頭。李娉婷被錦娘安排先去取衣裳了。
三人各自買好了心儀的東西,蘇蘭芷開口道:“今日難得遇上兩位妹妹,就去我家坐坐,喝杯茶吧。”
眾人沒有異議,便全體到了尚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