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一:進程,線程與多線程
Windows系統號稱多任務(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
宏觀上看: windows確實是允許了多個程序。
微觀上看:cpu快速切換執行任務,由于速度特別快,我們人感覺不到這個切換的過程。
1.進程:就是正在運行的程序,分配內存讓應用程序能夠運行。
2.線程:線程在一個進程中負責代碼的執行, 就是一個進程中的執行路徑。
3.思考
A.沒有學習線程,為什么代碼可以執行?
java程序在運行的時候,jvm會幫我們創建一個主線程來執行代碼。主線程主要負責main方法中的代碼執行。
B.一個java程序中至少有2個線程
一個是主線程只要負責main方法中的代碼執行,一個垃圾回收器線程,負責垃圾回收。
4.多線程 :在一個進程中多個線程同時執行不同的任務。
"同時":單核CPU快速切換多個線程執行任務,速度特別快,我們人感覺不到切換。
4.1多線程的好處:
a.解決一個進程中同時執行多個任務的問題。
b.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4.2多線程的弊端:
a.增加CPU的負擔。不線程越多越好。
b.降低了一個進程中線程的執行概率。
c.容易引發線程安全問題。
d.出現死鎖現象。
知識點二:創建線程的兩種方式
方式一:Thread (線程類)
1.需要定義一個類來繼承Thread類
2.重寫thread類中run方法,把自定義線程的任務代碼寫在run方法中。每一個線程都有自己的任務代碼 ,jvm創建的主線程的任務代碼就是main方法,自定義的線程的任務代碼就寫下run方法中,自定義的線程就需要來執行run方法中的代碼
3.創建Thread的子類,并且調用start方法開啟線程
注意點:
一旦線程開啟了,會默認執行線程對象中的run方法, 但是千萬不要自己直接調用run方法,如果直接調用了run方法就和普通方法沒有區別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多線程執行任務的地方
//自定義線程的任務代碼
for(int i = 0;i<100;i++){
System.out.println("多線程:"+i);
}
}
}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從上到下依次執行。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創建一個自定義線程對象
MyThread t = new MyThread();
//開啟線程來執行任務
t.start();
//main方法中的代碼是在主線程中執行的
for(int i = 0;i<100;i++){
System.out.println("主線程:"+i);
}
}
}
線程中常用的方法:
Thread(String name)初始化線程的名字
getName()返回線程的名字
setName(String name)設置線程對象名
sleep()線程睡眠指定的毫秒數。
getPriority()返回當前線程對象的優先級 ??默認線程的優先級是5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設置線程的優先級 ???雖然設置了線程的優先級,但是具體的實現取決于底層的操作系統的實現 (最大的優先級是10,最小的1, 默認是5)。
currentThread()返回CPU正在執行的線程的對象
public class Demo3 extends Thread{
//定義一個構造方法來調用父類的構造方法。
public Demo3 (String name){
super(name);
}
//重寫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or(int i = 0;i<50;i++){
//設置線程睡眠0.5秒 ???單位是毫秒
//異常只能處理 ?:thread父類中run方法沒有拋出異常,所以子類也不允許拋出異常。
/*try {
//Thread.sleep(500); //誰執行我sleep代碼就睡眠誰 ??睡眠的是自定義線程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getName();獲取當前執行run方法線程的名字。
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i);
//獲取自定義線程對象
//Thread.currentThread()指的是執行run方法的對象。// d對象在執行run方法
System.out.println("當前線程對象"+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is對象:"+thi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創建線程時給他指定名字
Demo3 d = new Demo3("張三");
//設置名字
d.setName("老王");
//開啟線程
d.start();
//Thread.sleep(500); //主線程在執行 , 睡眠的是主線程。
System.out.println("d============"+d);
//獲取當前線程對象(主線程)
Thread ?maintT = 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當前線程對象:"+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獲取主線程的優先級:"+maintT.getPriority());
}
}
java給線程加鎖 :
鎖對象可以是任意一個java中的對象
java中的任意一個對象 都會有一個對象的狀態 ,就可以通過對象的狀態來作為鎖的一個標識符。
statue = 0表示鎖是關閉statue = 1表示鎖打開。
synchronized (鎖對象) {
}
同步代碼塊的使用注意點:
1.任意一個對象都可以做鎖對象
2.如果你在同步代碼塊中調用了sleep方法 ,不會釋放鎖對象
3.只有真正存在線程安全的時候才需要使用同步代碼塊,否則會降低執行效率
4.多線程操作鎖對象必須是唯一的 ,否則無效
思考:出現線程安全的問題根本原因:
1.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并且線程之間共享著一個資源。
2.多個語句操作了共享資源
知識點三:線程的通訊
線程的通訊:一個線程完成自己的任務,去通知另外一個線程去完成另外一個任務。
wait();等待 ???如果線程執行了wait方法 ,那么該線程就會處于一個等待狀態,等待狀態的線程必須要通過其他線程來調用
notify()方法來喚醒。
notify();喚醒 ??隨機喚醒線程池中的一個線程。
notifyAll();喚醒所有等待的線程
生產者和消費者。
wait和notify的使用注意點 :
1.wait方法和notify方法是屬性Object對象
2.wait方法和notify方法必須在同步線程中執行
3.wait方法和notify方法必須有鎖對象來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