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讀起來,感覺很好了!
首先,一個讀者能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懂了,或者我沒懂!我們必須說自己懂了,才能說更多的話!
當讀者不只是盲目地跟從作者的論點,還能和作者的論點針鋒相對時,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對的有意義的評論!只有我們充分了解了作者說的內容的時候,我們才能展開討論!要做到理想化的辯論,就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控制自己的情緒,爭論不能帶有情緒化!第二:攤出自己的前提和假設!第三: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激烈!
上面三點是理想化的,只能做到近似,所以作者給出了一個取代方式,指出站在四種對立角度來評論一本書,簡單概述為:1.你的知識不足;2.你的知識有誤;3.你不合邏輯_你的推論無法令人信服;4.你的分析不夠完整!在指出問題之后,還要能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論點才可以!
作者通過舉例的方式,進一步分析了四種評論!前三個批評點是與作者的聲明和論述有關,第四個是討論作者是否完成他的計劃!所以,我們就要知道,作者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最后是否有解決!也可以通過閱讀其他同類的書進行評論!
本章最后,列出了分析閱讀的三階段!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者再一次強調了,讀書要精讀,我也覺得,之前讀書都在追求量,并沒有過多的在意書的內容,大部分內容忘記了,不能應用到實際中去!所以,讀書,要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