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孫儒集合淮南、蔡州全部兵力,渡過長江,正月二十二日,自潤州轉(zhuǎn)戰(zhàn)向南,田頵、安仁義節(jié)節(jié)敗退,楊行密屬下城池守軍都望風(fēng)奔潰。孫儒部將李從立突然出現(xiàn)在宣州東溪,楊行密守備尚未完固,眾心危懼,夜,楊行密派部將、合肥人臺濛率五百人屯駐在東溪西岸;臺濛讓士卒們大聲呼喊傳話,往返四次,李從立以為大軍繼至,于是撤退。孫儒前軍抵達溧水,楊行密派都指揮使李神福拒戰(zhàn)。李神福假裝撤退,以示膽怯,孫儒軍不設(shè)防備,李神福夜里率精兵襲擊,俘虜斬首一千人。
4、
二月,加授李克用為守中書令,恢復(fù)李罕之官爵;再貶張濬為繡州司戶。
5、
韋昭度率諸道兵十余萬討陳敬瑄,三年不能攻克,后勤運輸跟不上,朝議討論停戰(zhàn)。三月二十五日,皇帝下制,恢復(fù)陳敬瑄官爵,令顧彥朗、王建各自率眾回歸本鎮(zhèn)。
6、
王師范(自任平盧留后)派都指揮使盧弘攻擊棣州刺史張蟾,盧弘引兵還攻王師范,王師范派人送上厚重賄賂迎接,說:“我本來是個小孩子,不堪重任,愿意辭去職位,只要讓我能保住性命,就是您的仁慈。”盧弘認為王師范年少,相信了,不設(shè)防備。王師范秘密對小校、安丘人劉鄩(xun)說:“你能殺盧弘,我就任命你為大將。”盧弘入城,王師范埋伏甲士而宴請他,劉鄩殺盧弘于座中及其黨羽數(shù)人。王師范慰諭士卒,優(yōu)厚賞賜,又立下重誓,親自率軍攻打棣州,抓獲張蟾,斬首。崔安潛逃歸京師。王師范任命劉鄩為馬步副都指揮使。皇帝下詔,任命王師范為平盧節(jié)度使。王師范和謹(jǐn)好學(xué),每次本縣縣令到任,王師范都全副儀衛(wèi),前往謁見;縣令不敢當(dāng),王師范命客將挾持縣令,讓他坐在公堂上,自稱“百姓王師范”,向縣令跪拜。僚佐中有人進諫,王師范說:“我尊敬地方父母官,是教子孫不要忘本。”
7、
張濬抵達藍田,逃奔華州,依附韓建,與孔緯秘密求救于朱全忠。朱全忠上表為孔緯、張濬訟冤,朝廷不得已,允許二人自便。孔緯走到商州,返回,也寓居華州。
8、
邢洺節(jié)度使安知建暗中與朱全忠來往,李克用上表,以李存孝替代他。安知建懼怕,逃奔青州,朝廷任命安知建為神武統(tǒng)軍。安知建率麾下三千人將要前往京師,經(jīng)過鄆州。朱瑄與李克用關(guān)系和睦,伏兵河上,斬安知建,將首級送到晉陽。
9、
夏,四月,有彗星出現(xiàn)在三臺星附近,向東進入太微星座,長十丈余。四月五日,赦天下。
10、
成都城中乏食,棄兒滿路。百姓有潛入官軍行營販米入城的,被巡邏者抓到,報告韋昭度,韋昭度說:“滿城饑甚,怎能忍心不救!”釋放,不予過問。也有人報告陳敬瑄,陳敬瑄說:“我只恨自己沒辦法救饑民,既然他們自己能找到辦法,不要禁止。”由此販糧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數(shù)量不過幾斗幾升,把直徑一寸半的竹子截成筒,深五分,量米來賣,每筒一百余錢,餓殍狼籍。軍民強弱相陵,將吏斬之也不能禁;于是刑法更加嚴(yán)酷,或斷腰,或斜劈,死者相繼,而還是不能禁止。人們看慣了血腥,更不以為懼。吏民日益窘迫,很多人密謀出降,陳敬瑄則逮捕其族黨,全部處死,慘毒備至。內(nèi)外都指揮使、眉州刺史成都徐耕,性格仁恕,保全活命數(shù)千人。田令孜說:“你掌管生殺大權(quán),卻沒有處刑一人,有異心嗎?”徐耕懼怕,夜里從監(jiān)獄取出俘囚,在街市上斬首。
王建看見皇帝的停戰(zhàn)制書,說:“大功垂成,為何放棄!”與周庠商議,周庠勸王建請韋公還朝,自己單獨攻打成都,攻克之后,占為己有。王建上表稱:“陳敬瑄、田令孜罪不可赦,愿畢命以圖成功。”韋昭度無可奈何,由是未能東還。王建對韋昭度說:“如今關(guān)東籓鎮(zhèn)相互吞噬,這才是心腹大患,相公應(yīng)該早歸廟堂,與天子謀劃。至于陳敬瑄,不過是疥癬之疾,花費一點時間而已,交給我,就可以辦到!”韋昭度猶豫未決。四月二十一日,王建暗中命令東川將唐友通等擒韋昭度親吏駱保于行府門,把他剁成肉醬吃掉,說他盜賣軍糧。韋昭度大懼,于是聲稱患病,把印信符節(jié)授給王建,發(fā)委任狀,任命王建為知三使留后兼行營招討使,自己即日東還。王建送到新都,跪在馬前,泣拜而別。韋昭度剛出劍門,即刻派兵把守,不再放東方軍隊入蜀。韋昭度抵達京師,任命為東都留守。
王建急攻成都,環(huán)城烽火臺、壕溝綿延五十里。有屠狗肉販王鷂,自請詐稱得罪,逃亡入城去游說,讓城中上下離心,王建派他去。王鷂入城見陳敬瑄、田令孜,說:“王建兵疲食盡,就要逃遁了”,出來則在街市上賣茶,暗中向吏民稱贊王建英武,兵勢強盛;由此陳敬瑄等懈于守備而眾心危懼。王建又派部將、京兆人鄭渥詐降,入城觀察,陳敬瑄任命他為將領(lǐng),讓他登上城墻,既而又使詐得以逃歸。王建由此盡知城中虛實,任命鄭渥為親從都指揮使,更姓名為王宗渥。
11、
朝廷任命武安節(jié)度使周岳為嶺南西道節(jié)度使。
12、
李克用大舉進攻赫連鐸,敗其兵于河上,進兵包圍云州。
13、
楊行密派部將劉威、朱延壽將兵三萬攻擊孫儒于黃池,劉威等大敗。朱延壽,是舒城人。孫儒駐軍于黃池,五月,大水,諸營都被淹沒,于是撤回揚州,派部將康暀據(jù)守和州,安景思據(jù)收滁州。
14、
六月二十八日(原文為五月,根據(jù)柏楊考證修改),立皇子李祐為德王。
15、
楊行密派部將李神福攻打和州、滁州,康暀投降,安景思逃走。
16、
秋,七月,李克用急攻云州,赫連鐸食盡,逃奔吐谷渾部,既而歸于幽州。李克用表奏大將石善友為大同防御使。
17、
朱全忠遣使與楊行密約共攻孫儒。孫儒仗恃自己兵強,打算先滅楊行密,再打朱全忠,給各籓鎮(zhèn)發(fā)去文書,數(shù)落楊行密、朱全忠之罪,并說:“等我平定宣州(楊行密)、汴州(朱全忠),當(dāng)引兵入朝,除君側(cè)之惡。”于是焚毀揚州城全部廬舍,驅(qū)趕丁壯及婦女渡江,殺老弱以充軍食。楊行密部將張訓(xùn)、李德誠潛入揚州,撲滅余火,得谷數(shù)十萬斛以賑濟饑民。泗州刺史張諫請求借數(shù)萬斛以供應(yīng)軍隊,張訓(xùn)以楊行密的命令贈送給他,張諫由此感激楊行密。
18、
邢洺節(jié)度使李存孝勸李克用攻鎮(zhèn)州,李克用聽從。八月,李克用南巡澤潞,順便進入懷州、孟州邊境。
19、
朱全忠派部將丁會攻宿州,攻克其外城。
20、
八月十八日,孫儒自蘇州出軍屯駐廣德,楊行密引兵拒戰(zhàn)。孫儒包圍楊行密營寨,楊行密部將、上蔡人李簡率一百余人力戰(zhàn),攻破包圍圈,進入營寨,將楊行密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