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段時間酷愛學日語,常看日本綜藝節(jié)目。看著看著,就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我們國內已經(jīng)流行了很久的新潮店鋪、新鮮食物,居然才剛剛登陸東京。
看著視頻里那些“咦、哇”直喊新鮮的嘉賓,還有在炒酸奶店外排隊2-3個小時等待的人群,有種微妙的優(yōu)越感升騰起來。
追捧著“過氣潮流”的外國偶像們,光環(huán)突然消解了。
...
去美國的感覺也是一樣,出了機場,一片破舊,路上走的車、行人的裝束、建筑的風格...
有一次在巴厘島的酒店,住在一個白人比較多的酒店。一個有意思的感知是:在點單時,許多白人小心翼翼地看價格,點一些簡單酒水。而華人則大大咧咧,下單比較隨心所欲。
一個個印象顛覆了原有的認知,我們對歐美的觀感正漸漸從仰望變成平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正在趕超。
甚至,有些方面已經(jīng)超過。發(fā)達國家們好像越來越「接地氣兒」了...
這種情況下,民族自豪感不可能不膨脹。
我自己的感覺是,現(xiàn)在我們正處在一種“精神暴發(fā)戶”的階段——發(fā)達了,要自夸、更要人夸,要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越浮夸越好。
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各種愛國主義商業(yè)電影大爆發(fā)——湄公河行動、戰(zhàn)狼、戰(zhàn)狼2...大秀肌肉的時候最爽快。
我看了一眼《戰(zhàn)狼2》的票房,估計今天就可以破40億。
各種“外國人如何看中國XXX”的節(jié)目也開始猛增,點擊率超高。內容不像以前是夸中國博大精深、文化底蘊,而是對日常生活的便利大加贊賞——比如支付寶啦、共享單車啦、黑科技啦、高鐵啦、各種外賣軟件啦...
嗯,就是這樣,自信心上來了,但還需要昔日的強者恭維肯定。
...
不過咧,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們坐著高鐵碾壓別人的時候,窮兄弟們也很快上位了。
以前看不上的東南亞國家,有些也陸續(xù)變得很潮很發(fā)達,有服務很好的私人醫(yī)院、國際學校...
我這幾年在周邊國家玩,感覺是:
哎?好像自己印象里的“窮鄰居”們,也沒有那么窮嘛...
比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大都市也是一樣的繁華,我在曼谷的消費不比北京少,當?shù)氐纳虉鲇肋h有最潮的應季商品、最新上映的各國影片...衣服鞋子價格也貴得驚人。
尤其是當?shù)氐脑O計師品牌...抱著“撿便宜”心態(tài)去的我,站在店里猶如一枚傻冒。
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房價,也并不比國內便宜多少,首都和大城市都在一兩萬甚至更高。
我去年在曼谷最繁華地段之一買了一間三萬元/平的小公寓,現(xiàn)在還沒交房不知漲沒漲,但后來聽說,周邊有個新房已經(jīng)報價四萬了。
還有、還有:
后臺總有人問我去印度怎么投資,有人曬出來印尼的房產(chǎn)回報率,說高到他不敢相信;我還有朋友曾跑到非洲去看房子開廠,甚至有一個讀者在做東歐的房地產(chǎn)業(yè)務。
我問起對當?shù)馗惺苋绾危麄儺惪谕暋鷻C勃勃。
這個世界太大了,走到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到好多有趣的風景。
還有,最讓我眼熱的,人家的股市...
就拿最近正和我們摩擦摩擦的印度來說,這是孟買30指數(shù)最近13年的走勢:
13年從3000點,漲到了3萬點...光買指數(shù)就能賺十倍。
再看看跟我們也不怎么對付的印尼:
還有毒品泛濫、印象里“又窮又弱”的菲律賓:
大家腳步有快有慢,但都在向上爬坡。
再回頭看看我大A股,這么多年,光坐過山車玩了:
別再坐井觀天嘲笑人家窮兄弟了,至少,人家的股民比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