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一扇窗戶,當我們推開窗戶,知識的美好世界就會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曾經讀過的書,你還能想得起來書中的內容嗎?書中有哪些打動你的地方?這本書對你有過怎樣的影響?你還能說得出書的優點嗎?
一陣思索之后,你是不是忽然發覺,原來讀過的書,在腦海頂多還剩下個書名,其他的,己經全然想不起來了。
明代與王陽明齊名的理學家薛瑄,他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過前,響絕影滅。惟精心尋思,體貼向身心事物上來,反覆考驗其理,則知圣賢之書,一字一句皆有用矣。”
的確是這樣,當我們在讀過一本書后,如果沒有用心領會書的精髓,那就像一陣風、一只飛鳥從我們面前經過后,連影子都找不到。只有反復揣摩,用心的和書本交流,才會體會到書的精妙之處。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只讀過,還能夠把讀過的書記下來,還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已的生活中,并且在讀書的過程中,自身也可以獲得提升?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告訴我們,一本小小的筆記本,就可以解決讀書生活的這些困惑。本書的重點,就是介紹如何用筆記本,把書中內容真正消化掉,并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他是同志社大學新聞學畢業,是一位傳媒業出身的、網絡與雜志的專欄撰稿人,并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日本媒體節目和名大論壇中,向大眾傳播關于閱讀信息整理術、和閱讀智慧創造法的知識。
他堅持用筆記本來記錄他的讀書生活,可以說,讀書筆記改變和成就了他的人生,所以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他人生智慧的總結。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從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如何活用四個方面,介紹了讀書筆記在不同階段的運用技巧,強調讀書筆記不但能充實我們的讀書生活,還能提高找書、讀書和活用的水平,還能帶給我們思考方式的轉變。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讀書筆記,來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如何通過讀書筆記,把讀過的書變成精神財富?又如何通過讀書筆記,來全面提升自己?相信,這才是我們大家都關心的問題,翻開書,一起從書中尋找答案吧。
一、寫讀書筆記,能讓你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對于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的確是經常會讓我們感到一頭霧水,也因為由此而買了些根本不讀的書,總是覺得“這本書以后可能用得上”,“這方面的知識應該要多了解”的念頭,便不知不覺就拿起書走向收銀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告訴我們,當你想買一本書時,首先一定要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讀;其次為了能夠更有主動性的選擇書籍,事先一定要做好計劃,了解自已讀書的動機和目的性。
就像我們在同一個場景拍攝照片,往往會因為聚焦位置的不同,從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讀書也一樣,抱著不同的目的閱讀同一本書,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那我們應該怎樣通過筆記掌握選書主動權呢?
首先,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取材,隨時記下平時的各種感悟、和自已感興趣的一切,并按照時間順序把它們記在筆記本上。
其次,雜志和報紙上的書評、出版社和書店發布的信息、與書相關的作家或是名人訪談、各種自媒體平臺發布的書單,都有可能藏著著好書,只要你感興之取的內容,都可以剪切下來,放進你的筆記本中,并對筆記本上的內容畫線,標注重點,最好寫下自己想讀的理由。
掌握了足夠的信息后,最后,我們就可以寫下購書清單,按照自己的要求,主動選擇書籍,并找到真正想讀的書。
二、寫讀書筆記,可以把書中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當我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讀的書后,又如何在讀完后,把書中內容真正消化,并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我們大多數人讀書,都是帶著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功利性想法開始的。但是,明明是讀過很多書,卻沒有辦法徹底掌握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將讀后的感受變成文字記下來,留下讀過此書的證據。
雖然看起來,這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做好讀書筆記的好處,首先,它可以讓我們的讀書成果一目了然;其次,它可以改變我們的讀書方法;當我們以寫讀書筆記為目的開始讀書時,會主動尋找書中打動人心的內容,并對書中重要內容進行提煉;最重要的一點,寫讀書筆記還能讓我們加深對書的記憶。
讀書筆記的好處這么多,那我們應該如何開始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為我們推薦了一個可以將讀過的書銘記于心的妙方,那就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第一步,就是要認真寫上讀書的日期、書名和作者名,便于日后重讀。
第二步,就是摘抄書中打動你的金句或內容。摘抄的好處,首先可以促進、加深我們對書的印象;其次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
摘抄的技巧,需要我們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覺得有價值的的內容做上記號;然后通過嚴選文章來減少摘抄量,最后篩選關鍵句,找到能代表文章精髓的語句。當然,這就只能全靠你的主觀選擇了。
我的做法,就是尋找每一段落的主題句,當然有時候是第一句,有時候是最后一句,有時候也許是第二句,這就需要我們仔細甄別。當把一本書的主題句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本書的精華內容了。
在我們制作“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時,在摘抄的后面,最后一步一定要寫上自己的評論。這樣作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 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而這正是我們原創思考的源泉。
三、讀書筆記,可以幫助你全面提升自我
我們讀書的目的,大多數人都是希望能從書中汲取知識,找到提升自己的竅門,而讀書筆記,就是得到這個竅門的法寶。
1,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吸收書的內容,磨煉出更好的原創思考。
我們寫讀書筆記,需要通讀全書后,提出問題,鎖定關鍵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并反復驗證、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思想會不斷得到整理,思維也會逐漸清晰,邏輯思維能力也會相應得到提升,更多的原創思考也會浮現出來。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自然也能夠輕松理解、并掌握書中的內容。而經過原創思考得來的這些好點子,便可以成為寫書評、或者講書稿的核心內容。
2,讀書筆記可以鍛煉我們的寫作能力。
這兩年是寫作變現最好的時間,各大自媒體平臺的興起,讓更多的普通人有了通過寫作,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
而寫讀書筆記,不但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還能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我們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
比如,我國元末積葉成書的典故,就足以證明讀書筆記對于提升個人寫作能力,是有著巨大作用的。
據說,元末明初的著名學者陶宗儀,他隨身都帶著筆硯,每當讀書有所感想,便寫在樹葉上,然后放入準備好的陶罐中。經過10多年的積累,竟然有了幾陶罐樹葉筆記。后來陶宗儀經過加工整理,寫成了頗有學術價值的《南村輟耕錄》。
所以說,只要能把寫讀書筆記堅持下來,對于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收益,一定是大有益處的。
3、讀書筆記還能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都是求教于朋友,或者有經驗的長輩。其實,在我們通過某次讀書,并寫下讀書筆記獲得的見識,不但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還可以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奧野宣之認為,讀書筆記是一劑解憂藥。他在網上做了一個書評連載,名叫“只用三本書提高工作能力”。就是讀三本相同主題的書,了解書中觀點后,寫下讀書筆記,然后在此基礎上寫下書評,以此來解決商務人士的煩惱,比如溝通問題、心理健康問題。
比如,當你糾結要不要跳槽的時候,就可以先選定幾個主題,如職場選擇、職業規劃、工作方法等,然后選擇兩到三本主題貼近的書來讀。熟讀后加做筆記邊思考,到最后,你一定會得到一個靠譜的結論,讓你做出明智的決定,從而也提升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不僅能幫我們找到自己喜歡的書;還能讓讀過的書真正消化,并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提升我們的各種能力。
再美的風景,也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美妙之處;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我們用了才有效果。所以,從現在開始,著手你的讀書筆記吧,記下你的讀書感想。雖然看似簡單的的一個步驟,但堅持下來,就可以讓你的閱讀更加高效,并讓你的讀書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