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私塾先生
大北京真熱。
四月天兒,穿件T恤,還沒出站,就感覺忍不住的涌。
站里面人海自然是不用提了,搞得我每次都莫名感慨,對“擁戴”這個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頓時醒悟,原來被人擁著,太緊了也不是件好事兒。
突然想唱“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不行,沒空氣,快不能呼吸了。
Take it slow, breathe in.
好不容易出了站。
與其說是走出來,不如說是“被推出”來了。幸虧自己足夠強大,沒被推散了。建議最近運氣不順的各位,都到這兒擠擠,水逆“推”散 你懂吧。不是有那么句話說得好嘛:“有什么水逆是一次人海推散不了的呢;如果有,就兩次!”
等等,原話不是擼串么……
管他呢。
出了站,一抬頭給了個大太陽。
好么,最熱情不過大北京,分分鐘熱情到熟了。機智的我,趕緊鉆進開封菜館兒。你知道打鐵時候為了增加硬度,都會把燒到通紅的鐵丟進涼水里冷卻吧。那噼里啪啦、吱里喳啦的聲音你聽過沒?
我現在全身都能聽見那聲音。毫不夸張。
不過再細想想,我自己都樂了。
那聲兒,肥肉放進熱鍋也那樣吧……
哎呦喂,權當減肥了吧。
可算是落下腳。
坐下來休息一下,我這矯情勁兒又犯了。
現在的節奏快到缺氧,變化快到飛起。就算是想要慢下來看看,還是會被各種因素推著,直到身心俱疲、興趣消散。
旁邊桌是一對老夫婦,談笑風生好不快活。滿口的天津話,聽的我都想唱歌了。兩人年過半百,退休了才有時間出來,準備到某養生度假村“修身養性”。
呵,修身養性什么的,都要專門抽出時間來,翻過人山、渡過人海的,那還算哪門子的修身養性。
吃苦修行更貼切一點……
趁著夕陽紅,慢慢走,好好看看這大千世界,的確是個美麗的故事結局。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再想停住的腳步,也經不住后面人潮攢動。就像老兩口在出站的時候,就差點兒被推倒在防護欄上。
老人笑稱: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
看把老兩口擠得。
無奈。
心郁意亂。
還記得朱光潛老爺子寫過一篇文章,說阿爾卑斯山下有個寫著“慢慢走,欣賞啊!”的指示牌,他愿意把這句話送給人們,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慢慢走,認真欣賞和琢磨。
看來這招并不適用大北京,以及大部分旅游勝地。
每年的旅游黃金周,外出游玩的除了看人就是看人,在家休息的在新聞里面看人,完全沒有欣賞風景的意思。到了一個景點,逗留不超過10秒:站定,掏手機,照相,看看照的咋樣,走。然后就可以拿著照片,回去聊天“我去過哪哪哪兒了”。
匆匆一眼,略過萬年。
他們不想多看兩眼嗎?不想仔細品品其中的滋味嗎?不想細細觀賞精妙的紋飾嗎?不想多多揣摩優美的詩文嗎?不想聽一首昔日歌謠,不想飲一捧甘泉可口嗎?
想。但是沒可能。
為啥?還不是因為多呆一秒都會被后面的人擠走。
五一快到了,不信你試試?
還是別介了。
出一站,又入一站。
不出意外的,頭腳相碰,接踵推搡。
兩手一攤,我無可奈何,只能隨流。
同行者有三兩異域面孔,嘆我大中華人眾。
其中一人言:Take it slow, breathe in.
聽聞,我微笑;暫駐,深吸一口閑氣。
“前面的,快走啊!等什么吶!”
后起者聲高怨起。我笑。
“別推我,
我還不想走得太快。”
【?版權聲明】本文系私塾先生原創,版權所有。若轉載,請聯系我。未經允許轉載或二次創作者,童言私塾保留追溯責任的權利。文中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我一定會繼續寫下去,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