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其實,年輕的時候就知道這句名言,卻不明白什么意思。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有什么了不起的,還成英雄主義了,還只有這一種?現(xiàn)在年過四十,我深以為然。能夠經(jīng)過生活的蹂躪,還依然熱愛,不僅需要英勇和堅強,還需要智慧和豁達。這不是英雄主義,還能是什么?
年輕還好,但成年就需要這種英雄主義。因為,我們越長大就越明白:那有什么歲月靜好、萬事如意,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雞飛狗跳才是常態(tài)。在成年人的世界,一天不出現(xiàn)壞消息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是,對我們而言這也很難,幾乎每天都會準時出現(xiàn)壞消息。
在清晨,就要一次一次喊起永遠醒不夠的孩子,催促穿衣、洗漱、吃飯,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兒,那一件也不容易。我們好心準備的衣服,卻這個不舒服,那個不好看;我們擠好牙膏、備好毛巾,要么不情不愿,要么一片狼藉;我們精心做的早餐,吃的慢慢吞吞,還有一臉嫌棄。好不容易出門上學,路上各種車輛都你爭我擠中透漏著焦急,有的怕孩子遲到,有的怕上班遲到,而我們可能是既怕孩子遲到,又怕上班遲到。此時已經(jīng)心急火燎,還有些勇敢且不要命車輛硬插在我們的前面,給即將爆炸的我們,再加上一點點油。可是我們還得忍著,只有把孩子安全送到學校,一路小跑趕到單位,把一天工作忙完,孩子哄睡,才能坐到衛(wèi)生間里罵上兩句或者哭上一會。
因為我們知道,就算崩潰,也要“錯峰出行”。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深夜療傷,清晨趕路。累,但不能停歇;苦,卻不能逃避。
在單位,就要面對無窮無盡、合理不合理的工作,有著急的,有重要的,而更多是既著急又重要的。我們其實應付不來,也完成不了,但也只能盡其所能,完成一件是一件。這時,領(lǐng)導還要聽取工作進度,其它部門還要提供情況,同事們需要幫助工作,還有些不咸不淡的電話會浪費我們的時間。當我們好不容易應付結(jié)束,準備抓緊工作時,一個閑得發(fā)慌的老資格前輩還會無理要求:“去幫我買包煙。”我們心里怒火噴薄欲出,心里一萬句“媽的”飄過,嘴里卻說了一句“好的”。
因為我們知道,就算崩潰,只能是靜悄悄的。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難過歸難過,想不通歸想不通,但不影響我們接受。
在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送來的不是溫暖的關(guān)懷和可口飯菜,而是鄙視的眼神和冷嘲熱諷:“天天這么忙,也沒見提拔重用”“錢掙的不多,家里事也不管”等等,當抱怨慢慢變成指責的時候,我們再也忍不住了,但也會用僅存的理智,掐滅摔掉手機的沖動,拿起桌上的塑料杯子,狠狠的摔在地上。
因為我們知道,就算崩潰,也需要考慮后果和成本。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什么對錯,也不能率性而為,只能小心翼翼維護情感,精打細算的權(quán)衡利弊。
是啊,生活很苦,成年人的生活更苦。不要想什么苦盡甘來,也沒有什么否極泰來,糟糕和美好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但這依然不能影響我們熱愛生活,命運可以一味的折磨我們,也能夠不公平的對待我們,甚至會粗暴拿走我們的一切。但它就是左右不了我們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扼殺不了我們的熱愛。
因為我們胸懷英雄主義,我們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我們就是這樣,熱愛生活,樂觀向上,不管生活好不好,但我們好;不管命運順不順,但我們“扛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