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文/李平娟
? ? ? ? 一路驅車而行,窗外滿是深秋的風貌。一株株新楊秀頎挺拔,可葉早已染上秋霜的模樣。西風過,吹散了它與枝的最后一份關聯,旋轉又飄落……
? ? ? ? 思緒再回剛剛的團輔課堂,心情也格外沉重。上周的“時間管理”和“獨一無二的自己”,在視頻的引導和實驗操作下,愉快又輕松,目標達成也棒,可是這次的“情緒”主題呢……這般滋味真是……原以為孩子們不會走得太深,未曾想這個話題卻是這樣敏感,只需輕輕一下就觸及了最深層問題,觸到了每個人溫暖和傷痛的最初來源——原生家庭……
? ? ? ? 活動開始,“大風吹”的熱身游戲暖身暖場,一下就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他們用滿是新鮮和好奇的目光期待著……看著這些目光,是這樣熟悉,不禁讓人回到了剛入職的那些年。那時教的正是這樣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我見證并參與了他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八年時光,而他們也給予了我最好最好的成長。如今時隔多年,當我可以再次和這些稚嫩可愛的生命相處,我真的愿意給予他們我最好的狀態。來吧!放下中學從教生活的刻板,放下做出來的那些嚴肅,真心地投入到和他們的融合當中吧!
? ? ? ? ……
? ? ? ? “我們常見的情緒有哪幾種?誰能來說一說?”
? ? ? ? ……
? ? ? “你最近最不開心的事是什么?你還記得嗎?可以試著以寫或畫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
? ? ? ? “老師,我不會畫呀。”
? ? ? ? “你還可以寫呀!”
? ? ? ? “老師,所有的事都可以寫嗎?”
? ? ? ? “當然,只要你愿意!”
? ? ? ? “老師,你能告訴我qi cheng怎么寫嗎?我不會寫這兩個字。”
? ? ? ? ? 話音到這,一種莫名的情緒如鯁在喉。“qi cheng”,雖然它不像其他臟詞那么一下就帶給人強烈的不適,但它也是家鄉人常在嘴邊記掛帶有某種評判和情緒的詞……
? ? ? ? “為什么要寫這兩個字呀?這是誰說的?”
? ? ? ? “我媽媽,她老是說我是個qi cheng。”他揚著頭,正滿臉帶笑地看著我。
? ? ? ? “老師,我叔叔他也老是這樣罵我,他就把我當做了他的出氣筒,一不高興就朝我發脾氣!”又一個男孩的聲音從身旁傳來。
? ? ? ? “我媽媽也是,她只要一和我爸爸吵架,就要罵我,我也是他們的出氣筒,哈哈……”還是剛剛的那個男孩,他已經和剛發言的孩子聊在了一起,臉上還是笑……
? ? ? ? “你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住嗎?”我問第二個男孩。
? ? ? ? “他們上班顧不上,我就和爺爺奶奶叔叔在一起。”
? ? ? ? “哦!”
? ? ? ? “老師,你快告訴我qi cheng怎么寫呀!”
? ? ? ? “嗯……對不起,老師也不會寫這兩個字,不過你可以回去問問你媽媽,也許她知道呢!”
? ? ? ? “她能會?”他自言自語。
? ? ? ? ……
? ? ? ? 孩子,你是知道“qi cheng”這個詞含義的吧?你知道它不是一個好詞吧?可為什么你在言說這件事時還可以帶著笑容?是已經習以為常了嗎?它最初進入你的耳朵時始自何時?是從誰的口中說出呢?原諒我吧,請原諒我實在不知道它的寫法,最起碼在詞典里沒有它的記錄。也請原諒我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去向你表述這個詞的含義。
? ? ? ? “同學們,剛剛的活動中,老師似乎發現同學們很多不開心都是來自我們的家庭和父母,因為他們好像對我們總有很多的指責與批評,是因為我們不夠好嗎?”
? ? ? ? “是爸爸媽媽愛我們,想讓我們更好!”一個甜甜的女聲在安靜的教室里顯得格外清晰。
? ? ? ? “是他們老拿別人的長處和我們的短處比。”
? ? ? ? “就是,就是!”
? ? ? ? ……安靜的課堂立馬熱鬧起來,孩子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起自己的遭遇……
? ? ? ? “同學們,那你覺得自己優秀嗎?你又有哪些長處呢?老師決定臨時為大家添加一個小活動,告訴大家我們都是最好的自己!”
? ? ? ? ……
? ? ? ? 課程仍在繼續,可我想問,我親愛的家鄉人,“qi cheng”應該怎么寫,你會嗎?作為一個使用頻率極高的詞,生活中我們肯定都講過。只是,你可曾把這個詞向一個孩子言及?特別是把它毫無任何遮攔地送給你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也這樣問你,你會如何作答?我們是否可以再往深處想想:何止這個詞,我們早然把更多惡毒的詞匯送給了我們的孩子,把我們成人世界里那些骯臟和污濁的文字肆無忌憚地在孩子面前呈現并給予。親愛的們,是什么樣的情緒讓我們放下為人父、為人母的疼愛,這樣毫無遮攔?
? ? ? ? 相信你一定記得孩子剛來時的模樣,那份喜悅洋溢在每一個毛孔里。他生病時我們會擔心,受傷時我們會哭泣,可是是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竟變成了這等模樣?為什么我們會允許自己這樣赤裸裸地把傷害給予?是誰賦予了我們這樣的權利?
? ? ? ? “我這樣說都是為了他好!”一個聲音冒出來。
? ? ? ? “不就說了個qi cheng,他那么小,知道個x!”
? ? ? ? “我自己孩,我想說什就是什,麥爸媽也是跌們說我來,我不也好好的?”
? ? ? ? ……
? ? ? ? 是的,可能我們也是這樣長大,可能誰也沒有告訴我們“qi cheng”這個詞的確切含義,可我們又都實實在在在用它,說別人,也說我們自己。只是,我想請我們靜心體會一下,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評價時用到這個詞,我們真實的內心和情緒。我們是不是可以像這可愛的孩子一樣笑起?語言暴力的傷害甚至是有甚于身體。腹中的胎兒都是可以感受到母親情緒和環境變化的,作為一個已經處在成長中擁有獨立思維的孩子又怎會一無所知?孩子真的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他是擁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個體。他渴望獲得被人尊重的人生,他更擁有這樣的權利。作為他們的父母、師長,我們需要學習這個關于尊重的課題,因為愛護他們就是愛護曾經的我們自己!
? ? ? ? 尊重是一門學問,讓我們從頭學起!
? ? ? ? 秋風再起,而余暉中,那些新楊依然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