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主,如此高貴的稱號,生在帝王之家,皇帝的女兒,天之驕女,金枝玉葉,依常人的思維,公主們應該像電視劇里一樣,過著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生活。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簡單。古代公主的光鮮的外表下,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中國歷史上的公主,除皇帝的親生女兒之外,還有宗室女接近宮中撫養,賜予公主封號,比如恭親王奕?女兒被慈禧養在宮中,封榮壽固倫公主;也有皇帝、皇后、太后收養的女兒冊封公主,如清代唯一的漢人公主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再有就是因某些政治目的而冊封的公主,比如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王昭君,名嬙,是漢宮中的一名宮女,相傳被冊封為公主,和親匈奴,也開始了她另一種人生。王昭君并非皇族血脈,但是她是否以公主身份出塞和親呢,對此也存在疑問,《漢書》《后漢書》兩部正史中都未有記載,關于王昭君的身份、墓葬等也有多種不同說法,昭君“公主”的背后還有很多故事值得探究。
? ? ? 史書記載,王昭君初以良家字身份,被選入宮中,待招掖庭,身份其實是等待皇帝寵幸的宮女。但是進宮數年都沒能見到皇帝的面。當時的皇帝是鼎鼎大名的漢元帝。昭君為何入宮數年未得到寵幸?這其實是古代后宮很常見的事,發生在這位沉魚落雁的美女身上則引起后世的種種猜想,進而衍生多種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是她和宮廷畫師毛延壽間的恩怨。坊間傳言,當時皇帝寵幸宮女是依照畫像選人的,所以當宮廷大畫師毛延壽在位掖庭宮女畫像之時,宮女都紛紛以銀錢物品討好于他,昭君對自己的美貌極為自信,又有自己的傲骨,拒絕向毛延壽行賄,因而將其惹怒。所以后來上呈皇帝的昭君畫像上就多了一顆極其丑陋的黑痣,就是因為這顆小小的痣,讓昭君措施被寵幸的機會。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是沒有這三年內宮孤寂生活,又何來寧胡閼氏保得漢匈四十幾年和平之美名。其實,關于毛延壽丑化王昭君一事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昭君確實度過了幾年深宮的痛苦生活。
? ? ? 就在昭君不甘心于被遺忘后宮之時,事情出現了轉機。單于呼韓邪主動向漢朝求和,請求做漢朝的女婿并與漢朝建立友好關系。迫切想離開皇宮,又從小深受愛國教育的昭君,主動向掖庭令提出申請,愿遠出塞外和親匈奴。元帝選擇掖庭五名宮女準備賜予呼韓邪單于,這五位之中數王昭君生的最為美麗,深得呼韓邪的喜愛。據傳在和親大典上,元帝初見昭君真容,驚為天人。此女身在宮中數載,自己卻沒寵幸于她,對此深感惋惜,故而想留下昭君,然昭君并不為所動,堅定的走上和親之路。為顯示漢朝和匈奴友好相處,漢元帝改元竟寧,王昭君也獲得“寧胡閼氏”的封號,從此直到王昭君去世,漢匈兩族一直保持著友好相處的關系。
? ? ? 電視劇《昭君出塞》中,昭君和呼韓邪兩情相悅,沖破各種磨難,開始幸福生活的情況可能不會出現,昭君出塞后的生活卻可謂傳奇。因為昭君的美貌,加上她對于漢匈友好的大力支持,對匈奴的熱愛,使得呼韓邪很寵愛昭君,她在婚后也曾過了兩年的幸福生活。她給呼韓邪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伊屠智牙師,后來被封為右日逐王。為什么說昭君的人生頗具傳奇?因為她先后嫁給父子兩人,并都生下孩子,孫子也想娶她。依據匈奴習俗,單于去世,父死子可娶繼母,昭君出塞后的第三年,呼韓邪去世,呼韓邪第一閼氏的兒子雕陶莫皋即位,也就是復株累若鞮單于,依照習俗昭君要嫁給他,所以她上書漢朝要求“歸漢”,但被駁回,所以昭君只能嫁給繼子。值得慶幸的是,復株累若鞮單于也很寵愛于她,他們先后生育兩個女兒,分別嫁入草原貴族??珊镁安婚L,這位青年才俊在位11年后也去逝了,不久昭君也在草原去世。二次易嫁,又是嫁給父子兩代人,對于當時的漢家女子來說也是不容易。
? ? ? 位居古代四大美人之列,留下萬古流芳的和親佳話,昭君的人生充滿傳奇色彩。昭君出塞的故事被廣為傳唱,昭君形象也被后人刻畫的更加豐滿,然而在這光鮮的背后,卻有鮮為人知的辛酸等待我們去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