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姑姑,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侄女可樂窩在沙發角落,忽閃著一雙大眼睛歪頭看著我。
“當老師挺好的呀,我的小寶貝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我輕撫她的頭發,溫柔地看著她。
“可是我哥哥說我的夢想太low了!我應該去當大老板,去掙很多的錢。”可樂眼睛里的光忽然黯淡下來,嘴角浮起了委屈。
“當老師一樣可以當老板啊,一樣可以掙很多的錢啊!”
“啊?為什么?我哥哥說‘就你那臭脾氣,當老師不把你氣死才怪!錢沒掙到,被學生氣哭倒是有可能。’”可樂越說越激動。
“誰說當老師一定會被學生氣到啊?老師分很多層次的。你哥哥只是一個初中生,在他心目中:做老師就是做小學老師、初中老師,最多是高中老師,對吧?其實大學教授、企業講師、心理咨詢師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講師都是老師,有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企業,他們可以全世界去演講的,他們一樣可能掙很多錢的。”
“真的嗎?曉平老師是不是也是老板?他是不是也能掙很多錢?”可樂的眼中重新放出希望的光。
“對呀,曉平老師既是老師也是老板,他去很多地方講課,不僅幫助了很多的人,也掙了很多的錢。”
“哇,等我長大,我能做像曉平老師一樣的老師嗎?”
“當然可以啊!你可以像曉平老師一樣,去幫助更多的人,去世界更多的地方去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向更多的人傳播真善美。
等你長大開始工作的時候,可能已經實現了世界一體化,可能你早上還在中國吃早餐,中午就在意大利給別人講課了,甚至可能晚上又在法國和朋友一起喝咖啡呢!你覺得你當一名這樣的老師,棒不棒?”
“太棒了!我去把哥哥喊過來,我要告訴他:我長大以后,就是要當一名老師,像曉平老師一樣的老師,去幫助更多的人,去世界各地講課......”可樂的話還飄在客廳飄蕩,她的身影已經飛到哥哥可心的房間。
可樂緊緊地拽著可心的上衣角,把他拖到我面前,大聲對著哥哥喊:“姑姑剛才說了,當老師的夢想一點都不low,我長大就是要當老師,當那種可以去世界各地講課的老師,我要帶著媽媽和姑姑一起去,就是不帶你,哼!”
可樂說完,雙手抱著膀子,撅著小嘴,傲嬌地高昂著頭,斜眼看著哥哥可心。在房間打游戲的可心不知道客廳里剛才發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妹妹為什么忽然向他發飆。弟妹站在旁邊,用圍裙擦著雙手,笑瞇瞇地看著我們,期待著后續故事的發生。
可心嘿嘿笑著,把嘴湊到我耳朵邊,小聲問我:“姑姑,你給這個臭丫頭灌了什么藥?我怎么覺得她今天有點不正常。”
“她很正常啊!我覺得這是她正常的反應。灌了什么藥,你先不用管,姑姑先問問你:‘你為什么希望妹妹長大后做一個老板,不希望她做一名老師?’”
“做老師有什么好的呀,一個月就拿固定的工資,并且工資又不算很高,再說我妹妹的暴脾氣,她做老師能忍受那些調皮的小孩子搗亂嗎?做老板多好啊,老板上班自由,不用受別人的氣,還能掙大錢。”可心一邊眉飛色舞地說一邊用手比劃。
“為什么當老師一定要當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呢?為什么必須教調皮搗蛋的孩子呢?大學教授也是老師啊。老師分很多種的,很多老師既是老師也是老板,曉平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啊,你們不是很喜歡曉平老師嗎?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職業,做老師也是很棒的選擇啊。”。
“哦,你這樣一說,我覺得當老師還是不錯的,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希望自己長大后能當一個老板。”
“想當什么都可以,只要你覺得你的工作是你想要的,是你喜歡的,做什么工作都值得尊敬,但是我能不能聽聽你想當老板的原因?”
“老板掙錢多啊!”
“孩子,老板也分很多種,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掙錢多,有些老板還欠債呢!你看到的老板是掙錢老板,你看到的老師是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這些人之外的很多老板和老師你都沒有看到。孩子,這是你的局限性,你只有打破自己的局限性才能更全面地看待一個職業。”
“姑姑,什么是局限性?你說得我有點懵。”可心撓撓后腦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姑姑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和我們學過的知識、經驗、見識、經歷和所處的環境有關。
你還小,什么事情現在都有你爸爸媽媽幫你們擔著呢,你看到的只是你身邊的這些人,你見到的老板是掙錢的,你見到的老師是中小學老師,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小部分,這些之外有很大的世界你沒有看到,這就是局限性。”
“我好像懂了那么一點點。那我長大后就努力做一個掙錢的老板,哈哈......”
“可以啊!你為什么把掙錢放在第一位,把喜歡放在第二位呢?姑姑特別好奇,你能給我說說原因嗎?”
“因為我爸小時候沒有好好上學,所以他就沒有當老板,掙錢很辛苦,我們家的錢也不多;嘉嘉爸爸是一個老板,他很輕松但是掙錢也很多,所以我就想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掙錢的老板。”
“孩子,你的想法真的很好!你可以從別人身上總結經驗,并且可以化作你學習的動力,立下你的夢想,說明你很有智慧,姑姑特別欣賞你,孩子!但是姑姑還想給你提一個小小的建議,你愿意聽嗎?”
“好啊,你說唄,我想聽。”
“你們住在敞敞亮亮的大三房里,你和妹妹都有各自的房間,你們出行有車,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比別人差,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都趕不上你們,你不能總是和特別有錢的人家比,這樣比較你永遠沒有幸福感!
再說你爸爸,他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他也沒有當老板,但是他很積極、很努力、很上進、很有擔當,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你們提供了他所能提供的最好條件。你媽媽在家照顧你和妹妹,沒有上班,你們全家所有的花銷都是你爸爸掙來的。
你爸爸雖然很辛苦,但是他一年能掙一二十萬,有些老板辛苦一年也沒有你爸爸一個人掙得多。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爸爸:我絕對會為他驕傲,我也會學習他的上進、擔當和努力,你覺得呢?”
“呀,姐,我怎么就沒有看到他的這些優點呢?我總是在兩個孩子面前抱怨他掙錢少,抱怨他沒有當老板,其實他挺辛苦的,一年也不少掙錢,但是我心里一直拿他和嘉嘉爸爸相比較,其實像嘉嘉家有錢的有幾個呀?
我們家的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一家人幸福、健康、平安,吃不愁花不愁,多好呀!我們比很多人家都強,我以前怎么就看不到自己家的好呢?”弟妹忍不住擠到我旁邊,拉起我的手。
“只要你比較,你永遠不會滿足,因為永遠有人比我們生活得好。和自己的過去比較,只要越來越好就可以了,知足才能常樂。父母的思想和理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維和決定,你發現沒有?
你總是在孩子面前說你家沒錢,他爸沒有人家掙錢多,你們家沒有別人家生活條件好,孩子的潛意識里很容易產生低自我價值,他長大后如果有機會擁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或者遇到一個很好的女孩,他會覺得他不配得,因為他會覺得他不如別人,這樣就失去了很多不錯的緣分。”
“就是,我只知道看眼前四指,沒有看以后,看來以后我得改改。”弟妹低下頭,聲音也柔了下來。
寫在最后:
父母的這雙手是托舉孩子的,不是用來打壓孩子的;父母的這雙眼是發現孩子優點的,不是用來挑孩子毛病的;父母的這張嘴是來滋養孩子的,不是用來控制孩子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因為看見即是教育,聽見即可關聯,感覺就能記住,所以想讓孩子擁有無限的成長空間,父母必須先破除自己有限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