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按下手機的攝像鍵開始,你就知道你的生活有了被記錄的需求。
它可能是你畢業(yè)時把學士帽拋向空中的那一刻,可能是你男朋友對待你的“尷尬”日常,可能是你剛出生的寶貝,可能是你期待已久的生日會,又或是哪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你看到冬日復蘇的綠芽,拍攝視頻是你看世界的視角,是你表達的途徑。
幾十上百年后,每一個普通人的vlog也能成為這個時代社會田野調(diào)查的范本。就如同你看到清明上河圖上那些普通人的日常一樣。
那么問題來了,我是什么也不會的萌新,怎么拍攝出不一樣的vlog呢?
01?從鏡頭的方式來構(gòu)思
學會切換鏡頭,你看電視的時候如果留意一下,即便是直播“大型體育比賽”,它可不是一個長鏡頭到底,也會有各種場景的鏡頭來切換視角避免無聊鏡頭。切換才能帶來大量信息。
不停移動和抖動的鏡頭只會讓觀眾頭暈。穩(wěn)定是第一要素。
有目的地拍攝,每次打開攝像頭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打算要拍攝什么人?
這些人在干什么?
有沒有意思,沒意思就不要拍攝毫無用處的素材不停地拍,這樣也避免浪費后期時間。剪輯是享受也是痛苦。
02?盡量靠近被拍攝對象,拍攝短鏡頭
如果你是用手機拍攝,那么不用對?全景鏡頭過于上心,
這是有大疆無人機的人該操心的事??
最能表達情緒的地方是人的眼睛,錯過眼神你就丟失了一半信息,拍攝細微面部表情傳遞信息。
短鏡頭讓你制作出來的視頻更有沖擊力。
沒人關(guān)心10秒以上的長鏡頭,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拍攝的自己娃的視頻看不厭,給朋友看的時候超過10秒就開始心不在焉。?
03站穩(wěn)了,別煩躁!在拍攝鏡頭時不要使用變焦!移動腳步來變焦。
不要用鏡頭變焦,除了增加噪點和抖動毫無用處。
移動腳步來轉(zhuǎn)場似乎也更有魅力。
拍攝節(jié)奏應該是:移動,對準拍攝對象,拍攝,停止→移動,對準拍攝對象,拍攝,停止。
這樣你會有一連串構(gòu)圖很好的鏡頭,被拍攝對象的動作會吸引并抓住觀眾注意力,不會因為畫面發(fā)生傾斜而分散觀眾注意力。
04將燈光放置在攝像機背后關(guān)閉攝像機的數(shù)字特效功能
光線是天然的濾鏡,選擇清晨和傍晚進行拍攝,你會發(fā)現(xiàn)來自45度角傾斜的光線突然讓你的畫面變得如此有質(zhì)感。學會看見光線,變換位置。
關(guān)閉特效功能,選擇原片拍攝,后期你想設(shè)置任何濾鏡都可以隨意切換,不然會面臨想去除而去除不掉的遺憾。
05聚焦在能真正引起人興趣的東西上
只要找到一個重點→某個人或是一個能夠引起觀眾興趣的角度,你拍攝出來的視頻質(zhì)量會迅速提高。
在拍攝時運用某種組織原則,不管它是什么都能提高質(zhì)量。
對演奏家感興趣,那么可以展示他的臉部特寫,如何移動胳膊等。如何關(guān)注觀眾,那么客觀拍攝他們面部表情,吸引他們的東西,之后采訪他們等。
之前把被攝對象做360度全方位展示。
06圖文要專業(yè)
除非你真有設(shè)計天賦,不然不要使用字幕。
字幕要簡短,吸引人的簡單字體,要一目了然,在屏幕的時間要比你讀出口時間稍長一些。
07視頻要短使用外接話筒
短的視頻才會讓人意猶未盡,要讓觀眾想得到更多。
心有疑慮就要及時住手。
猶豫不決時就剪掉它。
08為質(zhì)量宣誓,是你成長的關(guān)鍵
當你決心不讓蹩腳的視頻來折磨你的觀眾的時候,你就會每一次按下快門時思考一下,這個思考是你成長的關(guān)鍵。
認真思考如何為我的觀眾制作出高質(zhì)量的視頻,同時我也會認真思考如何向他們表達我的觀點。
我不會讓我的觀眾看到我自己都不愿意看的東西。
KiKi說
當然有小伙伴肯定會說,我為什么要為了別人而拍呢,我也可以純粹為了自己和家人開心,或者為了紀念而拍攝啊。這當然是可以的,但是當你看到冗長的沒有意義的鏡頭不斷侵蝕你的電腦硬盤而幾十個GB的文件可能幾年都不會看一眼的時候,或許你會想像我一樣嘗試一種更有魅力的留存視頻的方式,當時的思考和鏡頭都會成為大浪淘沙下留存的幾顆寶貴的珍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