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讀與寫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讓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讀和寫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今天教學了《最佳路徑》一文,主要介紹了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設計迪斯尼樂園的路徑大傷腦筋,他偶然從一位無力料理葡萄園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給人自由,任其自然”的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最終他的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本文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這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困難。于是在講完課文以后,我帶領孩子們來到那片無人管理的葡萄園,
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吃一回”“老太太真傻”“我可以自己去摘葡萄,能吃到最新鮮的葡萄了”“這老太太真聰明”.......
面對孩子們沒有頭緒的回答,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幾行字;
我來到這片無人看管的葡萄園
看到了......
想到了......
做到了.....
悟到了.....
這下孩子們的思路一下打開了,孩子們說出了自己所見所聞所悟,說孩子們的表現真的超乎我的想象,他們的想象力那么豐富,真的理解了課文所能表達的中心。湯海粟總結到“真的感謝這位葡萄園主的信任,讓我品嘗到這么美味的葡萄”
張楚晴:“葡萄園主這么信任我們,我們不能辜負她的信任”
徐一諾:“感謝葡萄園主,讓我體會到采摘的快樂。”
牛韻彤:“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
郭家銘:“園主這么信任我們,我可不能把葡萄藤弄壞,我得小心的摘。”
.......
在孩子們的討論中,輕松的完成了這節課的目標,孩子們體會到被人尊重被人信任的感覺。或許我給出的提綱限制了孩子們的思路,但是把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是我教學中的一個嘗試,我會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不僅有利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文本的內容,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