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職場魚美人
前世界500強高管,現英語校長,馬拉松跑者,學霸媽媽,心理咨詢師
決定公司發展的秘書,都有九個段位高低之分。
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母親,卻沒有手冊或者工具去測評、指導,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01.是母親把孩子送到天堂或地獄
曾經有一篇報道:兩個花季一樣的少女,懵懂的青春,異性的好奇,偷吃禁果后懷孕了。
母親A,痛打痛罵,用惡毒的語言咒罵女兒,讓她丟人,她再也沒有臉面見人,再也不會和其他人說起她的女兒,讓她去找男方來收拾這個殘局,要他負責和賠償......
被遺棄而又傷心的少女,怎么可能去找男孩,都是一幫青少年,男孩的母親除了接著咒罵還能怎樣?走投無路的少女,選擇離開,從此輟學墮落下去,結果可想而知。
母親B,默默的看著受傷的女兒,心疼的給女兒說:寶貝,媽媽對不起你,沒有告訴你和男生交往的界限和風險,媽媽沒有做好,讓你備受折磨,還要承受墮胎的痛苦。媽媽馬上陪你去醫院,不用害怕,不敢發生什么事情,媽媽都是愛你的,會幫你一起度過難關。
被原諒和愛包圍的少女,和媽媽一起去醫院做了手術,開始斬掉所有交往,一心想著考上最好的大學,去彌補對媽媽的傷害和忘掉那個無知的迷失少女。
一個打開內驅力和具備清晰目標的人,能量可想而知。最終,失落的少女考上了美國TOP30的大學。
兩個花季的少女,是母親改寫了她們的命運,去天堂還是地獄,她們沒有選擇能力,母親說了算!
不用想都知道,你肯定贊同母親B,但是能夠做到這個段位的母親,能有幾個?
02.我們的故事
今天是母親節,女兒電話來說,晚上等我回家。另外,她將在本周五下午在家里搞一個party,慶祝她的小學畢業和生日。
主要內容是:她先把我周五下午的時間預定了,她的同學們想見我(她很多同學都很喜歡她這個媽,常常去女兒班上客串;她的同學們也喜歡到我們家來做客,我們很熟悉)。
我說:好隆重,媽媽要準備一下。
女兒撒嬌:媽媽,你夠了......
幸福的韻律,在我們母女之間流動。
昨天下午,約見一個已經到了30歲,仍然不敢生孩子的優質女生,因為她擔心孩子生了以后占用她的時間和精力,她現在正處事業巔峰時期,沒有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
所有的家庭教育寶典都告訴我們,陪伴是最好的。但在外企工作的我,同樣是在事業巔峰時期,常年在出差,女兒從1-5年級,5年時間我都是空中飛人的節奏。每周一飛出去,周五飛回來。
她很好奇,那缺少陪伴女兒,成長的好嗎?
1)5年我們如何度過?
5年時間確實不短,5年來我寫過無數封郵件,向她表達思念和愛,我們每隔一天,都會彼此聊天,扯兩句生活和學習,所聞所見。
每一周,我們一定有一整天的時間在一起,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去西餐,一起去爬山,一起約她同學看電影......
沒有守候不等于沒有陪伴,陪伴不是死守。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屬性,猶如陽臺上的綠植,也有它的屬性。想讓它長勢喜人,不是我們搬個凳子坐在綠植旁邊看著,而是要了解它的屬性,給它充足的陽光和水分,發現它有長歪的跡象,給它一些引導和扶持。
我們的孩子想要的不是24小時守護,而是愛、自由、養分,當遇到困難時,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溝通方式,給予合理的干預和引導。
陪伴固然重要,正確的有效陪伴,才是有用的。否則,給孩子造成的是壓力。
你龐大的身軀和不合時宜大量的澆灌,擋住了他們的陽光,阻礙他們正常生長。
最好的陪伴是心靈陪伴,與孩子之間建立以感情緊密聯結為基礎的良好關系。
通過內心真實的感受來交流與溝通,傳遞愛、信任和安全感,促進了解、支持和信任。
2)學習是所有父母的痛
3歲幼兒園開始,女兒開始學習知識,已經有家庭作業。從那一天起我就告訴女兒,學習和寫家庭作業是你的自己的事情,與任何一個人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這個世界上,只有知識是任何一個人拿不走的,因為都儲存在你的大腦里,為你成長所用。
半信半疑的女兒,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冬天冷的手抖還要寫完才吃晚飯。奶奶心疼的端一碗熱湯送過去,女兒說:我要寫完才吃。
記得有一個周末,到了周日下午,女兒第一次沒有完成作業。我問她:為什么這次要拖?她說:就是不想寫。
我做了一件所有人都認為很瘋狂的事情——直接打開窗戶,把女兒的書包從陽臺上扔下去。告訴她,明天不用去學校了,你認為寫作業不重要,學校就不用去了。
嚇壞了的女兒開始嚎啕大哭,我假裝淡定,平靜地說,你可以選擇學習,也可以選擇不學。這都是你的自由,我已經說過,和我們半毛錢關系都沒有。你不寫作業,留書包也沒有用了。我只是幫你做個決定。
殘忍的經歷,心狠的母親,故意將事情放大,目的就是為了強化她的認知:學習很重要,而且你現在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上學。
我扔掉她的書包,她就慌亂了。如果我喋喋不休的教育,學習很重要,寫作業很重要。她那一刻,她的感受不會很強烈。
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年人都不能做到,更別說是孩子。接下來,寫作業的事情,就成了她每天放學雷打不動的優先項。
在六年級畢業之際,看著掛滿三好學生獎狀的墻(1-6年級,六年里所有的三好學生獎狀,都被她拿完了),小妞很感謝媽媽那次扔書包的經歷。
3)孩子的成長,除了學習還有很多
“哈佛三百年里唯一一位女校長福斯特說過: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
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
這個習慣似乎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對我來說,用學習的方式來旅行已成為一種傳統,而它的意義在于自己的成長。
不敢說和這樣的女性有同樣的認知,但我做了和她一樣的事情:每一年寒暑假期,都會讓女兒去很多地方。她自己參加夏令營,或我出差都帶著她。
我在工作的時候,她一個人在酒店,自己打電話要吃要喝。不知不覺,她的自理能力和處理突發事件的反應,遠遠高出同齡的孩子。
成長不是紙上談兵,一定是實踐的路徑堆積。
記得那年,她8歲,我去桂林出差,桂林山水甲天下,帶上女兒一起出發。出門就遇上大暴雨,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晚點,到達桂林已經是凌晨2:00。
第二天早上,我9:00開會,凌晨3:00才入睡的小妞,在我打算離開的時候,還在酣睡中。
離開房間前,我給她留言:
寶貝,媽媽去酒店會議室開會(會議室就在28樓)。你睡醒后,自己洗漱好,去餐廳用早餐(餐廳在一樓,找不到可以打電話或前臺去問,讓她們帶你去,需要在10:00前)。之后,你可以寫作業到11:00,媽媽中途會回房間來找你,帶你去游泳池。
在這樣一張留言條上,女兒需要思考很多信息,我正在鍛煉她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安全范圍內,在媽媽愛的保護下,她可以去發揮和選擇。
第二天晚上,意外發生了。
正在房間寫PPT的我,聽見衛生間傳來一聲女兒的尖叫。沖進衛生間,瞬間腿軟的站不住。
正從小妞屁股上滲出的血,染紅了浴缸的水,在浴缸里玩水的妞,想出來而腳沒有踩穩,小屁股狠狠摔砸浴缸邊緣上。大概5厘米的傷口,正在大量出血。
趕緊抱起她,放在床上,一邊用浴巾塞住了出血口,一邊給前臺打電話。不到2分鐘,酒店來了一堆人,并且已經安排好車,估計被我哭訴聲嚇壞了。
不敢耽誤,立即送往最近的醫院,不到10分鐘就來到了急癥室(鬼知道那10分鐘,我在想什么,小妞疼的咬住牙齒,閉著眼睛)。醫生拉開染紅的浴巾,立即通知做縫針的小手術。
小妞這個時候才開始說話,弱弱的問我:媽媽,縫針很疼吧,能不能不縫。我說:寶貝,我們聽醫生的,可能有點疼,但是勇敢的你一定可以承受,這么乖的小寶貝,醫生叔叔一定很輕的。
緊張的小妞狠狠地抓住媽媽的手,我的心在滴血,縫的每一針都和扎在我身上一樣痛。
醫院住了1天,我們就回到酒店,每一天去換一次藥就好。小妞只能在房間活動,更不能游泳玩水。可憐的妞,天天在房間看電視、打游戲、寫作業、看書。一個星期后,基本痊愈。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我們又去了陽朔,在民宿里,繼續修養,體驗不一樣的時光。
回味這幾天發生的事情,我告訴女兒,生活中太多的無意識發生的事情,看似是不可控的,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到規避風險。
但,當已經發生時,我們不去后悔,不去責備,而是勇敢面對。
在返程的飛機上,女兒讓我震撼。她說,媽媽我們兩個人保守秘密,回家不要告訴爸爸和爺爺奶奶,我這次出來受傷了。因為下一次我們再出來,他們會擔心。反正我已經好了,他們發現不了。
瞬間,淚奔,除了用力點頭還有深深的愛吻。
生活也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事情總會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
這個定律并不深奧,在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處理這些不確定意外事件的經歷,正是一個人適應發展的能力磨練,也正是人與人成長的差異。
《幸福的方法》一書里說,最好的教育家總是可以找到給孩子設定的限制和讓他們自由發揮的平衡點——那個界于硬性態度和給予獨立生活的地帶。
03.上天把這么珍貴的禮物送給我們,我們該如何回饋他們?
1)父親——摔跤冠軍辛格
在母親節之際,關于父親的一部影片《摔跤吧,爸爸》,如火如荼。
看起來冷血的父親,為了改寫女兒的命運,忍受眾人的不理解和鄉親們的嘲笑,把兩個女兒一步步送到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世界冠軍。
感人的鏡頭實在太多,以至于前一次的淚水還沒有守住,又再一次落下。整場全部成了哭戲,但不是苦戲。是愛,是力量,是信念,是感動!
七尺男兒的父親,為了說服女兒不被開除,一邊掉淚,一邊給人翻看女兒一路走來的不易,除了苦苦哀求,用盡畢生的真誠力量,終于感動了國家體育局,爭取到女兒的參賽資格。
進入國家隊,驕傲自滿的女兒,已經看不上父親,嫌棄父親的教練招數已經過時。連續三次被淘汰后,隔著電話里,哭喊一聲:爸爸,我錯了,我需要你!
為了讓女兒成熟面對突發意外,直接把女兒推到水里,告訴她,不是每一次爸爸都在現場救你,你要自己救自己。在最后,巔峰時刻,爸爸不在現場,女兒依然拿下世界冠軍。
父親就是那個看著你撞上欄墻,給你提醒,你偏不聽。在你撞完欄墻后,轉身依然等你的那個人。沒有怨恨、只有心疼,沒有嘲笑、只有包容,因為父親知道這就是成長。
2)母親——董卿
做了母親的董卿,再一次成為焦點。
有時為了工作最長兩周見不到孩子,在工作與情感中陷入兩難?好朋友告訴她:“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董卿想得很通透,孩子也成了她新的動力。她說,我應該很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侯,對我有愛、有尊敬。
人們常說孩子就是父母的復印件,父母的腳印就是孩子未來的路。
清晨,當你蓬頭垢面,一手拎著孩子的書包,一手拎著豆漿在大馬路上奔跑,孩子看到的是生活的窘迫和不易;
晚上,當你無聊寂寞,一邊刷手機一邊看電視的時候,孩子讀到的是生活的無趣和湊合;
當你在家里咆哮時,孩子感受到的是恐懼、傷害;
反之,你對他人的寬容、包容、愛、善良.....
這些孩子全部收到 ,之后,統統都會交還給你。
在母親節之際,不管是什么段位的母親,都值得也應該去歌頌和感恩。因為,每一位母親給孩子的都是滿滿的愛。
但,作為母親的我,在思考,我的段位在哪里,我將把孩子帶到哪里?
寫在母親節2017.5.14