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聲|疫情過去,我想……
文|張愛敏
01
等疫情終于過去了,等終于摘下口罩了,我終于可以回娘家了!
我想帶上我的愛人和孩子,一起去走娘家,去瞧瞧我們家的一寶——我那百歲的奶奶,去聽聽爸爸的悄悄話,去探探媽媽的小秘密,去嘗嘗老弟弟媳的新廚藝,去看看我家的的大侄子是不是又吃胖了!
當我走進那個生我養我的簡樸的小院,當我看到背已駝但笑意燦爛的爸媽,當我聞著飯菜誘人的香味……我一定會沉醉不知歸路,躺在媽媽柔軟的床上,還會睡得很沉很香,一覺到天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傾聽,是最真情的陪伴。
因為孝就是順??!
02
等疫情過去,我們終于開學了!
我想帶著卓越班的53名孩子,坐上大巴,來一次畢業前的研學之旅,研學基地就是長垣縣醫學博物館。
在這里,我會以疫情為契機,以疫情防控中一線醫護人員的執著堅守,以各條戰線上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以全國上下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特別是駝人集團在這次戰斗中的典型事跡為教材,給孩子們上一節特殊的語文課。
這該是一堂勵志課。我想請駝人集團的王國勝董事長為孩子們講一講他創業的故事,講一講醫學博物館創建的歷史,講一講在疫情防控中駝人集團研制的新產品,做出的新貢獻。
聆聽,共鳴,體悟。我想,歷經疫情影響和精神洗禮的孩子們,應該真正明白為什么要好好學習,為什么要有愛國情懷,為什么要懂得感恩……
這是一堂愛國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多一份應急物資保障,多一道安全屏障。作為有“中國醫療耗材之都”之稱的長垣,非常時期盡非常之責,一聲召喚,全部復工。沒有條件,沒有抱怨,齊心協力,阻擊疫情,真正演繹了我們大長垣的大愛、大義,更展示了我們長垣衛材人應有的姿態。
這是一堂生命課。生命是堅強的,也是脆弱的。大自然是溫柔的,也是殘酷的。我們只有心存敬畏,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和諧共處,大自然才會向我們張開她溫柔的懷抱。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雪崩時,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武漢疫情來襲,再一次警示人類: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在同一命運共同體中,息息相關。唯有合作,傳承,凝聚。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考驗著每一位國人,每一寸土地,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那一張張催人淚下的照片,那一個個最美的逆行者……彰顯出人民的力量,國家的力量。
最后,我想送給大家三句話:
在喧囂的世界里,安靜下來,像南瓜,默默生長,長成我們彼此期待的模樣;
在浮躁的人群中,靜思,沉淀,出發,你總會遇到慶典;
經歷了生死,才會真正懂得擁有的不凡,生命的意義,活著的價值。
03?
等疫情結束了,我終于可以繼續實現我2019年的新年愿望了!
踏著春光,推著輪椅,走在灑滿陽光的小路上。曾經許諾陪婆婆每周去公園,看看暖陽,說說心里話,但源于鄉情鄉音,也源于疫情肆虐,把我們分割兩地。
現在她終于可以自己走了,我就當她的拐杖吧!
大自然,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