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燦爛》最新劇情,五公主欲殺程少商未果,導致公主府中幕僚皆被賜死。
太子初戀曲凌君殺夫,太子差點被人構陷下獄。
今天就聊聊,養(yǎng)育公主太子的母親,待少商似親女兒般的皇后。
劇中的皇后,可謂是大家心中的白月光,不爭不搶,慈愛國母形象。皇后與越妃之間,也沒有了往日 其他劇中的后宮爭斗,反而相處融洽,這屬實讓人有些不適應。
但看著皇后對眾人的寬宥,尤其對女主程少商的偏愛,又不由地沉浸在她的母性光輝中。
只是劇中每每出現(xiàn),五公主和太子的戲份時,多少讓人看得有些氣憤。
作為國母,皇后固然是合格的。可作為未來儲君的教養(yǎng)者,皇后慈愛善良的教育方式,似乎又有些不知變通。
作為皇家貴胄,除了享受常人不能及的榮華富貴外,肩上同樣也擔負著與之匹配的責任。
可五公主和太子的作為,著實讓人失望。而這一切又何嘗不是作為母親,宣皇后的失職呢。
五公主從一出場,就給人感覺高高在上,氣焰囂張。可了解了她的身份,帝后幼女,出生時又逢開平盛世,也就理解了她的作為。
可她高傲的頭顱和作為皇帝幺女的尊貴身份,也為她后期的幾宗罪做了鋪墊。身為公主,她肆意踐踏他人性命。
因為嫉妒皇后偏愛少商,她屢次找程少商麻煩,更因少商籌辦皇后生辰宴擋了她的財路,而伙同他人將少商推入水中。別人勸阻,她卻直言一條人命而已,死了也就死了,不值錢。
東窗事發(fā)后,面對帝后責問,她不僅不知悔改,反而大放厥詞。說自己作為公主如何尊貴,而其他人性命賤如草芥,氣的皇后心悸,將她趕出長秋宮,皇帝更是讓她禁足反省。
可即便如此,五公主回公主府時,依然對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進行人身攻擊,毫無尊者的自謙。
除了對外人,五公主對太子和其他皇兄亦是不恭敬,開口閉口五皇子是賤婢生的孽種,毫不顧及兄妹親情。
而作為待嫁公主,她居然在公主府中豢養(yǎng)幕僚,全然不顧皇家顏面。
此等種種將五公主的無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這一切皆因,皇后對五公主沒有進行有效約束。
她早知公主豢養(yǎng)幕僚,而對公主僅僅是訓斥,她知公主害少商性命,也只是讓公主滾出長秋宮。
如若皇后早先就對五公主多加管教,五公主也不會膽大包天到屢次做出害人害己之事。
就像越妃,每每見到自家孩子有任何不妥之處,必會嚴加管教,絕不留情。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作為父母,撫育孩子不僅只是一味的縱容寵愛,教孩子如何做人立世,如何自我約束,也是身為人母的責任。
而五公主的禁足,此乃皇后無能之一。
而皇后的另一個孩兒太子,雖貴為太子,卻多次展現(xiàn)難堪大任之行為。
太子作為儲君,任人唯親,東宮侍衛(wèi)首領是太子妃的表兄孫勝,男主凌子晟曾多次提醒過太子,孫勝無能難堪大任。
可太子以孫勝是太子妃表兄為由,拒絕換掉東宮侍衛(wèi)首領這個重要職位。
更是在皇帝賜下虎符后,將虎符交給孫勝,導致虎符丟失,劇中也未曾有孫勝受罰的情節(jié)。
外戚王淳父子擅自領兵去剿匪,以致大軍被困時,太子只顧親情罔顧國事,替他們二人求情,所以被小越侯之輩抓住機會,大肆宣揚太子的無能,差點丟失儲君身份。
可即便如此,太子仍然不以為意,更是直言,就算丟掉太子儲君之位也依然要念及親情,最后還是程少商和凌子晟救他于水火。
太子因對太子妃的放縱,導致舊日初戀曲凌君與夫君感情不和,多次遭家暴。
而后,太子又因私會曲凌君之時,梁尚被殺,導致被人利用構陷,名聲盡毀。
此等有德無能的儲君,看的讓人直著急跺腳。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更何況還是一國儲君。
看到這里,太子的“善良”是否似曾相識?是的,和皇后一樣。
劇中沒有皇后教導兒子如何做一個儲君的場景,因為皇后自己都做不到,如越妃那般,既能嚴于律己,又能約束親屬子女。
在皇帝因為曲凌君之事訓斥太子時,皇后也沒有如越妃一般大義滅親,而是用父子親情替太子求情。只是皇后太子卻不知,善良用錯了地方就是縱惡。
宣皇后,這樣一位和藹可親,本性善良的人,無奈嫁入皇家。面對有尊無愛的夫君,有德無能的兒子,無德無行的女兒,不知她是否想過過,作為一國之母,她不能約束臣下,是否合格?作為母親,她的教育是否合格?
就像她自己說的,若是在尋常百姓家,長子善良孝順,幼女活潑囂張些,一家人熱熱鬧鬧過日子,倒也無所謂。
但偏偏他們位居高位,肩負國家重任,百姓安危,一言一行便不能任意妄為。若不能嚴于律己,嚴格御下,早晚會惹出滅頂大禍。
畢竟,高位權者過度的善良,就是過分縱惡,對國家,對百姓來說,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禍國殃民的大罪!
?
注:圖源劇照,侵刪!? ?
? ? ? (注:本文為淺小麥原創(chuàng),歡迎訂閱關注,轉載文章請注明出處,未經授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