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發布了一份《中國網購行為調研報告》。這份研究調查了全球18340位消費者,其中有2560名中國消費者給予了反饋。智能行業媒體“智東西”對這份報告進行了解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點,隨著電子商務的爆發,人們越來越多地在網上買東西,但并不是說實體店就被拋棄了。實際上,人們依舊會頻繁訪問實體店。調查顯示,中國有42.6%的消費者表示,會因為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個產品,而在實體店逛街的時候入手,這個數字在去年僅為19%。同時,31.1%的消費者會因為在實體店看中過某一商品,而在網絡平臺上下單,高于去年的24%。這種情況造就了一個新的全渠道購物體驗,那就是線上結合線下。也就是說,品牌和零售商需要做的,是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不僅關注線上平臺的開發,還需要給用戶提供強大的實體店體驗。
第二點,在手機上購物成了電子商務的新領域。調查顯示,人們喜歡在網上買東西的主要原因,是覺得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用更低的價格,實現更好的交易。雖然在電腦上購物仍然是人們在線購物的首選,但在手機上購物正在慢慢崛起。報告顯示,有90%的中國人在過去一年里用手機買過東西,美國的數字是74%,英國是74.6%。調研公司eMarketer評估認為,2015年,移動商務占了電子商務將近一半的份額,而今年,移動端電子商務零售的預期增長率將超過50%,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5000億美元。
第三點,人們選擇購物平臺的時候,會受到支付方式的影響。調查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因為不同的支付方式而選擇不同的購物平臺。其中,電子商務交易,人們首選的是銀行信用卡和支付寶。預計未來一年,信用卡和支付寶仍然會是人們首先的付款方式。在支付方式上還有一個變化,那就是人們的現金支付變少了,只有9.7%的中國受訪者預計在未來一年里使用現金,而過去一年中,這一數據為22.1%。而在印度,仍然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現金結算的方式。此外,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消費者更信任第三方支付。目前,信用卡在中國的發放并沒有推廣開來,第三方支付正在成為一種替代的安全支付方式。
第四點,社交媒體對于品牌宣傳越來越重要。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中國消費者愿意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售后反饋,以及購買意見。尤其是對于電子商務向手機端擴展這個趨勢來說,社交媒體正成為品牌和零售商的重要宣傳手段。調查顯示,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會在購買前,去網上看別人對商品的評論和建議,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購買前,會先和家人或朋友說一下自己的購買計劃。當人們想要嘗試一個新品牌或者商店的時候,排在第一位的考慮因素是正面的反饋和評價,其次才是高性價比以及產品的特殊性,打折促銷和產品的創新性只排在了第四位和第五位。品牌想要獲得消費者的信賴,最主要的兩個特質是專業和誠懇。所以對品牌來說,塑造一個可以被人信賴的形象,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以上就是畢馬威《中國網購行為調研報告》的主要內容。從這個分析報告里面我們知道幾個要點。網購的增長遠遠大于傳統線下的購物方式,另一個是移動購物的比例增長遠遠大于pc購物。還有就是用戶購物深刻收到社交媒體的影響。
這些要點對于我們做微商是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的。希望大家看到這篇分析報告之后,在自己從事的微商的具體的運營營銷工作上。有一些啟發。
來源:http://www.laoluv.com/weishang-xuexi/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